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62068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中期评估(中江县大西街小学资料)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 德阳市“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科研课题 申请审批书 一、课题基本信息 申报年度: 2011 课题名称: 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实施研究 申报级别: 市级课题 国家级课题 课题类型: 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学与教理论和实践 研究 教学环境资源建设研究 区域信息 化发展研究 其他 课题负责人: 李 杰 负责人所在单位: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校 填表日期: 2013.11.5 预计完成时间: 2013.12 预期最终成果:研究报告 调查报告专题学习 网站论文 课件 课例 其他 二、课题负责人和联系人基本情况 1、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负责人姓名: 李 杰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出生年月: 1967.

2、9.28 行政职位: 校长 专业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学 历: 大学本科 研究专长: 科 研 身份证号码: 510623196709287139 教师证编号: 965126230007405 工作单位: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单位地址: 中江县凯江湖北路99号 单位编码: 451163431 邮政编码: 618100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15928311220 2、课题联系人基本情况 联系人姓名: 陶立新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67.9 行政职位: 政教、科研主任 专业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 学 历: 大学本科 研究专长: 科研 身份证号码: 510623196705100

3、015 教师证编号: 96512 6220000205 工作单位: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单位地址: 中江县凯江湖北路99号 单位编码: 451163431 邮政编码: 618100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13990299335 三、主要参加人员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1刘 微1970.1.1小学高级科研大学专科中江县大西街小学2杨 莹1981.3.28小学一级小学数学大学本科中江县大西街小学3刘 荣1973.9.28小学高级小学数学大学本科中江县大西街小学4肖 波1980.3.22小学一级信息技术大 专中江县大西街小学5马忠海1969中学一级电教科研大学本科 中江县

4、电教馆6游 涛1981.5.5小学一级小学数学大学本科中江县大西街小学7沈春华82.2.13小学一级小学数学大学本科中江县大西街小学注:最多添加7人。四、 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序号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 准时 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1少儿武术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市 级2002.2.8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已结题,成果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市政府一等奖2小学书法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市 级2008.4.10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已结题,成果市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五、主要预期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学习网站、论文、课件、课例等,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序号完成年

5、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 者12011年5月小学学生读书现状调查调查报告陶立新 黄 强22013年9月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实施研究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陶立新320112013年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实施研究中期报告研究报告参研教师420112013年论文、课件论文、课件参研教师 六、课题设计论证(限5000字内)为什么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轰轰烈烈的校园“书香工程”,为提升学生的素养插上了翅膀,也让我校学生人均拥有了20本课外书。灾后重建以来,市、县教育局提出了建设“书香校园”的要求,和全市各

6、类学校一样,我们学校也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书香校园工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乐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以此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定时开放阅览室,为方便学生借阅,首先建造了图书走廊。把课外书按照低、中、高年级分柜,即分为不同年级段的可读图书。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作纵向分层,即把学生应该读的书目作为核心层读物。可以读,拓展读的书目作为紧密层读物,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是流动图书箱,每周在各个班级传递,这样不同类型的读物为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营养。除此之外,设立了爱心书柜。孩子可以将自己心爱的课外读物带来教室,一来方便自己阅读,二来可以和同学互通

7、有无,这样课外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地带来,而学生都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书香校园”像一座桥梁,沟通了学生的智育与德育,沟通了学生的知识与心灵。使学生在校园美好的生活中,接受了知识的沐浴和智慧的启迪。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为详细和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小学和初中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要学会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读书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没有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不会读书,学习将会事倍功半。“书香校园工程”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读书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

8、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能只依赖于课堂,只依赖于书本,只依赖于教师,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吸取。落实素质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不读书,素质教育只能是一纸空谈。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不仅仅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书香的气息,让教师爱读,而且要步入科学有效的理性学习阶段,形成有效的管理、发展、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价值认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创建书香校园,不仅仅是改变师生的精神状态,更是作为学校发展、学校特色形成的一个品牌,通过创建书香校园,形成“用文化经营学校

9、”的战略认识,积极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给学校教育以先进的理念、人文的气息、精神的意义,使学校教育以更深层次地、更持久地影响师生、感染师生,丰富校园的教育本位价值;真正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一、课题界定:课题所讲的“书香校园”,其实质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愉快、以适应和支持全体师生的发展进步和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一个处处有景点,处处有经典,处处有特色,处处有品味,处处有内涵,处处有哲思,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使师生员工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身心受到感染和熏陶,文化积淀,修

10、养提高,精神丰富!读书是浸润、滋养学习文化,构建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的目标:新教育实验非常重视经典文化的汲取和传承、重视师生的生存状态,我们重视孩子的阅读研究,把“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学校参加新教育实验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通过大量有价值有计划的阅读丰厚底蕴、传承文化、润泽心灵,并且通过这一子课题的深入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学校教育品牌,真正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二)研究的内容1、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计划将它细化为“学

11、生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教师专业阅读研究”、“中华经典诵读”、等若干具体的子项目,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教师阅读书目100本,组织相关的读书及研讨活动;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小学生阅读书目100本,根据儿童阶梯阅读丛书36本,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背活动。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日记、读书心得、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研究日常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关系;研究如何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

12、解释;日渐积累成典型教育案例库。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欣赏自己,肯定自我,评价自己,反思自己,促进师生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为确保书香校园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制订了比较详细的关于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全力打造书香校园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出了五项具体措施:(一)突出“一个主题”以“乐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为主题,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读书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伙伴,达到“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的目的。并制订了总目标和分年级目标。(二)创设“两个氛围”1、创设良好的校内读书氛围2、创设良好

13、的家庭读书氛围指导家长与孩子建立平等的读书平台,使读书活动到实处。学校将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契机,提倡家家争创学习型家庭。 (三)抓好“三个结合”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契机,激发学生读书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促使学生主动读书,掀起读书的热潮。语文教师确保上好每周两节的阅读课,并根据年级特点,教给学生精读、略读、速读等读书方法,教会学生正确地做读书笔试。2、与各项活动相结合。抓住各项主题活动与读书活动的结合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将读书活动贯穿于始终。3、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将读书活动贯穿于校内外。(四)落实“四项制度”1、评比表彰制度。对各项活动进行评比,定期评选表彰读书之星,同时辅导学生卓有成效的教师。2、教师辅导制度。发挥教师潜能,充分利用课堂、早读、午间、课外阅读等时间,引导和指导学生探索性地开展读书活动。认真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