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63757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 2 课通过感官来发现第二单元第 2 课时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识别眼、耳、舌、皮肤等器官,感觉器官始终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学会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 2 课。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交流。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

2、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第二个活动“看下面的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第三个活动“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意图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

3、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起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来帮助他们像正 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从一年级开始,观察活动都要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学生对 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了,有利于本课的教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德育渗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感觉器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 科学概念目标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 的事物及其变化等。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

4、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 和不能做的事情。2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科学态度目标1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理解他们 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重点: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 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难点: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过为学生准备

5、:石头、豆包、装有 40 50 热水的杯子、音箱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1 套),班级记录单,纸箱,板栗。关爱教育:通过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的 拓展,比如一些特殊的孩子,智力或其他方面有障碍的人,要帮助他们, 不歧视他们,关爱他们,用积极生活的态度去感染他们!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做个“你说我猜”的游戏!老师这有个箱子,里面放了一种物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闭上眼睛,描述物体的特 征,其他同学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猜猜箱子里是什么?2、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3讨论:刚才这位同学用的是哪个器官感受箱子里的物体?(手 摸到的)这种感觉不是手感觉到的,而是手上

6、的皮肤感觉到的,皮肤是我们的触觉器官,可以帮我们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板书 手 触觉)4提问:我们身体还有哪些器官能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学生边 回答边贴图片到黑板:手、耳、眼、鼻、舌、皮肤(贴图片:触觉);耳朵可以听到声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贴图片:听觉)眼睛可以看周围的事物(贴图片:视觉)鼻子闻(贴图片:嗅觉)舌偿(贴图片:味觉),这些器官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感官来发现我们周围事物的 变化。(板书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二、聚焦问: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按学生说的顺序记录)皮肤可以感觉光滑、粗糙、软硬、冷热等(板书:光滑、粗糙、软硬、冷热)。耳朵可以听到声

7、音; (板书:听声音 )眼睛可以看到颜色、形状、大小;(板书:颜色、形状、大小)鼻子可以闻到气味(香、臭、酸、腥、等);应该怎样闻呢?老师给同学们示范闻的正确方法,瓶口放在鼻下方,保持一定距离,用手创设情景,通过游戏 导入,使研究的问题 直观,清晰,激发学 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到 “眼、耳、鼻、舌和 皮 肤 是 我 们 的 感 觉 器官”。引导学生明白“感觉 器 官 可 以 帮 助 我 们 知 道 周 围 的 世 界 是 什么样子的”,引导 学 生 谈 感 觉 器 官 和轻轻的在瓶口扇动,即可。禁止把鼻子凑到瓶口去闻。同学们会了吗?舌可以尝味道(酸、甜、苦、辣、咸)。注

8、意事项同 学们对不认识的物体千万不要去尝。三、探索活动一: 现在我们就看这四幅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想到的。石头(石头看到了小孔、粗糙、有形状、灰色、重),看这块石头,想到了什么地?(硬、重、粗糙)。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 吗?不同的想法。一烧杯水(看到透明、小水珠、水、温水),想到了什么?(热 水)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不同的想法。一块糖(看到黄色、圆形、糖纸、塑料、甜)想到了什么?(甜)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不同的想法。鼓(看到圆形、红色、金属钉、乳白色、鼓声)想到了什么?(敲 击有声音)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不同的想法。提问:同学们刚才用的哪种感官观察这四种物品的。(眼睛) 活动二: 验证

9、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像同学们看到的这样呢?下面我们就用五种感官来观察它们的特征,要求每人观察一样物品,并且把你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记录单上。完成的同学请坐好,会得到奖品。教师巡视观察情况,并做指导。填写较好的同学拿着记录单向大家汇报。通过观察这四种物品你们最喜欢哪一个?(糖)为什么?(因为甜)那这个甜是你用眼睛看到的吗?是耳朵听到的吗?是皮肤感受到的吗?(不是),哪个感官感受到的?(舌);所以每种感官都有它自己的功能,有些信息只用一种感官是感受不到的。它们的功能表现。通 过 活 动 让 学 生 将观 察 到 的 事 实 和 头脑中的想象做区分。通 过 此 活 动 强 调 每 个 感 觉 器 官 能

10、够 感 知特定的信息。同时 也表现出,人体对周 围 事 物 的 认 识 需 要 多 种 感 觉 器 官 的 合 作。四、研讨1讨论:(1)你能说一说只用眼睛看和用五种感官观察有什么 不同?(眼睛只能看到而不能感受到)。(2)所以要想更全面的认识事物,你应该怎样做?(综合使 用多种感官)五、拓展同学们五种感官对于我们重不重要?(重要)如果有一个感官出现了障碍,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下。请全体同学把眼睛闭上,如果现在让你找一样东西,你能很快的找到吗?(不能)。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在我们生活中有一部分人视力或听力有障碍,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盲人出行不方便、听力有

11、障碍的人听不到声音)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吗?(助听器、盲路、导盲犬、盲文等)。其实在我们周围就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智力或其他方面有障碍的人。遇到身体有残障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帮助 他们,不歧视他们,用积极生活的态度去感染他们)。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感 觉器官来认识世界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的内容板书设计:利用“研讨”环节中 的问题,引导学生养 成 带 着 疑 问 投 入 观 察实验活动的习惯。将 感 觉 器 官 的 研 究 与 社 会 问 题 建 立 起 关联。看 颜色、形状、大小 闻 气味尝 味道听 声音摸 光滑、粗糙、冷热课后反思(不少于 100 字):本节课我认真研读教材,专心设计教学活动,准备课件,并向其他科学老师 们多次修改并确定整个教学环节,最后才讲解,通过这样的磨炼,感觉有明显进 步,但是教学过程发现,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1. 我们有哪些感官,最开始是请同学回答,这样不够形象和直观。2.最后课堂总结时,太过于简单,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多加强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表达能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停顿。4.课堂管理上应多讲究一些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