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1.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60303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初探 南京市教研室 卫懋勤在确定的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的前提下,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优秀学生,老师必需要深入领悟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的精华,有组织、有方案、创新式的去进展教学活动。我组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课的教学时,就是以“让学生结实掌握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与理论才能”为目的,根据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合理恰当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设计课堂教学。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制取氢气的原料。该内容的教学通常是用试管分别来做演示实验, 这种方法互相比照不明显,而且坐在教室后半部的学生很难观察到较明显的现象。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

2、改用投影演示法, 用四只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 各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后再分别放入镁、锌、铜、铁四种金属, 让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后进展总结。由于实验现象比照明显, 顺其自然得到了局部比拟活泼的金属和稀盐酸反响能产生氢气,而且金属越活泼反响越剧烈的重要结论。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制取氢气的原理。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置换反响,通过制作的动画教学课件也可以用磁性黑板和裁剪好的元素符号来分析p ,增强了动态感,使置换反响的原理明显直观,便于理解掌握。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搜集方法。假如只让学生掌握简单装置而不学习启普发生器, 教学深度不够。假如直接向学生介绍启普发生器固然可以, 但对于其设计原理学生可能处

3、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思维状态。所以在这一重要环节的教学中,我重新进展了设计,制作了教学课件进展分析p 讨论。在不断设问的同时,显示直接用试管制取氢气、再增加单孔塞、玻璃导管而组成简单装置;然后把单孔塞换成双孔塞,填加长颈漏斗, 并分析p 长颈漏斗插入位置的正确与错误,从而组成可以加酸液的简单装置;再在长颈漏斗下端增添有孔塑料隔片及弹簧夹,并显示弹簧夹夹住及松开橡皮管时的变化情况而组成简易气体发生器。由于按照学生的观察及思维顺序安排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了简单装置、简易气体发生器的设计任务并掌握了使用原理。在此根底上,再出示启普发生器的投影片, 学生很快就能分析p 出各部件的作用及

4、使用原理。通过由简到繁的顺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才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欢愉。最后再通过实物演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使课堂教学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第四个教学环节是补充做了一个试验。搜集一集气瓶氢气并将集气瓶口朝下,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缓缓伸入集气瓶中,稍过片刻再将蜡烛缓缓移出。学生们观察到燃烧的蜡烛伸入集气瓶中熄灭,缓缓移出后又燃烧起来,感到非常新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掀起课堂学习气氛的高潮,为氢气的性质的教学埋下了伏笔。通过这种类型课堂教学的施行和总结,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是充分表达“实、细、活、精、新、美”的教学。“实”,就是课堂教

5、学紧扣主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维导向重点,使之课堂训练到位,有相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细”,就是课堂教学注重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络, 环环相连,使整个教学过程严谨细致,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剖析透彻。“活”,就是教学手段灵敏,注重启发。教得活,学得活,让学生的思维和感觉器官和谐运动,气氛活泼。“精”,就是概念、理论解释的准确,问题阐述的精辟,重点、难点处理的精当,从而到达整个课堂教学的精彩。“新”,就是指课堂教学要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在新方法、新思想、新感受、新事物中汲取养料,获得丰富的知识。“美”,就是指课堂教学富有情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完美的教态,合理的教学手段,充分展示教学艺术的魅力,在教学美的感受中激起学生的共鸣和高度的求知欲。2.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是敢于提醒教材内在的矛盾、学生知识和才能开展的矛盾,从而到达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教学。3.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是通过信息高速传递,打破师生心理状态的平衡、知识程度的平衡的教学,是打破学生知识体系和智能体系平衡的教学,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到达新的平衡,使师生共同获得开展的教学。1 2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