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61527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说明中国出现了( ) A.原始商业 B.制定了历法 C.原始农业 D.城市兴起2.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铁犁的使用 D.新型灌溉工业的出现3.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

2、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4.“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 ) A.农村出现经商热潮 B.农村萧条土地荒芜C.国家推行重商政策 D.战乱人口大量逃亡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3、D.保护生态资源6.“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7.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生产于五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考古发掘 佛教活动 民间传说A. B. C. D. 8.鸦片战争后

4、,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农民手工业者破产9.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茶(万磅)丝(包)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92896 A.中国茶、丝加工水平高,竞争力强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于( ) A.19世纪70年代前后 B.甲午战争后C.辛亥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1.1

5、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12.“洋商见我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材料反映了(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各束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D.本国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13.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完全迅速崩溃C.工业

6、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4.下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至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后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列强的经济侵略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15.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经济取代了封建经济 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观念影响着国人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式称呼取代了中式称呼16.民国初

7、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17.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辩,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18.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

8、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原因主要是( ) A.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奴隶贸易1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20.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重要的空间。那么其中工厂对人身体的规训应该最早起源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

9、.德国21.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导致了生活方式变化 B.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C.冲击了原有社会关系 D.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2.右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人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

10、盗频繁出没C.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D.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23.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建立生产流水线,12小时28分钟组装一辆汽车;1920年缩短为1分钟,1925年又缩短为10秒钟。这表明( ) A.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B.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C.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导致了垄断的产生 D.美国成为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24.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A.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B.自然科学的理论有重大突破C.都促进中国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D.都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11、25.在历史上,奥运会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情况。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可能见到的现象有( ) 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 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各国代表团乘坐飞机参赛 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以通过长途电话与家人分享A. B. C. D. 26.“它扩展了人类活动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开通 D.经济全球化趋势27.右图所示新航线的开辟者是(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8.英国棉织品

12、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至1850年的20亿码;生铁产量从年的1700多吨增到1850年的225万吨。这些变化主要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资本主义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C.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D.工人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2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这首诗赞叹的是( ) A.高架铁路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报电话 D.火车的发明30.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使用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右图,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 B.机器的发明与使

13、用代替了手工劳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D.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右图是天工开物中的手工业生产场景锤锚图。(注:锚是船舶停靠固定之物) 材料三(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冶铸业有哪些重要的技术成果?(3分)它们的发明有何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手工业的生产情况。(3分)(3)材料三体现了手工业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具有哪些特点。(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寄放纺织业 图二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 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