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0124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模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C.色。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B. 卡特尔( Cattell )D. 荣格( Jung)2012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综合试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3. 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 2B 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 案一律无效。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答题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画线,如A B C D。5. 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 未做 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6. 监考员收卷时, 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 并请

2、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 (作为考生交 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由光波的波长决定的颜色特性是A. 亮度 B. 明度 调 D. 饱和度2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属于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记忆3. 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Allport )C.艾森克(Eysenek)4.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语义编码B. 声音编码C. 视觉编码D. 形象编码5. 下列分数中属于常模参照分数的是 。A. 掌握分数B. 正确百分数C. 等级评定量表 D. 标准九 6有一组数据表示的是一次英语考试中每个学

3、生在班级的名次,对这种数 据。A.可以进行加减乘除B.不能进行加减乘除C.可以加减不能乘除D.可以乘除不能加减7. 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直至选择有效的一种,这称 为。A逆向搜索策略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C.算法策略D.爬山法606568. 38. 一组测验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65 分,标准差为 5 分,则分数在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A.15.8B.34 .1C.50.0D.9. 每位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属于 。A. 被试间设计B. 被试内设计C. 独立组设计D. 完全随机设计10. 拒绝虚无假设 (Ho) 时所犯错误的概率为 。A. aB.1- a

4、C. 3D.1- 311. 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这属于总体印象形成中的。A.加法模式B.乘法模式C.平均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12. 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稳定联系,这体现了归因的 。A不变性原则B.特异性原则C. 一致性原则D.折扣原则13. 对两列线性相关的等级数据计算关联程度应采用 。A.皮尔逊相关B.斯皮尔曼相关C. 点二列相关D. 二列相关14.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是 。A. 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前生殖器期15. 各种自我表现策略主要用于 。A.印象形成B.印象管理C社会促进D.社会惰化1

5、6. 在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小组中, 容易出现为保持意见一致而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现象称为。A.从众B.服从C.群体思维D. 群体决策17. 计算分半信度需要的复本个数和施测次数为:。A. 1,1B . 2,1C.2,2D. 1, 218. 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加涅B.布鲁纳C.奥苏贝尔D.布卢姆19. 海德提出的态度改变理论是。A. 平衡理论B. 调和理论D. 认知不协调理论C. 分阶段变化理论20. 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 。A.自陈测验B.投射测验C.墨迹测验D.情境测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 知觉恒常性2、思维3. 离差智商4. 3错误5.

6、 内容效度6. 最近发展区7. 刻板印象8. 群体极化三、 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6分)1. 简述耶基斯一多得森 (Yerkes-Dodson) 法则。2.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 简述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4. 简述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的方法。5. 简述选择统计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6.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四、 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分)1. 论述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2. 简述依恋的含义、类型及阶段。2012 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试题答案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C2A3. A4. A5. D6B7 C8B9. B10. A11A12A13.B1

7、4C15. B16. C17A18C19. A20. B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24 分)1. 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 仍然保持稳定性的知觉特征,即个体在不同的距离、角度、光线等条件下知觉同一物体时, 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的知觉特征。视知觉恒常性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 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知觉恒常性主要包括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2、思维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 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具有概 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

8、,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在思维过程中, 人只有在获取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才能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概括,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部联系。人的思 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按照发展水平的不同, 思维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3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就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智商, 即让每一个被试和他同年龄的人相比, 而不像 以前比纳量表所用的智商是和上下年龄的人相比。4.3错误又叫 II 型错误, 即虚无假设为假时, 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的概率。 即为存伪错误。5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

9、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这种测验的效度主要与 测验内容有关,所以叫内容效度。6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 的思想。 维果斯基认为, 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 是现有水平, 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 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 经过 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 在这两种水平间 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带就叫做最近发展区。7.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 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常常是指人们 通过长期的经验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常常可能作为人们做出行为判断的基 础。8. 群体极化群体极化也称为 群体两

10、极分化 ,它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 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讨论可以形成群体 极化, 使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更为支持, 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更为反对, 从而最终使群体的 意见出现 极端化 。三、 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6分)1简述耶基斯一多得森 (Yerkes-Dodson) 法则。动机引发和维持活动,但是动机的强度与活动效率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1 分 )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呈倒 U型,即在动机强度为中等水平时,活动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 都会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 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11、动机的 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 ( 难度 ) 不同而不同,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 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 降的趋势。2.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到多种心理过程的影响, 有些因素对问题解决有促进的作用, 有 些因素则起着阻碍的作用。 第一个因素是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 个人的认知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一般说来, 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 问题就越 难解决; 第二个因素是定势。 定势是由于心理操作所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 态,也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第三个因素是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

12、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 第四个因素是知识经验, 解决问题所 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除开这四个因素以外,智慧水平、动机强度、认知策略、个性特 征等也会影响着问题的解决。3. 简述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 1)数据正态性,总体分布是正态或近似正态( 2)方差可加,总方差应为各方差分量的和( 3) 方差齐性,各实验处理的方差相等数据变化不大可用检验方法确定如果各组被试人数相等可视为方差齐性(4)因变量数据若为等比或等距数据,用参数的方法;(5)若为等级变量,则应该用非参数方法4简述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的方法。内部效度指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定性, 即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系由特定的 自变量而不是其他

13、的外部变量所引起。 要使研究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 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外部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 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哦 差异、 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侧效应、 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 统计回归 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5. 简述选择统计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选择正确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 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研究问题的性质、 数 据类型和特征以及统计设计,二是各种统计方法和公式的使用条件。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必须考虑的因素有:1、研究课题的性质和目的; 2、变量的特征, 包括变量的数量和类型; 3、数据的分布特征

14、, 主要可分为正态和非正态两种; 4、 研究设计类型。研究设计可分为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以及混合设计等几种。6.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区分度是测量学中的专有名词, 区分度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是在编制测验 时筛选题目的依据。 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 也即题目的 鉴别力。区分度越高, 越能把不同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开来, 该道题目被采用的价值也就越大。题目的难度过高,很少人能答对,大部分得分都很低;难度过低,很少人会答错,分数 分布在高分端。 因而过难或过易的题目都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水平的个体。 因而当题目的难 度为中等时,区分度最高。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于不同

15、水平的人来说区分度是不同的。 鉴于全体受测者的能力分布往 往是呈正态的,测验中题目难度的分布也基本为正态分布,即难、中、易都有分布,中等难 度题目最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测验有较高的鉴别力。四、 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分)1. 论述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 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 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动机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 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 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 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 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 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 一 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 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