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计算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09802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工程计算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业工程计算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业工程计算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业工程计算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业工程计算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工程计算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工程计算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某车间采用工作抽样方法观测某班组的工作情况。该班组有 10名工人,他们的工作比率是 70%。规定的可靠度为95%,绝对精度为_3%,准备每日观测8次。试计算实际的观测次数和 所需要的观测日数。4P(1 P) 003解:在规定的可靠度为N 戸而933 (次)95%,绝对精度为_3%的条件下,计算应观测次数为:若每日观测8次,则需观测933/8=117天。(1)记录:把螺栓和螺帽组成一套,再把组装件放到组件箱内,见下图作业:组装螺栓和螺帽方法:现行开始:双手空的结束:装好一套放入组件箱操作者:*2.组装螺栓和螺帽的双手作业分析左手右手1伸向螺栓二 抓起一螺栓1 移至作业位置2持住螺栓11等待1一

2、-伸向螺帽统计螺栓与螺帽组装 221)抓住一螺帽 移至作业位置2 把螺帽与螺栓组装左手右手3持住螺栓 2转动螺帽松开手回到原位置作业:组装螺栓和螺帽方法:改进开始:双手空的结束:装好一套放入组件箱操作者:*3 -把螺栓移至组件箱放进组件箱 3组装螺栓和螺帽的现行方法(2)分析改善:由于螺栓和螺帽都是在作业人员的正侧面, 当用左手拿螺栓时,作业人员的身体朝向左边, 重心偏左,左手再进行作业;接着拿螺帽时,身体朝向右边,重心向右,右手再进行作业,这样进行作业使 得左手和右手分别产生了等待和持住现象,双手不能同时工作失去平衡,使作业者易产生疲劳。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将螺栓盒与螺帽盒再

3、往前移,把三个盒子位置放在作业者同一 视线上,操作者可在正常视角之内观察到,使左右手能同时拿取螺栓和螺帽,减少了等待、持住现象,效率显著提高。像这样设法使双手能同时作业,减少等待、持住现象,这便是一种改善措施,但双手同时动作是需要符 合一定条件的,这在作业测定内容中我们将会加以详细说明。改善后螺栓和螺帽组装作业如下图: 组装螺栓和螺帽的改进方法左手至螺栓抓起一螺栓 移至作业位置把螺栓与螺帽组装持住螺栓把组件放进组件箱右手把螺帽与螺栓组装转动螺帽松开手回到初始位置右手至螺帽抓住一螺帽 移至作业位置统计左手右手3 36 6此例中,我们通过改善产品箱的位置来达到改善的目的,从一般意义来讲,作业人员有

4、一个最佳“作业 域”(这里是指产品箱的位置以及进行组装作业的范围),这个最佳“作用域”是指用最佳经济动作进行作业 时的作业领域。在考虑最佳作业域时,“动作经济原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有关动作经济原则将在后面加 以详细说明。2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得其延续时间分别为7,5, 6, 8,7, 6, 7,6, 6, 7,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求应观测多少次?解: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410(42-(65) Y=24.625(次),刀 x=429, n=5,代入式(7-5)得65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5次。3.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1次,其中漏记一次,

5、其余20次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 20、22、19、19、21、20、28、21、20、20、22、20,试剔除异常值。解:Xi= 20.9Xin41820管制上限 UCL 二 X * 3;- 20.9 - 3 1.6 = 25.7管制下限 LCL = X -3;丁 =20.9 -3 1.6 =16.1数值28大于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1.经过100次观测,求得某设备的开动率(或作业率、工作率)为75%若取绝对精度为土 3%求观测次数? 解:按公式得n=4P(1- P)/ E2=4X 0.75(1-0.75)/(0.03)2=83

6、3(次)已经观测了 100次,尚需追加(833-100 )次=733次例:设某项工作抽样 10天,共观测了 1000次,每天观测100次,观测结果见下表所示。请进行异常值处理。观测天数每天观测次数(n)工作次数工作率(%)工作率均值(%)1100818181.72100676731007878410079795100878761008585710073738100949491008989101008484合计100081781.7解:由题意,n= 100,P= 0.817,1 P= 0.183标准差p(1 P) o.817 =0.8130.039 n100由3 b原则控制界限为:P _3;-

7、0.817 _3 0.039 =0.817 -0.116故 控制上限=0.817+0.116 = 0.933控制下限=0.817-0.116 = 0.701高于控制上限P将发生由上表可知,第二天的工作率为67%,低于控制下限 70.1%,应作为异常值除去;第八天的工作率为94%,93.3%,也应作为异常值除去。异常值除去后其相应的观测天数和观测次数均应舍去,从而观测事件的平均工作率 变化,变化后为:817879 8785738984P0.82100 8根据变化后的P计算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如果计算精度已达到预定的精度要求,观测次数也已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观测次数,则说明该观测事件的平均工作率是可靠的,否则还须继续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