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4377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汪古部落墓地的发掘及考证一、质疑梳妆楼张家口市沽源县与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多伦县接壤。该县境内现今有座孤零零耸立的古代建筑,牌楼上写有“梳妆楼”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梳妆楼”在口北三厅志中有记载。但为何人所建?又是建于何年代?史书中确难找记录了。既然是“梳妆楼”,顾名思义是为女人所建,能享受如此待遇的女人,其身世与地位肯定非同常人,于是民间传说是辽国萧太后的“梳妆楼”。辽国又称契丹国,萧太后于公元1009年11月从北方草原至南京(今北京)的路途中,因病在行宫中去世,终年57岁。这就使萧太后与“梳妆楼”在地点与时间上的联系有些合乎情理。据史料记载,萧太后于公元1007年在今内蒙古宁城县南,曾仿照

2、唐朝都城长安的样式兴建过一座都城,名为中京太定府。此前辽国已经有了四京,即东京、西京、南京、上京。建大定府的意图是萧太后为便利辽宋间使者来往及商贸沟通。而“梳妆楼”的建筑式样与大定府有很大区别,该楼在建筑风格上却是圆形穹顶,四面墙体用青砖砌成方形,是一座融蒙元与西域风格为一体的建筑式样。分析辽国在建筑上的习惯,不可能采用类似梳妆楼的建筑特点,所以“梳妆楼”与萧太后二者的关系应打个问号。从“梳妆楼”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沽源县的察罕脑儿,是蒙元时期著名的行宫之一。是元代皇帝、皇族往来于元上都、元大都的重要通道。如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在1315年3月由丞相拜柱陪同从元大都去元上都途中居住于此。皇

3、帝认为行宫的享丽殿太小了,提出想扩建的想法。拜柱进谏:“此地苦寒,入夏才种谷物,陛下初登宝座,不考虑民间疾苦,而忙着大兴土木,妨碍农事,恐怕百姓对陛下失望”。英宗听劝,打消了扩建察罕脑儿行宫的念头。那么“梳妆楼”是不是察罕脑儿行宫呢?这也是个谜。二、挖掘现场出现墓葬地1999年10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张北县元中都考古挖掘现场调员到沽源县,对“梳妆楼”周边首次展开挖掘工作。起初,考古人员认为“梳妆楼”就是蒙元时期的行宫察罕脑儿。按照行宫的建法,一般在楼的两侧应该有围墙,但经探查却没有发现有围墙的地基,这不符合古代建筑特点,在挖掘距“梳妆楼”一、二百米的周边区域发现有许多破碎的石板,大小不均

4、的琉璃构件,随之又出现了十几座墓葬。“梳妆楼”如果是古代人类活动使用的场所,就显得距离墓葬地的距离太近了,这有些不符合常理。天气转冷后外围挖掘暂停,考古人员把精力转向“梳妆楼”。首先发现该建筑也没地基,是就地直接起建。这种建法能历经数百年风雨和人为破坏而不倒塌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楼内用大块青砖铺地,用脚跺地觉有空感,于是考古人员怀疑楼底有通道。在对楼内地下挖掘中又发现有被盗挖回填的痕迹。继续下挖碰到了大块的石板,揭起石板竟惊奇的呈现出排列整齐的三具棺木,整个墓室长4.8米,宽3.1米,棺木呈东西葬。其中两具棺木是用树干一劈为二,中间凿成人身形状,放入尸体后相扣,外面用铁带三横二纵加固,这是典型的

5、古代蒙古贵族树棺葬法。成吉思汗的葬法与此雷同。据成吉思汗传记载,成吉思汗去世后,人们为他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帐篷,帐内设了一个木座。又用两块棺木,中间凿出似人形的槽,将成吉思汗的遗体放入,外面涂漆,用三个黄金圈固定,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棺木。埋入地下不起埂垅,谓“不封不树”。自成吉思汗及继位的几个可汗和元朝的皇帝死后都埋葬在萨里川一个叫起辇谷的地方,葬法与成吉思汗相同。因此直到现在人们都找不到这些可汗与皇帝的陵墓。而现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只是一座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而已。沽源县“梳妆楼”墓葬中间是一男尸,东西各一女尸,但东侧的葬法不同,是用木板制成的类似于汉族的葬棺。另外两具棺则是蒙古族的树葬棺

6、。墓内虽被盗挖但还是出土了一些文物,如:桦树皮制的箭袋、刀、鞍具、蒙古袍、鎏金扣带,金耳环等等。还有一枚印章,通常考古出土印章即能确定墓主人的姓名。这枚印章只是一个“押印”,上面的文字不是八思八文或汉文,考古专家无法解读。只能证明这位男性是一个武将,而且地位最起码是一位王爷。至此确定,这个建筑既不是萧太后的梳妆楼,也不是察罕脑儿行宫。而是一座墓葬地,是名副其实的树葬楼,是墓主人的一座“享堂”。之后对残缺的石碑进行拼对,才知道了墓主人的名字叫“阔里吉思”。三、揭开谜底2000年春,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又对“梳妆楼”外围进行考古挖掘。在其西北又发现了多处类似“梳妆楼”的墓地。多块石碑有“阔里吉思”,“

7、襄阔里吉思”的字样,这是蒙元时期汪古部首领的名字,而汪古部落的驻地正在今沽源县一带,北辽后,汪古部已成北方十八部落中较为强大的一个部落了。该部落最早叫白达达部,首领叫详稳床古儿,1130年辽国皇帝大石率200骑兵从今呼和浩特百灵庙一路向西至汪古部领地,详稳床古儿热情接待大石一行,并献骏马四百匹,骆驼二十峰,肥羊若干。汪古部以今沽源为中心扩展到今张北县、多伦县、太仆寺旗、围场县等地。“汪古”是女真语,意为“长城”。在金朝时期汪古部隶属于金朝,负责镇守净州壕界,当时称为外长城。现在的蓝旗金莲川在公元1168年已是金朝皇帝金世宗消夏避暑的地方了。到1211年春,蒙古十几万军队从漠北几乎全部出动,只留

8、脱忽察儿率二千人出哨西边,防止克烈、乃蛮等部乘机谋变,也防止屈出律,脱里脱的儿子们抄蒙古军队的后路。成吉思汗御驾亲征,四个儿子,几个弟弟,其他所有将领都全部随军出战。三月,成吉思汗亲自督师,十多万蒙古骑兵横渡怯缘涟河。据成吉思汗传记载:“每个骑兵配备三、四匹或五、六匹战马,十来万骑兵,几十万匹战马,争先横渡,浊浪排空,人喊马嘶,击水声如闷雷滚滚”。过河后,蒙古军越过大漠(今浑善达克沙漠),来到阴山一带的汪古部驻地(今沽源),汪古部当时本是替金朝防御北族入侵,镇守净州界壕的一个部族。但汪古部主阿剌兀思罕在几年前就投靠了蒙古,成吉思汗建国时还封他为第八十八功臣,命他统率汪古部五千户。正是在南下伐金

9、的前夕,成吉思汗把自己的第三女儿阿剌合别姬嫁给了汪古部首的儿子为妻,与汪古部主约为世友、世婚,称为安答、忽答。因此,成吉思汗南下伐金,汪古部不仅不替金朝防守阴山一线,反而将边域要塞拱手相送,使金朝的边防线变成了成吉思汗驻夏的场所和战略基地。成吉思汗一边在汪部驻地避暑,休养士马,准备秋凉马肥时大举进攻金朝。一边派者别等少数将领四出掠地,攻克了大水泊(今克旗达里湖)、丰利两地,打败了金将定薛,金朝沿边的牧马、骆驼等家畜几乎全被蒙军掠夺。蒙军在汪古部得到了充分的休养和补充,然后由汪古部率自己的五个千户,给蒙军当先锋和向导,开始了对金朝的大规模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野狐岭之战(在今河北张家口北万全县

10、偏西方得胜口)。此战蒙军队以十万骑兵消灭金朝在野狐岭设防的三、四十万大军,接着又消灭金朝驰援的十万后续军队。至此,金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被消灭或溃散,此战成为金蒙之战的一个重大转折。有人说,蒙古破金统一北方,得力于汪古部的归附和协助,这个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受宪宗蒙哥之命,全权统领漠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公元1260年蒙哥攻宋受伤死去,忽必烈在元上都(今蓝旗境内)继大汗位。沽源一带统属漠南,元上都距汪古部领地距离又近,元大都通元上都共有四条驿道,其中经沽源境内就有两条,即驿路正站和黑谷路,所以两者之间来往甚密。在漫长的蒙元时期成吉思汗家族的公主嫁给汪古部的就多达16

11、人。位于“梳妆楼”西北出土的一座墓中就有忽必烈的女儿月烈公主的墓葬。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在墓中出土了小铜镜、耳环、镯子、螺旋形臂钏等饰物,出土的酒杯底部有“永”字。臂钏在蒙元时期只有宫廷中身份高贵的妇女才能佩带。佩带此物给人一种冷俊的美感。挖掘证实,类似于“梳妆楼”这样名称不详的“享堂”还有三座,已在漫长的战乱中夷为平地,建筑风格与样式已无从考查。随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梳妆楼”独特的建筑格局之谜也被破解。楼下中间的男性是汪古部的第四代首领,他于公元1297年受命去新疆平叛,以一千精兵破敌受到元成宗铁穆耳的奖赏。但在此后的一场战斗中被俘,杀害后埋葬在新疆。死后12年即1310年他的儿子请求武宗海

12、山取回其父阔里吉思在新疆的遗骨。海山准许并派500精兵沿途护送,遗骨取回后连同二妻尸体葬于领地,即今沽源境内。“梳妆楼”与墓葬地的建筑顺序,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先有墓葬,之后围墓葬又建起类似于“梳妆楼”式的“享堂”。建筑风格及地下墓葬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楼顶的圆形穹顶在新疆常见,散落的琉璃构件应是穹项的外饰物,穹顶及顶檐呈绿色。另外,墓室东侧的年轻女尸很可能是西域人,她的棺木是用木板榫制而成,与并例两个树葬棺截然不同。棺底有七个孔,叫七星棺。棺底部有七枚宋、金时期的铜钱与道教葬法类似,女尸穿的裙子上有梵文,梵文又是印度佛教的经典文字或咒语,史料记载阔里吉思亲王信奉景教,而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

13、支脉,与蒙古族信仰的佛教不同。可见这个西域女子与男子在新疆平叛时多年征战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可推理为男子在新疆时娶了这个西域女子,一同遇难还迁回领地,西域式的建筑是一种纪念的方式而已。蒙元、汉、西域多民族传统文化风格及宗教信仰在这座“梳妆楼”的建筑和墓葬中交汇融合,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是少见的。那么这里很多墓地是怎样被毁掉的?原由要追朔到公元1358年,沽源因地处元大都、元上都之间,是两都交通枢纽。当时反元的农民起义军刘福通的中路红巾军从安徽上颖一路北攻,到元大都因城池坚固难以攻克,转头向西北进发,又由大同移师东北方向攻入草原,一路烧杀抢劫。其中坝上地区的九连城、察罕脑儿行宫,元上都等诸多元朝城市

14、建筑惨遭毁灭性破坏。汪古部“梳妆楼”一带其它墓地因有明显的地上建筑所以也在劫难逃。继红巾军之后还有5次明朝大军北上进攻,许多残烈的战争都以汪古部驻地为主战场,这也加剧了对这一区域建筑物的破坏。汪古部落从元末至明、清时期开始逐步走向消亡,该部落的消亡与其所处的地域密切相关,无数次战争都发生在此,因此成为首当其冲的战争受害者,再加上民族间的通婚等因素,加剧了本部落人口的缩减。到了明末清初汪古部族的大多数融入了新掘起的察哈尔部落,从此该部落便在南部草原上消失。“梳妆楼”历经七百年风雨遭万劫而不毁,得宜于“梳妆楼”三个字,“梳妆楼”与“树葬楼”字不同而音相似,“梳妆”掩盖了“树葬”但又传达着“树葬”之含义。这三个字蒙敝了盗墓人及淘宝者的眼睛,躲过了无数次的劫难留存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折射出古人高超的智慧。魏 琢(锡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锡盟政协常委)2010年2月25日-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