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61256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发展计划文本XXXX秋(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目 录 学校发展计划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第一部分:学校办学理念、宗旨、校训、校风(3)第二部分:社区概况及变化(5)第三部分:学校概况及变化(6)第四部分:学校现有发展水平评估分析(7)第五部分:学校发展展望(8)第六部分:本学年需优先解决的问题(9)第七部分:本学年目标与活动(17)第八部分:学校周历表(19)第九部分:校长工作行动计划表(20)第十部分:学校各部门工作行动计划表(22)第十一部分:个人工作行动计划表(39) 附件1: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和相关信息表 附件2:本学年学校发展计划财务预算与支出情况统计表 附件3:本学年学校财务收支情况

2、统计表 附件4:本学年教职工出勤情况统计表 附件5:本学年教职工培训情况登记表 附件6:本学年贫困学生救助情况统计表 附件7:本学年贫困学生救助情况登记表附件8:本学年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进程表 学校发展计划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职 务姓 名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电话地址主 任蒋生成男汉本科校长18093548568凉州区盛达花园副主任吴志仁男汉高中主任13893500266头坝村七组成 员龚 勇男汉本科教导主任13909350853凉州区东大街苏万新男汉本科总务主任18093560897凉州省建九公司王东生男汉本科教师18093548658凉州区西大街张丽英女汉本科教师18293519917

3、凉州区东大街王军胜男汉高中村民13993508762头坝村十一组吴 鑫男汉小学学生18089353212头坝村七组胡水梅女汉高中村民2198257头坝村一组第一部分 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及办学特色办学理念:面向全体,文明育人,开放教育,服务社会校 训: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校 风:以德立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教,教研兴校办学特色:特色项目:绿色校园 特色目标: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之中。加强学习,提高对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特色学校建设的有关理论,明确特色学校的内涵及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立足实际,分析校情,确定特色项目。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进行客观

4、分析,认识学校的优势和劣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选择创建“绿色环保型校园”为特色项目。 规范建设,优化环境,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立足于长远发展,实行整体规划,规范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美化、绿化为目的,努力营造美丽清新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环境,把整个校园变成教育的大课堂。 课内渗透,课外实践,进行“绿色校园”知识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科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的管理,体现在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并且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备注:学校的个性特色主要在这一部分反映,可以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第二部分 社区概况及变化

5、社区概况:新华乡头坝寨村位于新华乡中心地界,是乡政府驻地。现有11个村民小组,510户,人口2215人,耕地面积3000多亩。2013年,头坝寨村完成农业总产值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1元。近年来,村上按照“结构调优、质量调好、效益调高、农民调富”的思路,面向市场,围绕特色,立足资源,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目前,该村已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鲜明特色的养殖专业村,已建成养殖小区4个,养殖户160户,猪年存栏6000头,年出栏12000头,并辅之以薄皮核桃300亩、软儿梨270亩的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发生的变化:备注:“发生的变化”栏中

6、应描述本年度与上一年相比所发生的变化。第三部分 学校概况及变化学校概况:凉州区新华乡头坝寨小学位于新华乡头坝村八组,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学校始建于1963年,1984年进行了重建。学校占地面积8006.15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780平方米。其中砖钢结构教室480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120平方米,生活用房6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20平方米。学校图书室现藏书2000多册,体育器材20多件,音乐器材10多件。学校服务11个自然村,服务半径3.5公里,招生范围涉及人口2200多人。每年年均新增婴幼儿25人,学龄前儿童125人。学校现有教学班7个,其中学前班1个,在校学生115人,教职工13人,其

7、中专任教师13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2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其中有2人获市级奖励,3人获区级奖励,有20多篇教学经验论文发表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刊物上。多年来,学校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校训,发扬“以德立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的学校精神,坚持“面向全体,文明育人,开放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追求“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教育境界,争取持续提升教育服务品质,努力成为一所社会信任、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毕业率均达100%,多次被学

8、区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学校校园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教学设备基本齐全,学校管理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校风及育人环境。2013年被评为区级“绿色单位”。目前,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投入大量资金,正在积极进行创建,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春有绿、夏有花、秋有荫、冬有果的花园式学校将呈现在大家面前。发生的变化:备注:“发生的变化”栏中应着重描述本学年与上学年相比发生的变化。第四部分 学校现有发展水平评估分析自评结果得分类别一(22分)类别二(23分)类别三(16分)类别四(12分)类别五(4分)总分:77分等级BABBC最终等级:B现状分析优势:1、年轻教师多,专业知识水平高;2、校

9、园布局合理,卫生干净整洁;3、领导班子团结,作风民主、分工合理,开足开全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种档案资料齐全;4、有切实可行的评价考核制度及办法。劣势:1、学校门前有干渠,学生上下学存在安全隐患。2、当地经济不发达,社区群众对学校发展参与积极性不高。3、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教育有困难。4、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在家监管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较大。机遇: 1、中英项目的开展2、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挑战: 1、社会、家长对学校期望值越来越高,学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2、如何改善办学条件,难度较大。备注:根据学校发展计划指南第三章学校现有发展水平自我评价表中五个类别的各项指标

10、进行自我评定,打分,并确定相应等级。第五部分 学校发展展望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管理上始终坚持“面向全体,文明育人,开放教育,服务社会”这一办学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德立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教,教研兴校”的办学宗旨。以“发展、改革、创新、质量”统领各项工作;围绕“教育观念要有新跨越,学校管理要有新举措,校园建设要有新变化,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师生教

11、学和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今后我们要广泛听取社区内群众、村干部、社区知名人士、乡政府、宗教人士、弱势群众的意见,并与他们通力合作,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社区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创建“绿色校园”,优化育人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使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培养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使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学研究水平。总之,在学校发展计划的引领下,凭借我校雄厚的硬件条件,以及浓厚的人文氛围,结合我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在地方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相信我校定会创建成为一所环境优美、绿色环保、人文气息浓厚、师生关

12、系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一所高标准小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舞台,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发展,在愉快中将康成长,为未来成长打好基础。备注:总结各方面意见,简述学校未来发展展望。第六部分 本学年需优先解决的问题通过与社区广泛讨论,将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类和排序,然后明确每一类别中最主要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将学校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学生学业成就与学生综合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办学条件与学校环境学校领导与管理学校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对每一类别的问题进行排序(如1、2、3),以便决定哪些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在每一类别中,至少要列举三个问题。 相关内容参见学校发展计划指南第二、三章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类别一:学生学业成就与学生综合发展问题:1. 90%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