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60376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 一、阅读?三峡(13分)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不见曦月(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3、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分)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

2、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二、比拟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 (22分)5.解释以下加点的词。(4分)(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1)沉鳞竞跃。译文:(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7.填空。甲文写 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 _和 “_ 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 _。(4分)三、阅读?观潮(12分)8.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_而_,对潮水从 、 、 、 四个方面进行描绘。(6分)9、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_(四)阅读?湖心亭看雪。(15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

3、义。(2分)是日更定( )湖中人鸟声俱绝( )11.以下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 以为妙绝 B.是日,更定矣 斯是陋室C.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邪 D.高低一白 而或长烟一空12.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选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B.选文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C.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侦年号,含蓄地叙述了他对故国的思念。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 “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叙述的情怀是一致的。13.以下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

4、 3分)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沉寂,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B.本文作者张岱察看雪景,从“大雪三日到“高低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察看的办法。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4分)五、阅读?桃花源记15.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 B.见渔人,乃大惊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5、C.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其如土石何16.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高低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搅,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竭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7.翻译。(4分)(1)渔人

6、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译文:18.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20.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发现桃 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 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六、阅读?大道之行也22.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3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2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译文:24.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下列特征: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