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62607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重点总结2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剖学基本姿势和常用术语:1、解剖学姿势:以“立正”姿势为基础,手掌向前和两足并立,足尖朝前。2、轴:垂直轴:上下方向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矢状轴:前后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的轴。 冠状轴:左右方向与地平面平行的轴。3、面:矢状面: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行切开的剖面(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行切开的剖面。 水平面:按水平方向将人体横行切开的剖面。4、方位术语:上和下:头侧为上,远离头侧的为下。 前和后: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距背侧面近者为后。 内侧和外侧:与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内和外: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 浅和深: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术语。 在四肢,上近侧,内侧=尺侧,外

2、侧=桡侧;下远侧,内侧=胫侧;外侧 =腓侧骨的分类: 长骨(多分布于四肢,骨干,髓腔,骺,干骺端,股骨,肱骨)短骨(多呈立方 形,连接牢固且有一定灵活性的部位,跗骨,腕骨)扁骨,不规则骨 椎骨的基本形态: 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两者围成的孔称椎孔。各椎孔相连构成的 管称椎管,容纳脊神经及被膜等。椎体呈短圆柱形,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椎 体借椎间盘与相邻椎骨相连。椎体受暴力外伤时,可被压缩,形成压缩性骨折。 椎弓是椎体后方的弓形骨板,连接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两侧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称椎弓板。由椎弓发

3、出 7个突起,椎弓后部正中向后 方或后下方发出一个突起称棘突,由椎弓向两侧各发出一个突起,指向外方,称 横突,在椎弓根和椎弓板的结合处向上下方各发出一对突起,分别称上关节突和 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胸骨的基本形态: 胸骨可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3部分。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部分称胸骨角匸两侧平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脑颅骨和面颅骨的组成:脑颅骨 8 块:成对的顶骨、颞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面颅骨15 块: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不成对的下颌骨、 犁骨、舌骨。:在颅骨侧面颞窝前下部较薄,额、蝶、颞、顶骨的会合处最为薄弱,常 形

4、成 H 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通过,常有血管沟,临床 X 线检查及手术中应注意。骨盆: 是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借骨连结构成的完整骨环。骨盆以界线为界,分为上方 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界线是由骶岬向两侧经骶骨侧部上缘、弓状线、耻骨 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小骨盆的骨盆上口即上述界线围成, 骨盆下口有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 成,呈菱形。肩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属球窝关节,是全身运动最灵活的关节。 关节盂小而浅,关节头大,关节盂周围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 向上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

5、向下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囊的上壁有喙肱韧带,囊 的前壁和后壁也有许多的肌腱纤维编入囊的纤维层,以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囊的 下壁没有韧带和肌腱的加强,结构最薄弱,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壁脱出。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 髋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是典型的杵臼关节。髋臼的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 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股骨头关节面约占圆球面积的 2/3。髋关节囊紧张 而坚韧,关节囊周围的韧带多而强,分囊外和囊内韧带。髋关节可做前屈、后伸、 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髋关节的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但稳固性 比肩关节大。膝关节的

6、结构和功能: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股骨的内、 外侧髁与胫骨的内、外侧髁相对,髌骨与髌骨面相接。膝关节囊薄而松弛,各部 位厚薄不一,囊的前壁不完整,由附于股四头肌腱的髌骨填补。膝关节有囊内囊 外韧带加强,限制关节的活动,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囊外韧带主要是前面的髌韧 带和两侧的腓侧副韧带和胫侧副韧带。囊内韧带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可 防止胫骨后移。关节腔内有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增加了关节窝的深度,使 膝关节稳固。膝关节属屈戌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膝在半屈位时,小腿尚可 作旋转运动。三角肌功能及神经支配: 功能:使上臂外展、前屈、旋内、后伸和旋外。神

7、经支配:腋神经 前臂肌:前(屈肌)、后(伸肌)群 功能:前群屈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后群伸腕、伸指和使前臂旋后 神经支配: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大腿肌:前、后、内侧三群 功能:前群屈大腿和屈膝前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还有伸膝作用;后群伸 大腿,在屈膝时可使小腿旋外或旋内,;内侧群大腿内收和外旋 神经支配: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臀大肌:在髋肌后群(臀肌) 功能:大腿后伸和外旋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梨状肌:在髋肌后群(臀肌) 功能:大腿外旋和外展 神经支配:骶丛分支咀嚼肌:功能:参加咀嚼运动 神经支配:三叉神经(下颌神经)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

8、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上消化道:口腔至十二指肠;下消化道 空肠至肛管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舌根,腔和咽的分界,腔和咽之间 的狭窄部咽的组成及开口:鼻咽、口咽、喉咽。鼻咽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向侧方经咽鼓 管咽与鼓室相通;咽向前经咽峡通腔;喉咽向前经喉通喉腔,向下直接 与食管相通连。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 和各级支气管 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与尿道内之间的平滑三角区。缺少粘 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结合,无论膀胱收缩或充盈都保持平滑,是肿瘤,结 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肝外胆道系统: 胆汁由肝细胞产生,经

9、肝内各级胆管收集,出肝门后,再经肝外胆道输送到十二 指肠。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与胆总管。尿道的分部及狭窄部位: 男性尿道分为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男性尿道具有以下特征:三个狭窄: 尿道内、尿道膜部、尿道外口;三个膨大: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尿道舟 状窝;两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精子、卵子的产生与排泄途径:精子由精曲小管上皮产生,排出途径为精曲小管f精直小管f睾丸网f睾丸输出 小管f附睾f输精管f射精管f尿道卵子由卵巢排至腹膜腔,经输卵管腹膜进入漏斗部,再移至输卵管壶腹与精子 结合成受精卵,经峡部、子宫部、输卵管子宫入子宫腔,植入子宫内膜发育成 胎儿。胎儿成熟分娩时

10、,出子宫,经阴道、阴道娩出。肝门:肝下面又称脏面,有H形沟,其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肝管和肝门静脉等进出肝。横沟前方的部分称方叶,后方的部分称尾状叶。出入肝门的结构 被结缔组织所包裹,合称肝蒂 肾门:肾的内缘中部凹陷,称肾,是肾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出入 的部位。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 肺门:肺的内侧面或纵隔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肺口,有支气管、肺动 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这些进出肺门的结 构,有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支气管:右主支气管陡直、粗短,左主支气管倾斜、细长,所以经气管堕入的异 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肾的剖面图:书 13

11、9图 6-7肝的下面观:书 114图4-29心腔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位于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 厘米 心底:大部分为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 两面:胸肋面(前面),膈面(下面)三缘:左缘、右缘和下缘 四条沟:冠状沟(房室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前、后室间沟在心 尖右侧的会合处称心尖切迹。右心房: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开口,下腔静脉开口,冠状窦口;一个出口:右房 室口卵圆窝:右心房的后内壁为房间隔,其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 右心耳:右心房的左前方突出部分称右心耳内有许多梳状肌 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附有 3 个肺动脉瓣 左心房:四个开口:

12、左肺上、左肺下、右肺上、右肺下静脉开口;一个出口:左 房室口 左心耳:左心房前部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梳状肌发达。左心室:心室壁厚为右心室的 3 倍,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附有3 个主动脉瓣 心包的构成:心包为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椎体形纤维浆膜囊,分为外 层的纤维心包,内层的浆膜心包。纤维心包是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上方与大血管 的外膜相连,下方与膈的中心腱愈着。浆膜心包可分为脏、壁两层。脏层紧贴心 肌层表面,即心外膜,壁层衬于纤维心包内面,脏、壁层之间的潜在腔隙称心包 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体循环(大循环)的途径: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左心室f主动脉f各级分 支f

13、全身毛细血管(物质交换)f各级静脉属支f上、下腔静脉f右心房 肺循环(小循环)的途径:含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血液从右心房f右心室f肺 动脉f各级肺动脉分支f肺泡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f各级肺静脉属支f肺静 脉f左心房f左心室心传导系统的组成、位置、功能: 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 包括窦房结(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下)房室 结(位于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结间束、房室束(起于房室结前端,穿右纤 维三角,沿室间隔膜部后下缘至室间隔肌部上缘分支)左、右束支(左、右侧室 间隔的心内膜深面)蒲肯野纤维(心内膜下交织成网入心肌)

14、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主动脉弓平右侧第 2 胸肋关节,弓形弯向左后至第 4 胸椎体下缘左侧,移行为胸 主动脉。主动脉弓壁内有压力感受器,有调节血压的作用,在主动脉弓下方动脉 韧带处,有主动脉小球,属化学感受器。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 动脉腹腔干:为一短而粗的干,在主动脉裂孔稍下方,约平对第12 胸椎高度,自腹 主动脉前壁发出,立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掌深弓: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约平腕掌关节高度由弓发出 3 条掌心动脉,至掌指 关节附近,分别与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吻合。掌浅弓:位于掌腱膜和屈指肌腱之 间,分支有小指尺掌侧动脉和 3 支指掌侧总动脉。前者分布于小指尺侧缘,后者 达掌

15、指关节附近各分两支指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第25 指相对缘,手指出血 时可在两侧压迫止血。静脉:运送血液回心的管道,起于毛细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压力低、 流速慢、属支多、吻合多,总容积较动脉多1 倍。有静脉瓣,有利于静脉血向心 回流。分深浅两类,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深静脉与动脉同名并与其伴行。特殊 结构的静脉,硬脑膜静脉窦(无肌层、无瓣膜)、板障静脉(无瓣膜) 静脉角:头臂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 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是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颈静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当血压升高时,可感受血液

16、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当血 中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属支: 肝门静脉组成: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合成,经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至肝门。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 胆囊静脉,附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止、行径、注入部位: 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绕侧,沿前臂绕侧、前面上行至肘窝,沿肱二头肌外侧 沟继续上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头静脉 收纳手和前臂桡侧的静脉血,在肘窝处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交通。 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前面尺侧上行,在肘窝处与肘正中静脉 汇合后,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在臂中点稍下方穿过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 随肱静脉汇入腋静脉。贵要静脉主要收集前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