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德阳市疾病避免控制中心状况简介二、兼职教师、带习教师状况三、学习进修管理措施四、指派实习进修教师(技术监理)的告知德阳市疾病避免控制中心情 况 简 介德阳市疾病避免控制中心的前身是德阳市卫生防疫站,始建于1985年12月经德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撤销德阳市卫生防疫站,组建德阳市疾病避免控制中心,为德阳市卫生局管理的副县级国有公益事业机构,定编59人重要负责德阳市380万人口的多种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避免控制与管理工作;承当全市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合、化妆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产品的卫生监测;实行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消杀等卫生学监测;开展多种事物中毒、职业中毒及其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与应急处置;督促培训、指引德阳市所辖六县(市、区)疾控机构开展相应的业务工作;为城乡卫生规划提供技术指引与征询服务通过近的发展,德阳市疾控中心的人员、设备等不断充实;目前国债项目建设疾控中心和德国政府贷款购买卫生监测检测仪器两大项目工作已正式实行,这将大大改善市疾控中心基本设施和办公条件,进一步提高监测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使疾控中心综合实力再上一种新台阶,为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作出更大奉献。
一、基本状况全中心既有在职职工54人,专业技术人员49人,其中具有高档技术职称人员18人(正高1人,副高17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8人作为市级综合性专业机构,中心现设有疾病控制科、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科、食品卫生科、职业卫生科、环境卫生科、检查科、信息宣教科、财务科和办公室等10个科室,能开展600多种、700多种参数的理化、细菌及病毒等6大类卫生检查于1997首批跨入全省国家地级一等防疫站行列;是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四川省卫生厅承认的避免医学继续教育单位;与中国医科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华西附一院合伙,承当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心血管病防治科研攻关课题重点疾病控制与管理、筹划免疫、慢性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病防治、性病与艾滋病防治、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等卫生监测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等项工作在全省综合业务考核中名列前茅,各专业学科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率先在全国建立卫生防疫综合管理信息网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获得可喜成绩单独或合伙完毕科研课题30余项,分别获卫生部、省、市科技进步奖;撰写学术论文200余篇,100多篇分别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刊登或学术会上交流,受到一致好评。
近年来,随着事业发展,出名度提高,效益成就日渐卓著,引起党和政府、国际友人关注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领导亲临德阳视察、指引工作;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德国等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小朋友基金会、欧盟、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等组织专家前来考察,并予以高度赞扬二、国债建设项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迅速建立和完善疾病避免控制体制,建立健全满足疾病避免控制需要的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新发疾病和不明因素疾病的迅速应急反映和解决能力,加快疾控机构建设已刻不容缓市疾控中心抓住机遇,申请立项的国债项目建设综合业务大楼不久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批复新建综合业务大楼占地9.85亩,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监控与信息中心、健康监护中心、卫生监测检查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和健康教育与培训等五大中心,充足发挥市级疾控机构其职能职责主体工程估计11月封顶,6月投入使用,基本设施建设和办公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三、中德财政合伙疾控贷款项目德阳市疾控中心成立近,随着事业发展及业务工作的拓展,监测检查设备使用时限长,老化严重,一定限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进一步进行和职能的发挥在此状况下,我中心申请到德国政府贷款项目,购买疾病避免控制检测先进仪器设备,如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酶免联体机、P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细菌微生物鉴定仪等设备183台(件),折合人民币1257万元,到此项目完全实行,所需仪器设备所有到位,会极大地推动市疾控中心疾病避免控制、监测检测、科研、教学等工作跃上一种新台阶,其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
十月德阳市疾病避免控制中心带习教师(技术监理)基本状况一、四川大学华西公卫学院兼职教师:(一)吴陈:男,本科,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工作业绩:科研课题“德阳市急性传染病流行趋势及其防治对策”、“德阳市实行小朋友筹划免疫控制相应传染病研究”均获德阳市政府199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保健对策研究”获德阳市政府199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德阳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获德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论文“德阳市都市居民脑卒中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对比研究”刊登于《现代避免医学》第3期,并在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大会上交流;“论德阳市卫生防疫站的管理成效”、“试论卫生防疫的管理效应”、“道源计算机网络对卫生防疫站的影响”、“十三载历程谱华章”等十余篇论文分别刊登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1992、1993年因工作杰出,分别被评为全国麻风病防治先进个人和全国卫生防疫防治工作先进个人二)刘珺:男,研究生研究生,中心副主任,副主任技师,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
工作业绩:在四川省卫干院主编《卫生毒理学基本》教材;科研课题“德阳市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及综合防治方略研究”获德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德阳市霍乱疫情分析”、“一株051血清群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卫生系列技术职称评估量化及表格化探讨”、“德阳市市区与乡镇酱油质量调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浊度法迅速测定饮用水硫酸盐含量”等10余篇论文分别刊登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避免医学状况》等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上因在SARS防治工作中体现突出,被四川省委、德阳市委授予抗击SARS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中华避免医学会授予抗击SARS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被评为德阳市十佳职业道德楷模三)赖亚林:女,大专,科长,副主任医师,从事流行病、传染病管理工作工作业绩:科研课题“德阳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获德阳市政府1988年度科技进步四等奖;撰写论文“德阳市某小学学生龋齿患病状况分析”、“氟离子透入法避免龋齿两年效果观测”、“德阳市1989—1991年性病疫情分析”、“德阳市地甲病流行现状分析”、“德阳市中小学生碘缺少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德阳市1991—1996年性病疫情分析”、“德阳市医务人员性病艾滋病专业知识现状调查”等10余篇分别刊登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中国校医》、《避免医学情报》、《德阳医学》等国家级、省、市级专业刊物上。
四)刘怀志:男,本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从事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工作业绩:四川省避免医学会食品卫生专委会委员科研课题“1992—1997年德阳市公共场合卫生质量动态观测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获德阳市政府1998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职业病报告及监测”获1995年国家科技成果(证书编号012756)撰写“氯乙烯作业工人职业危害的三年动态观测”、“氯乙烯职业危害的五年前瞻性调查”、“德阳市1995年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德阳市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卫生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1999年德阳市餐食具消毒效果调查分析”、“一起肠道传染病的食品卫生管理及对策”、“一起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发生后的餐饮卫生管理及控制措施”、“德阳市大中专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等10余篇论文先后刊登在《中国工业卫生》、《现代医学》、《避免医学情报》等专业刊物上五)张世富:男,大专,副主任医师,从事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工作业绩:“氯乙烯职业危害五年前瞻性研究”95年获德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论文“目前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1960—1995年德阳市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德阳市化学毒物调查分析”、“尘肺胸片定点投照与质量考核”等20余篇分别刊载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职业卫生与病伤》、《劳动医学杂志》。
二、德阳市疾控中心带习教师:(一)马 红:女,大专,主任医师,从事流行病学工作工作业绩:科研课题“德阳市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流行趋势研究”获德阳市政府199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论文“德阳市某公司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德阳市52年麻风病趋势分析”、“德阳市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报告”、“德阳市1980—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1991—1995年德阳市心血管疾病死亡状况分析”、“四川省德阳市都市居民脑卒中监测动态分析”、“健康教育是搞好学校卫生工作的核心”等20余篇分别刊登在《中华流行病学》、《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避免医学情报杂志》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二)袁孟军:女,本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从事流行病学工作工作业绩:科研课题“德阳市急性腹泻病病原菌及流行病学研究”、“德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方略研究”、“德阳市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及综合防治方略研究”分获德阳市政府1993、1994、科技进步三、二、二等奖撰写论文“德阳市1986—1998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德阳市1996年献血员HI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四川省德阳市部分不合格献血员乙肝、丙肝、HI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德阳市1980—1994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等10余篇分别刊登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避免医学情报杂志》等专业刊物上。
三)王安兵:男,大专,科长,副主任医师,从事流行病、筹划免疫工作工作业绩:参与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内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避免方略的研究”德阳点的科研工作,多次获课题组表扬撰写论文“德阳市1995—霍乱疫源监测状况分析”、“四川省德阳市都市居民脑卒中监测动态分析”、“四川德阳城南工业区抑郁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德阳市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通径分析”、“德阳市1980—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等20余篇先后刊登在《中国避免医学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四川精神卫生》、《避免医学状况杂志》四)杨隆甫:男,中专,副主任医师,从事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工作业绩: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撰写“一起婚宴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和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德阳市酒类生产公司基本状况调查”等10篇论文先后刊登于《避免医学情报杂志》或在四川省避免医学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五)吴 泳:女,本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从事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工作业绩:具有丰富的卫生监测、管理技术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善于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措施,组织、协调、运筹科研能力强。
现任四川省避免医学会第三届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德阳市疾病避免控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持研究完毕了“德阳市公共场合卫生质量动态观测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科研课题,获德阳市人民政府1998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研“德阳市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及综合方略研究”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模糊数学法和密切值法评价公共场合卫生质量比较”等15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刊登,其中两篇分别被评为德阳市人民政府第七、八届优秀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