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61733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9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__西方行政学说史(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海洋大学复试参考书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

2、,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多种分段方法: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西方行政学的正

3、统时期(1919-1941年);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 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

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

5、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美行政理论家帕金森: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

6、行了精辟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美麦格雷戈:对人事管理的传统观点 - X 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新观点- Y 理论;美林德布罗姆: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渐进决策模式。4、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技术的发展对行政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的过分依赖,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成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一时期行政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A、应用学科政策分析的兴起。(以帮助政府解决如何改进政策制定质量和怎样提高政策执行效果等实际政策问题为宗

7、旨)。B、行政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代表性人物:以德罗尔: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推动政策科学突破性发展;美彼得:对官僚组织的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彼得原理”;美里格斯:借用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5、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挑战:70年代,众多的社会政治问题使公众丧失对政府的信心,现实对行政学理论提出挑战。人们纷纷提出所谓的“新模式”以取代“旧的传统理论” (如:美青年学者:“新公共行政学”运动;英学者:提出重视行政道德规范和社会需要的“社区服务模式”)。此时行政学更加注重政府行政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创新:系统论、控制论等

8、管理实践中广泛且成功的应用为西方行政学的进一步创新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新的管理学派相继诞生,且目标管理理论、权变学说在政府行政管理实践中得到直接应用,为创新提供现实可能性。主要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森:美新公共行政学者,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用新方法、新视角研究公共行政;美管理学家菲德勒:将权变管理理论应用于领导科学领域并提出著名的权变领导模式;美学者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理论。6、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80年代:西方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专业的地位虽已完全得到巩固,但仍缺乏一个公认的、明确的中心和体系。此时期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本学科

9、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兴起;政策科学的繁荣;并成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的主流之一;公共选择理论影响深远;公众参与、政府间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文化 和行政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为理论界所重视。代表人物:美政策分析家奎罗:系统阐述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布坎南:以经济学方法探讨政府行政问题;美学者奥斯本/盖布勒等: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政府官僚主义,为政府改革开出了十种药方。正确认识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发展阶段性(1)发展的交叉性:有些学者或代表人物具有跨时代性,其行政思想是承前启后的,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赫伯特西蒙,在三四十年代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美国社会

10、科学界的行为主义介绍和应用于行政学的研究;二战后他又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内容吸引和应用于行政决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魁首。(2)发展的回复性:行政思想的发展不是绝对 的取代,一种行政思想向另一种行政思想的演变,决不意味着前一种行政思想的消失。如: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所以,对于阶段划分及代表人物的认识,不能过于机械。第一讲威尔逊的行政学说【重点】生平与著述:美国人,1856年生,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家与政府、法律,著作与论文颇多:1886-1902:政治学教授,教学、研究;1902-1910:普林

11、斯顿大学校长;1910-1913:新泽西州州长;1913-1917:美国总统(曾倡导国联,没获国会通过而失败)1924:去世一、思想渊源与生产背景1、思想渊源: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与当时德国的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的要求相适应);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政治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国家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予行政以权力。是对行政予以限度与秩序;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规定了行政

12、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任务: 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2、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自由放任主义:限制政府权力,政府无为,结果是:金钱与政治的勾结,金钱力量至上,形成大资本在财富与政治的垄断,立法权威直线下降:形成腐败最盛的所谓“镀金”时期(19世纪7、8

13、0年代)。19世纪70年代的新民主运动: 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抨击早期的民主主义要素:分权、制衡等;认为牵制与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成为特权和私利的堡垒,危害了自由。反对政治勾结与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威尔逊新学说:加强行政权力、明确责任、向选民负责;竞选新泽西州州长时声称其上台后将担负行政事务责任,准备做一个违宪的州长。在国会制政体中批评国会制的无效与混乱,要求有一个更为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事情,不论是政府的

14、事情还是做买卖,都必须有一个人当家作主,权力和对行政权力严格负责,是构成好政府的要素”。总之: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二、主要行政思想1.关于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1)解释之前为何行政研究不受重视行政被看成是具体的细枝末节,具体办事,细节,容易处理;之前的麻烦多集中在政府结构上,很少或根本没有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原因:当时社会生活简单,政府职能也简单;美国建国之初:只有国务院、财政部以及战争部等有限的几个行政部门以及司法部长、邮政总长等,联邦机构成员小于1000人1866年联邦费用仅为4100万美元,1871年联邦政府职员仅5.4万人;1914年联邦费用达1.7亿美元,1914人员为48.3万。(2)指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务增多,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更复杂、更困难:“没有任何一种政府职责而今不是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它当初曾经很简单,政府曾经仅仅由少数人主宰,现在却由大批人主宰”。因此必须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总之,行政研究提上议事日程,是时代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