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618523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交换剂的选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离 子 交 换 剂 的 选 择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很多,离子交换层析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离子 交换剂。首先是对离子交换剂电荷基团的选择,确定是选择阳离子交换剂还是选择阴离子 交换剂。这要取决于被分离的物质在其稳定的pH下所带的电荷,如果带正电,则 选择阳离子交换剂;如带负电,则选择阴离子交换剂。例如待分离的蛋白等电点为 4,稳定的pH范围为6-9,由于这时蛋白带负电,故应选择阴离子交换剂进行分离。 强酸或强碱型离子交换剂适用的pH范围广,常用于分离一些小分子物质或在极端 pH下的分离。由于弱酸型或弱碱型离子交换剂不易使蛋白质失活,故一般分离蛋 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常用弱酸型或弱碱型离子交

2、换剂。其次是对离子交换剂基质的选择。前面已经介绍了,聚苯乙烯离子交换剂等疏水 性较强的离子交换剂一般常用于分离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离子、氨基酸、核苷酸 等。而纤维素、葡聚糖、琼脂糖等离子交换剂亲水性较强,适合于分离蛋白质等 大分子物质。一般纤维素离子交换剂价格较低,但分辨率和稳定性都较低,适于 初步分离和大量制备。葡聚糖离子交换剂的分辨率和价格适中,但受外界影响较 大,体积可能随离子强度和pH变化有较大改变,影响分辨率。琼脂糖离子交换剂 机械稳定性较好,分辨率也较高,但价格较贵。另外离子交换剂颗粒大小也会影响分离的效果。离子交换剂颗粒一般呈球形,颗 粒的大小通常以目数(mesh)或者颗粒直径(m

3、m)来表示,目数越大表示直径越小。 前面在介绍交换容量时提到了一些关于交换剂颗粒大小、孔隙的选择。另外离子 交换层析柱的分辨率和流速也都与所用的离子交换剂颗粒大小有关。一般来说颗 粒小,分辨率高,但平衡离子的平衡时间长,流速慢;颗粒大则相反。所以大颗粒 的离子交换剂适合于对分辨率要求不高的大规模制备性分离,而小颗粒的离子交 换剂适于需要高分辨率的分析或分离。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离子交换纤维素目前种类很多,其中以DEAE-纤维素(二乙 基氨基纤维素)和CM-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最常用,它们在生物大分子物质(蛋白 质,酶,核酸等)的分离方面显示很大的优越性。一是它具有开放性长链和松散的 网状结构

4、,有较大的表面积,大分子可自由通过,使它的实际交换容量要比离子 交换树脂大的多;二是它具有亲水性,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吸附的不太牢, 用较温和的洗脱条件就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不致引起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变性 和失活。三是它的回收率高。所以离子交换纤维素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类离子交 换剂。2.离子交换剂的处理和保存离子交换剂使用前一般要进行处理。干粉状的离子交换剂首先要进行膨化,将干 粉在水中充分溶胀,以使离子交换剂颗粒的孔隙增大,具有交换活性的电荷基团 充分暴露出来。而后用水悬浮去除杂质和细小颗粒。再用酸碱分别浸泡,每一种 试剂处理后要用水洗至中性,再用另一种试剂处理,最后再用水洗至中性,这是

5、 为了进一步去除杂质,并使离子交换剂带上需要的平衡离子。市售的离子交换剂 中通常阳离子交换剂为Na型(即平衡离子是Na离子),阴离子交换剂为Cl型,因 为通常这样比较稳定。处理时一般阳离子交换剂最后用碱处理,阴离子交换剂最 后用酸处理。常用的酸是HCl,碱是NaOH或再加一定的NaCl,这样处理后阳离子 交换剂为Na型,阴离子交换剂为Cl型。使用的酸碱浓度一般小于mol / L,浸 泡时间一般30 min。处理时应注意酸碱浓度不宜过高、处理时间不宜过长、温度 不宜过高,以免离子交换剂被破坏。另外要注意的是离子交换剂使用前要排除气泡,否则会影响分离效果。离子交换剂的再生是指对使用过的离子交换剂进

6、行处理,使其恢复原来性状的过 程。前面介绍的酸碱交替浸泡的处理方法就可以使离子交换剂再生。离子交换剂 的转型是指离子交换剂由一种平衡离子转为另一种平衡离子的过程。如对阴离子 交换剂用HCl处理可将其转为Cl型,用NaOH处理可转为OH型,用甲酸钠处理可 转为甲酸型等等。对离子交换剂的处理、再生和转型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 使离子交换剂带上所需的平衡离子。前面已经介绍了,离子交换层析就是通过离子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与样品中的组 分离子进行可逆的交换而实现分离的目的,因此在离子交换层析前要注意使离子 交换剂带上合适的平衡离子,使平衡离子能与样品中的组分离子进行有效的交换。 如果平衡离子与离子交换剂

7、结合力过强,会造成组分离子难以与交换剂结合而使 交换容量降低。另外还要保证平衡离子不对样品组分有明显影响。因为在分离过 程中,平衡离子被置换到流动相中,它不能对样品组分有污染或破坏。如在制备 过程中用到的离子交换剂的平衡离子是H或OH离子,因为其它离子都会对纯水有 污染。但是在分离蛋白质时,一般不能使用H或OH型离子交换剂,因为分离过程 中H或OH离子被置换出来都会改变层析柱内pH值,影响分离效果,甚至引起蛋 白质的变性。离子交换剂保存时应首先处理洗净蛋白等杂质,并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一般加入% 的叠氮钠,4C下保存。种类 树脂主要性质和类别之差异,在于它们的化学活性基种类之不同,因此氢型 阳离

8、子交换树脂可依活性基(一种官能基)种类不同,分成两种:强酸性阳离子 交换树脂(strong- acid anion exchange resin)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weak-acid anion exchange resin)。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系因它的活性氢离子在 水中很容易解离而得名,其骨架均为聚苯乙烯系统,主要产品是磺酸型强酸 性阳离易解离而得名,骨架均为聚丙烯酸系统,主要产品是羧酸型弱酸性阳 离子交换树脂,通常颜色较白色或淡黄色球状子交换树脂,通常颜色较深,棕黄 色至综色球状颗粒,以综色最常见;反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则是因它的活 性氢离子在水中比较不容解离,以淡黄色最常见。

9、如果用化学反应来表示这两种 树脂的差异性,我们可以描述如下(R代表树脂母体):强酸性:R-SO3H - R-SO3- + H+ (H+容易解离,在水中呈强酸性)弱酸性:R-COOH R-COO- + H+ (H+ 不易解离,在水中呈弱酸性)由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解离能力很强,所以 在任何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解离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其作用pH范围介于广14。 反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解离能力很弱,只能在弱酸性至碱性溶液中解离 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其作用pH范围仅介于514。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过程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新树脂常含有反应溶剂、未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少量低分子量的聚

10、合物、铁、铅、 铜等杂质。当树脂与水、酸、碱或其它溶液相接触时,上述可溶性杂质就会转入 溶液中,在使用初期污染出水水质。因此,新树脂在投运前要进行预处理,转换 为指定的离子型式。离子交换树脂如何进行预处理(1)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步骤首先用清水对树 脂进行冲洗(最好为反洗)洗至出水清澈无混浊、无杂质为止。而后用45%的HCl 和NaOH在交换柱中依次交替浸泡24小时,在酸碱之间用大量清水淋洗(最好用 混合床高纯度去离子水进行淋洗)至出水接近中性,如此重复23次,每次酸碱用量为树脂体积的2倍。最后一次处理应用45%的HCl溶液进行,用量加倍效果更好。放尽酸液,用清水 淋洗至中性即可待用。(2)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步骤首先用清水对树脂进行冲洗(最好为反洗),洗至出水清澈无混浊、无杂质为止。 而后用45%的NaOH和HCl在交换柱中依次交替浸泡24小时,在碱酸之间用大量 清水淋洗(最好用混合床高纯度去离子水进行淋洗)至出水接近中性,如此重复 23次,每次酸碱用量为树脂体积的2倍。最后一次处理应用45%的NaOH溶液进 行,用量加倍效果更好。放尽碱液,用清水淋洗至中性即可待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