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606166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积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夯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作文难,难在哪里?一是“源”的问题,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二是“流”的问题。有些同学经历的事情不少,但到作文的时候,一片朦胧,他们往往觉得有话说不出,有内容写不好。这些,实

2、际上都归结为一个积累的问题生活“源”的积累和语言“流”的积累。作文教学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双向转化”的过程。首先是由客观事物、现实生活到思想认识、观念情感的第一重转化。然后是由思想认识、观念情感到语言文字的第二重转化。第一重转化的实质是写作素材和语言内容的积累;第二重转化,是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的积累。因此,我们认为缺乏积累生活的“源”的积累和语言的“流”的积累,是阻碍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问题所在,是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积累。新大纲突出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淡化了对课文的理性认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系统地把握小语阅读教

3、材的训练点及其相互关系,有层次、有重点地实现听说读写训练,让全体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扎实训练基本功,提高语文素质。具体的可分低、中、高三阶段加以落实。 第一阶段(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词句训练为重点,选择课文提供的词语和基本句式,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训练领悟,扩大词汇量,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认识自然段,知道一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培养初步阅读能力,为阅读课内外读物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中年级):以段的训练为主,选择课文中典型的段落,让学生运用低年级学到的读懂句子的本领,划分段落中的层次,捕捉重点句,提出较难理解或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句与句,层与层的关系,寻找联系和规律

4、,逐步学会读懂一段话的本领,提高学生读段写段能力。 第三阶段(高年级):以篇的训练为主,选择重点课文,在读懂与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句、段落的基础上,了解整篇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积累词汇,学习表达方法,提高读写能力。 在各年段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紧紧围绕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根主线,环环相融,丝丝入扣,增强了训练意识,实现了语言训练的操作化。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不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让学生在一次次训练中吸收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实实在在地起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作用,为学生的自由表达作了充分的

5、准备。二、在课外阅读时进行积累 。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我们的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单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发利用其它信息资源。叶圣陶先生也有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少儿电视节目。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学生的笔下定会生出许多鲜花。 可是课外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教师行之有效地引导: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也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

6、受。为了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们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 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晨会、语文活动课、班队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听童话故事录音,还经常有声有色地给学生讲故事。故事中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热衷于一本本课外注音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阅读

7、方式的选择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儿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用他的身体、心灵知觉周围世界的。当我们期待学生对阅读这项活动感兴趣时,也应该采用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方式进行。因此,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要采用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更要采用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游戏、表演等广泛意义上的读的方式。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认识和理解,惟妙惟肖地表演故事中的内容,不仅演活了故事中的形象,而且拓展了故事内容,活化了课堂生活。(二)推荐阅读材料。 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当学生读他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常常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悲同喜,读完后还兴奋得

8、滔滔不绝,向人介绍书的内容。当学生读他不喜欢读的书时,他会味同嚼蜡,读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一套与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我们的初步设计如下: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具体书目如下:古诗:江南可采莲 咏鹅 静夜思 古朗月行 悯农 风 春晓 登鹳雀楼 春晓 所见 绝句 早发白帝城 元日 小儿垂钓 池上 小池 春夜喜雨 乡村四月 绝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其他:儿童画报 儿歌三百首 在机器猫的时代里十

9、万个智斗故事、小恐龙系列丛书哈克历险记丁丁历险记 格林童话全集 安徒生童话全集三毛流浪记 郑渊洁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小布头奇遇记木偶奇遇记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在阅读内容要求上便比低年级上了一个档次。具体如下:古诗:山行 枫桥夜泊 敕勒歌 凉州词 赋得古草原送别江畔独步寻花 咏柳 四时田园杂兴 鹿柴 忆江南饮湖上初晴后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望天门山 别董大 题西林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春日 江南春 乐游原 望洞庭其他:中国少年报课堂内外宝葫芦的秘密西游记我的大学儿童科幻小说选上下五千年伊索童话克雷洛夫寓言 十万个为什么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二万里(三)保证学生的课外

10、阅读时间每年段都要利用周二、周四的小课时间,上好每周两次的课外阅读辅导课。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并根据年级的不同争取阅读时间的连贯性。组织学生利用好“五一”、“十一”等长假期,让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四)展示阅读成果。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利用早读课、班会课,开展诗文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讲故事比赛“笔记评比”“谈谈读后感”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

11、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使语文教学从封闭的教学机制中解脱出来,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精神积累,使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积累。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联系生活,走出课本学语文,形成“由点到面、横串竖联、反复历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横向结构。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生能联系周围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为学生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各项训练创设“解决问题”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多尝试、多研究、多实践、多积累、多运用,多

12、说“生活语言”,多写“生活作文”,在“大语文”的广阔天地里读书、作文。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水平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社会实践基地,低年段的学生走进当了地的养花专业户的花田,中年段的学生走进了自然水厂,高年段的学生来到了运河旁当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他们因好奇而跃跃欲试,因亲身体验而了解社会。在表达时,他们才会真正感到品尝到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急需倾吐,强烈的欲望激发他们的灵感,催发他们的创造才能。试想一下,当学生有了语言的积累,有了文化的积累,有了生活的积累,它怎么会不能自由表达呢?所以,让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能真正提高,最终促进学生的自由表达,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