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灰色语言”唱响”绿色语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63631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摒弃“灰色语言”唱响”绿色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摒弃“灰色语言”唱响”绿色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摒弃“灰色语言”唱响”绿色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摒弃“灰色语言”唱响”绿色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摒弃“灰色语言”唱响”绿色语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摒弃“灰色语言”唱响“绿色语言”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岁6岁的幼儿,他们稚嫩脆弱。有时,教育者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往往会使他们受到无端伤害,有的伤害是短期,有的伤害可能是长期的,尽管教育者是无意的。因此,为了让幼儿享受绿色教育,拥有绿色未来,幼儿教师要摒弃“灰色语言”,自觉使用“绿色语言”,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听到这样一些“灰色语言”:1.威慑的语言。有些教师这样说:“让我看看谁的动作最慢”、“让我看看谁最不听话”教师这样说话的本意并不是恐吓幼儿,更不是误导幼儿,只是为了加重说话的分量,增强效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正话反说,虽然有时幼儿们表面上规矩了,但只有两分钟甚至还不到两分钟,

2、他们就又开始故态复萌,对应该怎么做并不明了,只是迫于教师的威慑而稍稍安静了一会儿。可见,正话反说并不能达成教育的目的。相反,幼儿从教师的体态语言中还可能接受到负面的信息继而效仿,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2.警告的语言。一些带有警告涵义的语言,在幼儿园里也常常听到。“如果谁吃饭时还在说话,今天就不让他出去散步”、“如果谁再乱讲话,就得不到笑脸花”、“看哪个小朋友敢不睡觉,再不睡觉明天老师就不要他到幼儿园上学了”等等。这类带有警告的语言有时确能唬住孩子,为了免于处罚,他们会按规则去做。但是,幼儿并没有从心灵深处认识到好习惯的意义,并不能认同教师的规则要求。良好的行为表现只是在教师的处罚压力之下产生的

3、,并没有内化为自觉行为。当幼儿意识到处罚并不会发生,他们往往会再次违规。幼儿经常处于压抑状态下,就会对老师产生不满甚至敌对的情绪,导致师幼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身心健康。3.溢美的语言。表扬是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的有效手段。但如果教师频繁地使用简单的表扬或流于溢美,会让幼儿觉得司空见惯,有时甚至不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值得表扬。幼儿短暂的欢快之后还是一如既往,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于这些表扬。教师惯用的最字式或类似的表扬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的评价,会让幼儿产生个人崇拜心理,错误地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不怎么样,而没有受到表扬的幼儿往往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幼儿的自我定位发生了偏差,经常受到表扬的幼儿骄

4、傲自满,受冷落的幼儿自卑退缩,两种情况都阻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那么,怎样的语言才是“绿色语言”呢?1.爱的语言。爱的语言是平等、尊重、理解、宽容的语言;爱是能蹲下身去,平视孩子,把自己变成小孩子的语言。幼儿睡觉尿床了,悄悄地说:“原来是你的水龙头忘关了,没关系,咱们换上干净的衣服就舒服了。”幼儿不小心弄坏了图书,对幼儿说:“我知道你是不小心弄坏图书的,咱们下次注意点就是了,不过,做了错事总是要弥补的,你能想个好办法修一下小图书吗?”自然角里的小金鱼死了,幼儿伤心地哭了,这时对幼儿说:“小金鱼死了,老师也很伤心。 因为小金鱼以后就不能跟我们一起玩了。小金鱼虽然死了,但是他会托小金鱼弟弟跟我们一

5、起玩的,下次,你看到小金鱼,那一定是他的弟弟。”在这些语言的引导下,幼儿的心中一定又充满了阳光。2.含蓄的语言。含蓄的语言是教育过程中隐性的语言。无需教师明确表达,幼儿就能感知规则并乐于接受的语言。幼儿们在认真绘画时,对他们说:“看你们作画的样子,就像一个个小画家,画得是那样的认真,老师都不忍心打扰你们。”本来有几个幼儿还在窃窃私语,听了这话赶紧认真作画。有几个幼儿开始在小组间走动,对他们说:“你们画的画真美,色彩也很漂亮,因为你们在用心作画,还不会去影响别人作画。”几个走动的幼儿赶紧回到自己的小组中。智慧的语言即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使教育不露痕迹,达成了教育的要求。智慧的语言彰显绿色。3.

6、启迪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需要幼儿思考的问题是开放式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些教师总是满足于个别答案,对其他幼儿举起的小手往往熟视无睹,一心想着把教学过程向前推进,严重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有经验的老师会提问:“你的答案很精彩,还有不同想法吗?” “这是你的看法,还有不同意见吗?老师最喜欢听到你们不同的回答。”幼儿智慧的大门被打开,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求异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4.等待的语言。当一个幼儿忽略的知识点被教师问及时,他们的思维往往显示一段空白,表现为只能听到一两个幼儿回答的声音。教师不必埋怨、急躁,只需耐心等待:“没关系,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想一想、再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幼儿思维空缺的地方,正是教育需要突破的关键。在教师耐心地诱导下,幼儿的心智之门才能被慢慢打开,这种等待的语言也同样呈现一片绿色。5.激励的语言。经常激励、欣赏幼儿,能增强幼儿的自信,产生前进的动力。在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时,这样点评:“你们的作品多美呀,色彩是那样的丰富,有的作品显得那么有创意,就像绘画大师的作品。”当幼儿在完成闯关任务前,问幼儿:“你们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吗?请用自信的声音回答我。”激励、赏识的语言,能点燃幼儿自信的火苗,成为幼儿前进的动力。作者:侯松凤 发表时间:2012年2月 刊物名称:教育导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