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61979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网上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共12题,36分)1.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上述文字赞美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玄奘西游 D.丝绸之路2.中国(北京)首届华佗文化节于2011年5月18日在北京正式开幕,文化节集中展示传统中医精华和中医优秀成果,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华佗”成为中医的形象大使。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有编著伤寒杂病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 B. C. D.第3题3.它是

2、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 B.灵渠 C.长城 D.大运河4.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 台湾 B. 辽东半岛 C. 香港岛 D.东北三省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形象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的赞扬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选项与诗中描述的

3、伟大壮举无关的是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C.勇克汀泗桥 D.渡过金沙江6.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开展了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7.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的状态欧洲列强开始了殖民扩张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泛传播A. B. C. D.8.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

4、、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政治性”指的是A.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广泛支持 B.有政治纲领,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C.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持续时间长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9.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下哪例最能说明列宁这句话的含义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联合国成立 C两极格局形成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10.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11.左宗棠是近代名人,祖籍湖南湘阴,下列史实与他无关的是A.

5、创办福州船政局 B.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收复新疆 D.创办福州船政学堂12.爱国主义精神和上下求索的精神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下列人物中哪位是湖湘文化的开启者A.屈原 B.周敦颐 C.陈宝箴 D.胡安国二、判断题(共5题,10分)13.元谋人生活在我国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前,是世界已知最早的人类。F14.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T15.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T16.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T17.湖南作家周立波的

6、代表作是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其中山乡巨变于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F三、材料解析题(共3题,40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材料二 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毛泽东先生勋鉴: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是利赖之。毛泽东同志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蒋介石先

7、生勋鉴:鄙人亟愿与先生会面,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1)指出材料中“28年”的起止时间及其标志性事件。材料中提到“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请以20世纪30年代的事件为例,说明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推动历史的伟大转折。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或中共一大;(2分)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2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并推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2)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还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

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意义:显示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和平的诚意,如蒋介石再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将在政治上、舆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2分)(3)从以上材料中分析,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以民族利益为重,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根据国情制定适宜的革命道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等。(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日记(1937年12月某日)材料二 1938年3

9、月,日军矶谷师团李宗仁调集数倍于敌的兵力将矶谷师团包围。4月6日,中国军队向敌人发起总攻,经过激烈战斗共毙敌7000人,伤13000人,俘敌700人材料三 1937年1942年侵华陆军在日本日本陆军总数中所占比例:(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日军在湖南也有类似暴行,请举两例。南京大屠杀。(2分)厂窖惨案、常德细菌战(2分)(2)材料二指什么战役?它在抗战史上的地位如何?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哪次?台儿庄战役(2分) 中国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2分)百团大战(1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什么作用? 1941年后侵华日军总数人数有

10、所减少,联系世界历史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或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2分)(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互相配合。或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穷凶极恶,不得人心。(2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的国为了签订和平条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官召开和平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舍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是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各怀鬼胎勾心斗

11、角,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 材料二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和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所担负的责任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1945年)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1)依据材料一归纳巴黎和会的特点。在巴黎和会上达成的主要条约是什么?大国操纵、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矛盾重重、弱国处于无权地位(2分)凡尔赛和约(2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美国真实意图是什么?二战后至20世

12、纪50年代初,美国为 “所担负的责任”对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称霸世界(2分)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推动两极格局形成。(2分)(3)材料三中“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请举两例予以说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2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我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国家利益,(1分)和平相处五项原则。(1分)四、探究题(共1题,14分)21.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的问题,我国

13、古代至今出现过众多关注民生问题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的言行对我们今天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借鉴,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 孟子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比喻精心耕种)。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一中提到的孟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根据材料指出孟子这一主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除孟子外还有这样关注民生的思想家,请举例。仁政(2分) 减轻刑罚,减少赋税(2分)孔子(1分)(2)材料二 关于君民关系, 唐太宗理解为:“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意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请例举贞观之治的一项措施说明。综合上述材料回答古代政治家关注民生的目的是什么?以民为本,关注民生;(1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提倡节俭,戒奢从简;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关注民生。(2分)巩固统治或维护封建统治。(2分)(3)材料三“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改革开放后,为了改善民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农村做出怎样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