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62179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五年总结及今后主要任务 及“十二五”主要任务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优先发展,着力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城乡大环境绿化和林业产业培育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森林资源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林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772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6万亩,森林价值达到35亿元,其中森林生态价值达20亿元,森林覆盖率由202X年的12.8%提高到现在的17.6,草原植被覆盖度由35提高

2、到73%,治理水土流失1000多平方公里,初步建立起了以山脉为骨架,以流域为单元,以城市及旅游景区绿化为亮点,乔灌草复合配置的林业生态体系。 1林草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各类营造林139万亩,其中荒山造林4.9万亩、三北防护林0.8万亩、退耕造林9.5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34万亩(次)。1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林草面积逐年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风沙天气明显减少,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多,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2.农业结构快速调整,农民收入持续

3、增加。全市退耕还林受益群众涉及178万户98万多人,农业人口人均退耕达到2亩,累计兑现粮款补助折合现金317亿元。仅202X年,全市退耕还林粮款补助3.5亿元,退耕户户均1966元,全市农民人均粮款补助2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7元,比十年前翻了两番。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不仅使退耕农民享受到政策补助,而且大部分退耕农民从赖依生存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同时,促使农业结构快速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3.林业产业不断壮大,特色优势逐步显现。我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培育“两杏”、枸杞、中药材、苗木

4、花卉等林业产业,全市林业产业达到了130万亩,建立起以彭阳、西吉、X县区为主的经济林基地104万亩,以泾源、隆德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26万亩。据统计,22年全市林业 总产值将达到9.9亿元。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4城乡绿化步伐加快,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XX县区乡村道路绿化21公里、城乡大环境绿化14万亩,全市新XX县区绿化面积8.万亩,城市绿化率达到2.6%。打造出了市区的古雁岭生态园和长城梁生态农业科技园建设工程、X县区的贺家湾水源地保护工程、X县区珍稀植物园、XX县区茹河治理工程、县区的“两山一湖”工程、X县区城绿化等一批绿化亮点工程,使固原市区及各县的城市环境面

5、貌发生极大改变。XX县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国园林县城”目标。 (二)基本经验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是促进林业事业发展的根本。22X年4月1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宁夏时要求:“把宁夏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扎实努力,长期努力,使生态环境不断有新的改善,为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做出贡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都先后到宁夏视察,对宁夏的林业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党和国家领导对宁夏林业工作的关怀和厚爱,为我市的林业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推进生态建设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3 动力。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自治区

6、主席王正伟明确指示“抓生态就是抓发展”。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坚持把林业放在生态建设的首位,把林业目标任务纳入对县区、乡镇工作的考核,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各级领导每年都亲自深入一线对林业工作进行督察、检查、视察、调研等,推进林业工作发展、指导林业工作实践、解决发展难题,为林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生态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林业生态建设始终坚持“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年实施,综合治理”模式。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沟道治理为重点,小型水保工程、造林种草相配套,全面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格局。涌现出

7、X县区大沟湾、麻喇湾、阳洼、XX县区南北山、夏大路、XX县区刘店、贺家湾、上黄、XX县区胭脂岭、大雪山等一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形成了山顶草灌戴帽,山坡梯田缠腰,田埂路旁植树,山下发展林草的生态格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科技创新、抗旱造林是造林成活的重要支撑。针对严重干旱的自然条件,不断强化林业科技支撑,总结推广抗旱造林技术,不断提高造林的苗木的成活率,探索出了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整地模式,如彭阳“8852”反坡带子 田、XX县区“6431”水平沟、X县区“26543”水平阶、X县区“3”漏斗式集水坑等整地模式,同时大力推广截杆深栽、套袋覆膜、泥浆蘸根等抗旱造林新技术,实现了春夏秋三

8、季造林,延长了造林时间,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4、依法治林、造管并重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根本保障。严格落实封山禁牧政策,积极开展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使森林、林地保护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的路子;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市实现了连续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好成绩;按照区、市党委政府要求和陈建国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我市把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五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34万亩次,202X年至202X年四个年度的退耕还林均顺利通过国家核查验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原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仍然较为脆弱,生态环境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9、的能力还比较弱。 、林业建设项目少、造林补助标准低,制约着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重。因为持续干旱、病虫鼠害、偷牧溜牧等原因,影响了退耕还林地造林保存率。特别是管护方面压力较大,管护面积不断增大,但人员少、经费少等困难突出。 、林业产业缺少项目支持和龙头企业带动,集约化经5 营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低,资源规模小,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比较少。 5、生态补偿少,群众受惠林业生态建设收入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参与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二、今后五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发展战略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

10、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我市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党中央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主盘山为主的黄土高原区纳入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陕甘宁革命老区集中连片扶贫规划中,明确将生态建设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保障优先发展。自治区生态移民工程、宁XX县区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战略举措,为我市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同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固原区划为“生态功能区”,自治区高级专家组将固原定位为休闲、文化、旅游、低碳“生态中心”,国家拟将固原市列入“全国生态文

11、明示范城市”。 (二)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城乡大环境绿化、生态移民区造林绿化和林业产业培育“六大工程”,切实做好生态建设保护、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旅游“三篇文章”,实现林业发展方式从单一的注重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并举、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两大转变”,奋力开创林业生态建设新局面,为构建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贡献。 (

12、三)目标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原则,在半阴湿土石质山区建成以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为核心的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区;在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建成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生态林草复合功能区;在河谷川道区建成以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和特色经济林为重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示范区;在城镇构建起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村镇绿化网络体系,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积极争取将固原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力争到2X年实现森林面积达到3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市 区和各县城创建国家、自治区级森林园林城市达标,有稳定收益的林业产业基地达到100万亩、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13、“三大目标”。 (四)主要措施 、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抓住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重大战略机遇,积极争取退耕还林20万亩,荒山造林180万亩。继续做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每年完成补植补造万亩,确保林木保存率和造林密度达到国家阶段性验收标准。全力实施好国家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万亩。认真实施河谷川道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工程,完成三北防护林建设30万亩,保护农田20万亩。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后的生态恢复和建设工作,将迁出区全部划为无人居住区,对移民原有宅基地按照“迁出一户、平整一户、绿化一户”的要求,实行全面封禁,恢复生态。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

14、面构筑城乡生态体系。以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战略为契机,全力实施市区“三山三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东岳山、黄峁山、九龙山,古雁岭森林公园、叠叠沟森林公园、清水河湿地公园),切实做好盐化工示范区绿化、城市道路绿化、市区公共绿地建设等,营造景观林万亩,使市区绿化率8 达35%以上,把固原市X县区打造成为生态文化山城。加快各县(区)县城、集镇绿化,完成大环境绿化10万亩,全面提升城镇绿化整体水平。力争固原市区、XX县区城、XX县区城、XX县区城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XX县区城达到国家级森林城市标准。全面实施市区清水河湿地、隆德渝河湿地、彭阳茹河湿地、西吉震湖湿地和葫芦河湿地等保护修复工程

15、,大力营造浅滩湿地生态林,建设沿河护岸生态景观林,重点申报建设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集水上活动、农家乐、动物展览、苗木花卉生产观赏及风景林带为一体的城市湿地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品位。完成道路绿化工程1000公里。重点围绕生态移民新村,开展生态示范乡镇、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完成乡村5个、生态示范村20个,“四旁”植树02X万株、造林1万亩。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切实巩固建设成果。切实做好林木管护,强化封山禁牧工作,严厉打击毁坏林木、侵占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力争建设固原市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与技术培训中心。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村级联户承包责任制,严防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完成病虫鼠害综合防治900万亩(次)。 4、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充分发挥六盘山地区的气候和地域优势,以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发展为目标,重点在开拓市场、科技入园、示范引导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推动苗木产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建设苗木基地0万亩,其中以泾源、隆德为主建设针叶树、六盘山特色花灌木基地3万亩,以彭阳、西吉、XX县区为主建设阔叶乔灌木基地10万亩,形成冷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