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习作教学观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61256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习作教学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习作教学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习作教学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习作教学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习作教学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习作教学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习作教学观湖南省蓝山县一完小 廖金嫦一、我为“习作”正名我身边的很多老师把小学生写作文叫作“写作”,这类叫法年纪偏大的居多;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表上也赫然印着鲜红的 “作文”几个字,我们这所师生人数有5000多的大型学校也不例外;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也喜欢说“作文教学”或“作文讲评”这些字眼。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把小学生写作文称为 “写话”,即“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称小学生写作文为“习作”,即“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与人交流。”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写作文应该称为“习作”,只有到了第四学段(79年级)才能叫“写

2、作” 。幸运的是,我们蓝山县这两年新上任的黄宏志主任专门负责全县的语文教研工作,她和我的观点完全一致。著名的小学语文专家朱作仁先生指出:“小学习作教学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书面的习作训练。所谓“初步的”,即以学习和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为直接的、启蒙的目的。所谓“书面的”,即是一种书面表达,不是口头表达。所谓“习作“,是指儿童的习作一般不涉及社会价值,即学生习作不是以向社会发表为目的。所以,小学作文习作的性质是“练习”,小学习作教学的性质是“训练”。小学的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景物,关注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热爱生活,表

3、达真情实感。二、合作中习作、活动中习作1、合作中习作。每带一届学生,从二年级起,我就开始培养学生完成“小组日记”写话。每一组只有一本日记本,组员每天轮流写一则日记或一段话,也可以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剪下来,张贴在本子上,看着插图尝试写几句话。不规定篇幅长短,两三句话就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学生写日记的同时,既能欣赏前一天同学写的字和日记内容,分享同学的快乐,分担朋友的烦恼,又能找到自己和同学的差距。期末结束时,评选最佳“小组日记”,看哪一组的日记本保管得最好,比哪一组的字写得最棒,评哪一组写日记最认真。“小组日记”不仅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好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同时

4、,对于大班额教学来说(我现在任教六年级,一年级时有95人。后来,因为“合格学校”验收,几经扩班,现在的人数是80多人),“小组日记”既能减少教师作业批改量,又能有效掌握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写的日记字数来越多了,语句越写越通顺了,词语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在观察、比较、借鉴和写话中提高了。近期,我参加了湖南省小学语文教育部示范性教师工作培训,在网络研修中听了上海师范大学周子房教授关于“写作的学习和组织”的讲课,我更加坚定了之前自己的“合作中习作”教学方法是具有极大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比如:描写校园景物,一人写校门、一人写操场、一人写教学楼、一人写教室,之后一起讨论每一

5、段的过渡语,让段落衔接自然,融为一体,最后拟定一个新颖抢眼的标题,一篇描写校园风景的习作就成功出炉了。之后,各小组上台展示汇报,学生互评优劣,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再比如,学习人物情绪描写时,喜怒哀乐,小组成员每个人写一种不同的情绪和神态,先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缺点稍作修改,再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习作组”奖。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5年,我的“合作中习作”教学法日臻完善,备受学生欢迎。早在1999年,我就代表蓝山县参加永州市的的习作教学比武,执教四年级的写一种水果。课堂上,我采用了“合作中习作”法,四人小组先选择一种最喜欢吃的水果,小组内先说水果的外形(形状和大小)、颜色、味道、吃法,然后每人

6、选择其中之一写下来,最后一起疏通语句把各个自然段完美地衔接好。我的教学在“合作”与“展示”这两个环节效果非常好,得到了评课领导的好评。2、活动中习作。许多学生提起习作就头疼,咬笔杆子、冥思苦想,却苦于没有生活经验,我的“活动中习作”教学法能有效解决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胡编乱造、思想缺乏等问题。“活动中习作”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以活动的方式开展习作教学。它打破了传统的、单纯的习作技法讲解模式。课外活动是习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经常举行丰富有趣的语文课外活动:课外阅读、多种形式练笔、办不同主题的手抄报报、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和文体比赛、参与环境调查与社会问题调查,鼓励学生

7、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学生善于用文字记录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童心。活动指导与习作教学同步进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融合。3、拓宽习作类型。今后,我会结合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完善自己的习作教学。中低年级时,积极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写话平台,比如看图写话、想象写话、活动写话、坚持写“循环日记”。高年级时,千方百计丰富学生习作类型,比如改写、 扩写 、缩写、 续写、 补写、 仿写等。小学习作方法的指导,应该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讲究一个“渗透”,渗透到学生的习作实践活动中去,渗透到学生的习作内容中去。三、重视

8、习作讲评,享受习作快乐讲评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却常常被语文教师忽视。讲评环节实施得好,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曾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习作讲评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习作讲评课的要求,我认为应注重讲评形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评语要有启发性、激励性,能让学生树立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从批语中读出老师对他们的鼓励。管建刚习作教学主张“发表意识”,所以坚持办了10多年班级作文周报。我没有他那么有恒心,也不像他他那么有干劲,但是我十分重视习作讲评,学生也十分期待习作讲评课:学生打好草稿后,有时,我请本次习作选材有新意

9、的同学在“作者之椅”上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供其他学生借鉴,或让同学们评价这篇习作的的亮点在哪里,哪儿还可以改进;有时,我会对全班学生习作中与众不同的开头、素材、美词佳句和结尾进行归类,并设置“魅力题目奖”“凤头奖”“猪肚奖”“豹尾奖”“美词佳句奖”;有时,我会充分利用展示台,或请优秀习作的作者上台朗读,或让全班同学一起修改问题习作(此类习作的作者从来不公布);每一个学期经师生共同认定为“优秀习作”的作者一定会亲自抄在班级刊物文趣上上述做法的目的是点燃学生的习作欲望,让喜欢习作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它给人以“高峰体验”,会影响学生一生都想与他人交流,想到发表的平台上对话。今年上期,我选择五年级下册童年趣事上了一堂习作讲评课,受到全校领导和语文老师的一致好评,这一堂录像课在永州市荣获一等奖,并送往湖南省参赛。我想,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习作上,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如何激发和永葆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学生善于用语言文字记录自己内心的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