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61380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精选汇编篇一: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对赤胆忠心、高风亮节仁人志士的评语。几十年来,每当我们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时,总是用这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周总理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周总理的伟大不仅仅来自于他对中国共产党、对整个中国的贡献,更来自于他个人的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作为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恩来精神做榜样,为人师表,敬业奉献,无怨无悔。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周总理曾在他的一生之计在于勤论中写道:“人一生求学,唯青年为最大之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乎将来。”周总理一生酷爱学习,无论是革命战斗的硝烟

2、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只要有空,他都挤出一切时间读书,就连在飞机上、火车上他也手不释卷。周总理这种对于读书的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以周总理的勤奋好学为榜样,多读书、读好书,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内在修养,促进道德素质与文化水平全面发展。总理的渊博学识,归功于他一生中阅览的无数书报著作,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提升了其内在涵养。他一直“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为座右铭。我作为一名教师,这就更需要不断学习,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所以时刻都不能放松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3、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修身律己、慎独自省的精神。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名言,就是周恩来总理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逐步培养起注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周总理毕其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克己奉公,以他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既给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丰碑。我们应学习周总理这种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只有深刻反省了自己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正,只有彻底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做正自己,做好自己。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4、的精神。70年代初,某地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群众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周总理听完汇报后,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周总理的敢于担当,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伟人风范,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大事面前敢于承担的胸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推诿,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 周总

5、理身上有我们学不完的优秀品质,但只要我们肯于学习,善于钻研、爱岗敬业,认真对待每件事,我相信中国的教育一定走在世界的前列。篇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4月13日晚,基础学部第四期党校组织观看红色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700多名党校学员到现场观看了电影。 影片以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里与当地村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新中国一段辛酸沉重的历史。在近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不少同学被感动落泪。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不仅被总理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动,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

6、当代大学生,要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勇于吃苦、乐于奉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篇三: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按照街道深入开展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学习计划,龙泉街道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专题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民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观影结束后,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和实践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解决“四风”问题,更好地

7、实现为民务实清廉。大家纷纷表示,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自觉的行动,积极投身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篇四: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刚刚看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心里感慨万千。我不想说电影的技术或艺术性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只想以一个小粉丝的角度谈谈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 电影一开始我就控制不住情绪了,真的很感人。我可以理解伯延人民和干部不愿意和总理说真话的心意。这些平凡的革命老区人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精神。主任郭凤林虽然欺瞒了总理,但他内心深处那些不愿给主席和总理添乱、誓死也要和苏联以及

8、欺负我们的外国人相抗衡的心让人很感动。只是他用错了方式 从人民口中得知的情况和自己不经意发现的真实现实的矛盾使得周恩来心里很明白那些人隐瞒了什么,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痛苦。他的眼神让人感到心疼,在看的时候,我真的很想说“那些现实那些苦难真的不是你的错,就算你有责任,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到你一个人身上,所以请不要过分指责自己,这不怪你。”关于孩子,真的是硬伤啊。一生无子无女对于周恩来和邓颖超来说是绝对的遗憾。邓颖超知道要收养二廷的孩子时的开心和激动都表现在那一套用他们仅剩的钱买来的衣服以及知道无法收养时的失望难过。最后离别的镜头多集中在了总理、邓颖超和那个两岁的小孩子身上了,没有孩子,那是一个

9、人可以忍受的多大的人生空洞啊!最后我也只能深深叹口气,为那个奉献了一辈子的人默哀。篇五: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3月31日下午,旗环保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此举进一步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弘扬良好作风。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背景,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考察调研,与当地农民朝夕相处的4个昼夜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影片感人至深,震撼心灵。 影片结束后,全体党员都深受鼓舞和感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10、,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最后,陈玉林局长对全体党员提出了要求,认真撰写观后感,在妥善安排好工作的同时,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做好表率。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植根在每个党员的心中。篇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这是一部以情感人的电影。电影展现的是周恩来在我国生活困难的1961年,到革命老区伯延公社搞调研,住了四个昼夜,与当地干部群众相处的情景。电影的每个细节都反映了周总理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当地百姓真挚的情感,务实求实的作风。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留下了热泪,对老一代革命家特别是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光辉形象,肃然起敬。 在周恩来

11、身上真正体现了干部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形成的。当年我们就住在百姓家里,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给百姓挑水、扫地,百姓给八路军送军粮、打掩护。这种感情是在相处当中培养出来的。所以,当周总理回到老区,群众的感情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 今天,这样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干部进城了,与群众的距离远了,与群众不能朝夕相处了,与群众的感情从感性的,变成了理性的。 感情,本身就是感性的,无论你理论上多么充分,只要没有交流,没有面对面的接触,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所以,密切联系群众,关键是在如何联系,如何接触,如何相处。如果脱离了工作,故意去百姓家里住几天,这种感

12、情是个人和个人的感情,上升不到和整个干部队伍的感情,这正是难点所在。所以这部电影,应当给人更多的思考。篇七: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3月25日下午,xx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看后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周总理,对于80后的我来说,主要的认识和感知,来自小学的课本、老师的传颂、电影电视的演绎和父母的讲述。对于我所认知的周总理,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了一生。 在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大病初愈的周总理来到了革命老区伯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老区的人民在忍饥挨饿,树皮树叶都被吃光,可周总理

13、带队调研的时候,老区人民首先想到的是为总理的操劳而忧心,不愿因自己的困难给总理增加负担。村主任为了掩盖真相,甚至把“落后分子”关在邮局的仓库,做法虽然是不正确的,但是也体现了老区人民宁愿自己勒紧裤腰带渡过难关,也不愿给国家和国家领导人添麻烦,这也不正是老区人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闪光点吗? 一碗红烧肉、一碗炒鸡蛋、一瓶白酒,周总理将已经迈过门槛的脚收了回来,转身去了公社大食堂,与社员同吃难以下咽的树叶稀饭、窝窝头,而连弟奶奶宁肯卖了自己的寿材换回白面也要让周总理吃上她亲手做的拽面。而总理毫不犹豫的走了进去,并和邓颖超同志将拽面吃下去,并安排人在自己离开后将悄悄赎回的寿材送回老人家,这体现出

14、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廉洁自律、勤俭节约。 求真务实,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连弟虽小,话却让总理心疼,总理向拉家常一样与老区人民交谈,详细了解人民群众的各种困难,关心教育,亲自为小汪老师穿鞋,向孩子们传颂伯延老区的历史,关心妇女和人民的再教育,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起和社员下地种庄稼。大雨之夜,不顾自己疲劳虚弱的身体与群众抢救庄稼。态度诚恳,勇于担当责任,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村干部出现作风问题,民众生活出现的疾苦,总理首先不是指责,而是检讨自己这个总理没有当好,向老区百姓真诚的道歉,对于犯错的干部有批评、有理解更有爱护,那样的发自肺腑、催人泪下。影片生动的呈现了想群众之所想,解群

15、众之所难,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 解决群众问题从实际出发,落实和纠正措施果断。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政策出了问题,国家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国家领导人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亲自下去调研考察,详细了解百姓疾苦,整理好调研结果并向毛主席汇报情况,并果断处理所发现的问题,调整农村政策问题,让伯延成了第一个解决大锅饭的公社,让百姓得到实惠。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再一次诠释了周总理的宽阔的胸怀、谦逊品格、至情至义、顾全大局、两袖清风、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精神,再一次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是何等重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们是人民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 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