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620719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 说明: 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 分。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4.本卷选择题1-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非选择题6-18,必须用黑色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作文写在非选择题

2、区的作文格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每小题3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加点字写法及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 A.恻隐(ch) 隔膜(m) 臆想(y) 戛然而止(ji) B.抖擞(su) 热忱(zhn) 蹒跚(pn) 左右逢原(yun) C.狼籍(j) 禁锢(g) 朗润(yn) 重蹈覆辙(zh ) D.倔强(ju) 炫耀(xun) 徜徉(chng ) 白驹过隙(x)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3分) A.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工具,但并不意味着拥有它就事倍功半。 B.如果我们的心足够大,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C.丑小鸭说:不要嫌我丑,只怪我长得太有创意。 D.鲁迅

3、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极难读懂,其蕴意不言而喻。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但这些小买卖人不仅是城市居民的日常必需 殊不知,卖浆引车者流虽然不起眼 也往往维系着一个个底层家庭的生计 甚至因为占道设摊影响市容而令某些领导生厌 为什么城管与摊贩之间矛盾激化而社会舆论会同情、声援小贩们 A. B. C. D. 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散文同小说、诗歌、戏剧并成为四大文学样式。 B.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你是吃米饭,还是吃馒头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D.老师敲开了王刚同学的家门,王刚

4、的父母迎上来,感激地说:老师光临,蓬荜生辉! 5.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3分) A.休祲将于天/休戚相关 B.既出,便扶向路/既克,公问其故 C.暮而果大亡其财/河曲智吏亡以应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18题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4分)(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9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宾春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这男,始说,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支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患、公长,皂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力口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支亡以应。(愚公移山) 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固不可彻彻:寒暑易节易: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甚矣,汝之不惠! 夸父与日逐走。8.夸父和愚公都是我国神话寓言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请说说他们感人的精神品质。(3分) (二)古诗文默写(15分9.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2)此夜曲中闻折柳,。

6、(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流溪沙) (4)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5) ,叶底黄鹏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6)莺飞庚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 朱元思书 (7)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 (8),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面对落日,有的人把它写得很雄奇,王维的使至塞上“,”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而同是唐朝诗人的崔颖却在黄鹤楼借落日,表达无比惆怅的乡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境由心境生”。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1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

7、0-12题。(7分)跟自己争 韩青该争的一定要争。如果因为“枪打出头鸟”就放弃了,那么,你可能失去了一片辽阔的天空;如果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放弃了,那么你可能永远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很多情况下,争才有出路。到底要争什么呢?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今中外,多少人为了一个利字,忙着争钱财,争职位,争权势,争地盘争得貌合神离,争得勾心斗角,争得反目为仇,争得乌烟瘴气这样的争好像一把把利刃,给人们烙下了数不尽的伤痕。要争,就要像松树一样,即使处在悬崖峭壁,也要争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坚强;要争,就要像梅花一样,即使在凛冽的严冬,也要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片馨香;要争,就要像牡

8、蛎一样,即使受到沙粒的磨砺,也要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粒珍珠要争,就要争得积极、乐观、希望、正义这样的争才是生命的方舟,一步步把我们渡向理想的彼岸。那么,我们要和谁争呢?两个人在树林里遇见了一只熊,甲开始忙着系鞋带,乙却说:“你再能跑也跑不过熊。”甲回答道:“只要跑过你就行。”甲为了获取生存机会,就要跟乙或熊争。我们知道,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此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甲不是跟乙争,也不是跟熊争,而是跟自己争。而每个人像硬币一样都有两面,一面是消极的、悲观的、懒散的、颓废的这是“旧我”;一面是积极的、乐观的、勤奋的、精神的这是“新我”。因此跟自己争就有两种结果,一种是

9、“新我”战胜了“旧我”,即战胜了自己;一种是“旧我”战胜了“新我”,即败给了自己。霍金就属于前者。他口不能说,腿不能走,身不能动。命运是这样的悲惨。但他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并且凭借这些,他创造了人生奇迹,成为当今最具传奇色彩的大科学家。因此,说到底,跟自己争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进而把厄运改写成好运,把自己重新命名为高尚的人,成功的人。富兰克林说:“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因此,跟自己争就是跟时间争,跟时间争就是把容易走散的分分秒秒收集起来为我所用,让自己能做更多的事情,让生命散发出更多的清香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1年

10、第4期,有删改)10.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分) 11.第段引用司马迁的话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12.仿写句子(3分) 要争,就要像松树一样,即使处在悬崖峭壁,也要争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坚强;要争,就要像梅花一样,即使在凛冽的严冬,也要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片馨香;要争,就要像牡蛎一样,即使受到沙粒的磨砺,也要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粒珍珠;要争,即使,也。(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4分)瓦腊纳西小站的警示牌菊韵香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

11、整个印度为之震惊。瓦腊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倏地飞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复仇的蜜蜂。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

12、,他拼尽全力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

13、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就在瓦腊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夏天来临,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家。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信号机架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过往的列车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

14、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选自成长读本 2010年第5期有删节)1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4.第(2)段中加划线的“成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 15.请指出第(5)段划线句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句中“毫不费力”的短语类型,并说说不用这个短语会影响表达的理由。(3分)16.第(9)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的作用? (3分) 17.请读第(12)段的结尾“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忽视。”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悟。(4分)四、写作能力考查(40分)18.作文 古人诗云“一种春声浑难忘,最走长安课归时。”是写放学的欢快、嬉闹之声让人留恋。想想看,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窗外的雨声;早读的声音;新年的爆竹声;市井的吆喝;梦中的短笛;记忆中的歌吹;军营中的口号;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