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630653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体化”的资阳电子政务建设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资阳市是陈毅元帅的故里,辖4县(市、区),175个街道、乡镇,面积7,962 平方公里,总人口497万。是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内以“西部车城”为品牌的新兴工业城市。也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农村畜牧业信息化试点市。 资阳市十分重视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及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07年9月以来,先后建成“纵向到乡镇,横向到部门”的电子政务外网和“一体化”电子政务应用平台,构建了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的全市政府网站群,实现了“市、县、乡”无纸化公文传输和无纸化办

2、公,信息资源得以共享,政府效率得以提高,为推进资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一体化”建设,实现了“三个确保” 在构建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工作中,资阳市把市、县、乡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全市一盘棋”,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网络建设、统一业务应用、统一人才培训、统一运行维护”。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电子政务外网覆盖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等资阳市辖区内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向学校、医院、企业和行政村延伸。实现“一张接入网、一台终端、两种应用功能”。采用“企业建设、政府租用”的建设模式,即中国电信资阳分公司投资建设,租赁费用由市政府和四个县(市、区)政府分别承担

3、,减轻了政府一次性投入的压力,以最快速度实施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外网和“一体化”应用平台,构建了专业化的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了“三个确保”确保了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确保了信息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确保了节约建设和运行费用”。 强力推进“一体化”应用,实现了“三提升、一降低” 资阳市建设“一体化”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同时,强力推进电子政务业务的“一体化”应用,规范和创新了政府行政运行程序及服务方式。建设了政府门户网站群、实现市、县、乡“一体化”公文无纸化传输、实现市、县、乡“一体化”公文无纸化办公、实现公文远程办公、实现邮件管理“一体化”、实现“一体化”行政效能电子监察、以电子政务带

4、动行业信息化应用等功能。 作为全市网上公共服务窗口和服务平台龙头的资阳市人民政府网于2008年3月建成,按照“共性一致、个性自主”的原则,它整合了全市各政务机构的网站资源,统一了政府门户网站群的形象。迄今已新建部门子网站24个,改建11个,新建12个特色村镇网站,规范了政府网站运维管理制度,开辟书记、市长活动专集、机关行政效能专栏等,公开了54个市级机关的215项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提供了117项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等,发布了34,584条政务公开信息。书记、市长信箱仅2010年1-3月就受理网上来信523件,全部按时办结,在政府门户网上公开选择性回复109件。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市委、市府及

5、各级政府体察民意、集聚民智、服务民众的重要渠道。 资阳已建成覆盖全市的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无纸化办公环境,搭建了贯穿市、县、乡的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通过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分层次培训,各级政府领导率先垂范等措施强力推进无纸化办公。特别是各级政府机关的一把手以身作则,当好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倡导者、使用者、传播者和监督者。营造了良好的无纸化办公环境。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市政府系统实行了“一体化”无纸化办公,文件起草、审核、签批等所有环节都在网上进行。现有用户12891个,日同时在线率平均为500人左右。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31日,在网上办理公文人次,发布内刊简报2288期,发

6、布通知7366个,发送专送件32692件,发送传阅件9301件次。无纸化办公有力提升了全市各级政府的服务能力、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 作为全省网上并联审批试点市,资阳建设了与全省联网的“一体化”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对内各级监察部门可随时监察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办理、窗口服务信息,减少了推诿扯皮;对外能实现网上接件、办件和动态查询,改善了为百姓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同时,资阳市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按照“一体化”建设思路,积极推进行业信息化应用,先后建设了城乡“一体化”平安视频监控系统、民政信息化服务平台、畜牧业“一体化”支撑服务体系等。在工信部确定的四个全国农村信息化

7、建设试点镇(村)分别建设了集电子商务、党员远程教育、村务公开、信息发布于一体的综合特色村镇网站和农村信息化培训教室。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信息化的福祉。简阳市新市镇民会村村民周发富用网上学到的种植新技术,种植近7亩枇杷,每亩收入近5,000元,比一般农户每亩增收近2,000元;简阳市贾家镇五里村五里养猪专业合作社利用互联网优化生猪品种、统一生猪销售,今年16月份,出售DLY育肥猪2,300头,销售收入368万元,实现纯利润25万元。电子政务带动社会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效益得到初步显现。 “一体化” 电子政务价值凸显 资阳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胡铜在向笔者介绍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和应用的体会时指

8、出,尽管资阳市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与应用尚处在起步推进阶段,但从中我们已体会到推行“一体化”建设和“一体化”应用所带来的价值。一是提高了行政效率、效能,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无纸化办公有效解决了公文流转时间长和纸质“文山”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转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行政效能。二是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各级政府通过政务外网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协同互动,可将主动公开信息、网上办事等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三是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设成本、运维成本,降低了行政成本。各类非涉密文件、简报、信息等都通过机关办公网传送,大大减少了纸张消耗、印刷和邮递成本,全市每年可节约纸张、打印、邮寄等费用近千万元。 本着“发展促应用、应用促发展”的理念,资阳市将进一步光大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与应用思路,向产业园区、向重点企业、向农村行政村延伸,真正实现全市无纸化办公“一盘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务实建设电子政府,努力构建“资阳信息高速公路”,更好地实践资阳两化融合和信息化战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