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精导”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62546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说“精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话说“精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话说“精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话说“精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说“精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话 说 “ 精 导 ” 从“古典概型”谈起 庐江汤池中学 林松 摘要:“精导”是本真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深备”、“先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先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为“巧练”作好必要的准备,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精导”贵在“精”,重在“导”,“精导”导什么?可以在“导入、导透、导法、导练”上下一定的工夫;“导”亦需得法,巧妙设问,适时引导,方可事半功倍。关键词:精导,导入,导透,导法,导练,问题。教是为了不教。数学教学的关键是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真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深备、先学、精导、巧练”四个环节,

2、恰恰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了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先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精神,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备”则要求教师透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对每一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储备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作出充分的准备。“精导”是在“先学”与“深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必要的引导。“巧练”是学生通过精少练习,消化知识,启迪思维,形成技能技巧。四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下面就“精导”这一环节,结合“古典概型”的教学

3、,谈谈本人的点滴感悟。一、“精导”的必要性“精导”是在“深备”与“先学”的基础上加以实施的。“深备”在教师层面为“精导”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先学”在学生层面为“精导”的实施提供了方向。学生“先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受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的限制,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也是片面的、肤浅的,很难达到透彻理解的程度,因此,必要的“精导”是不可或缺的。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疑答惑恰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学习“古典概型”时,这部分内容难度倒也不大,学生都认为好学易懂,但当问及什么是“基本事件”?为什么将符合两个特征的概率模型命名为“古典概型”?大家面面相

4、觑,欲言又止。因为教材中对基本事件的叙述只是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抽象的概括,因此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行必要的提升需要进行“精导”;此外,书中对“古典概型”名称的由来,只字未提。事实上,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由于它在概率论发展初期曾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许多概率的最初结果也是由它得到的,所以称它为古典概型。古典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内容。“古典”来源于它悠久的历史,“概型”是概率模型的简称,学生恍然大悟。此外,学生在“先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惑,需要通过“精导”来释疑。因此,“精导”必不可少。二、“精导”的内容与实

5、施策略“精导”必不可少,但在课堂上根据所学内容对学生导什么?怎么导?这也是值得研究与关注的话题。1、导入如何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以主动的、积极地心态进入“先学”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合理的导入。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其次对所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充分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的目标,知道了学习意义,对所学内容的学习自然会产生不竭的动力。在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概型”时,提出问题,“概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概率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人们初期研究概率时使用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人们初期研究概率时,使用的基本方法就是实验与观察,通过对频率的研究从而总

6、结归纳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实验与观察研究概率,你认为会存在哪些缺憾?”(实验与观察,费时费力,而且结果仍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有没有一种数学模型,能够不通过实验与观察,只需对模型本身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回答是肯定的,教材中的“古典概型”研究的就是这类问题,它是概率论早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课下能仔细阅读教材,认真领会所学内容。“古典概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大 ,通过学习,你就会明白彩票中奖的机会有多大,银行储蓄密码有多保险了。)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概率的目的与意义,无疑会对“先学”的积极性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2、导透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

7、对教材中内容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肤浅的,很难达到透彻的程度;此外,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亦很难到位。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精导”,弥补“先学”过程中的不足,让学生真正搞懂吃透。学生在学习“古典概型”时,首先要透彻理解的就是“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的总数”,但在课堂上,当问及“什么是基本事件?基本事件有何特征?”时,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此刻,我又问“掷硬币一次,会出现几种结果?”给出的答案竟然是:“两个。”这恰恰说明了学生对“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的总数”的理解不到位,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于联系,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重要的基础内容加以“精导”。于是,我取出了一枚硬币,抛掷一次,要求大家观

8、察,结果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显然结果只有一个。这时我继续问道:“掷一次硬币,所有可能的结果有几个?”“两个。”“你能说说一次试验的结果与一次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区别吗?”在此基础上得出:基本事件是随机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基本事件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二是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基本事件的总数是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总数。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精导”,大家对“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的总数”有了透彻的认识,为“古典概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导法有人说:掌握方法比做一百道习题都重要。学习数学,重在原理,贵在应用,运用务必得法,方可

9、事半功倍,因为好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应用数学原理的方法,作为教师责无旁贷。古典概型是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一是实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二是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求古典概型的概率可以利用公式: 利用这个公式,就可以求出古典概型的概率。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古典概型的具体步骤,让它具有普适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讨论,得出了应用过程的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验模型检验所给模型是否符合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第二步:数个数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第三步:算比值即利用公式 算出古典型的概率。“三步法”简单易行,具有强操作性

10、,特别是针对生源质量一般的二、三类学校的学生,其实用价值巨大。4、导练练习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对“巧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样需要进行必要的“精导”。在古典概型应用的过程中,结合教材中的例3,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掷一个骰子,向上的点数是5的概率是多少?(2)同时掷两个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3)同时掷三个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和是10的概率是多少?对于(1)、(2)两个问题,大家利用“三步法”很快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但对于问题(3),却面有难色,首先,基本

11、事件的总数是多少?符合向上的点数之和是10的基本事件数又是多少?一系列的疑问,令大家难以着手。于是,我开始引导大家思考:既然掷一个骰子,可以借助数轴上的点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掷两个骰子,可以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大家想一想,掷三个骰子,是不是可以考虑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很快给出了基本事件的总数是216。我又接着问:如何从中找出向上的点数之和是10的基本事件数?你能巧妙地将它转化为问题(2)来加以解决吗?我们不妨按竖坐标分别为1、2、3、4、5、6分为六层,在第一层中找出掷两个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和为9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4个,以此

12、类推,以后各层中基本事件的个数分别为5个、6个、5个、4个、3个,因此向上的点数之和是10的基本事件数是27个,所以,同时掷三个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和是10的概率是,至此,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大家也从中领略了转化、分类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享受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精导”,贵在“精”,重在“导”。要想做到“精”,只有充分准备,透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才能抓住关键,方可达到“精”。此外,只有少,才能“精”,不必面面俱到,应在重点、难点、疑点处设导,力求一招制胜。“导”者,引导也,要真正把学生的学习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注意引导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要善于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设计务必具有阶梯性、可及性。此外,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观察,随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予以“精导”。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