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从汉乐府《孤儿行》解读儒家的“仁”学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6004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从汉乐府《孤儿行》解读儒家的“仁”学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从汉乐府《孤儿行》解读儒家的“仁”学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从汉乐府《孤儿行》解读儒家的“仁”学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从汉乐府《孤儿行》解读儒家的“仁”学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从汉乐府《孤儿行》解读儒家的“仁”学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从汉乐府?孤儿行?解读儒家的“仁学说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汉乐府诗?孤儿行?的解读,来管窥儒家“仁学说的地位与价值以及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作用。关键词:汉乐府儒家仁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聚集。它秉承现实主义风格,“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详细而深化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困难与痛苦。这首?孤儿行?就是对其苦难生活的描绘。全诗通过孤儿对自己悲苦命运和内心哀痛的诉述,真实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家庭中兄嫂虐待孤儿的严重社会问题,并愤怒谴责了这种不道德行为,是一首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感染力的优秀诗作。全诗的描写细致形象,对不公平社会的控诉更是鞭辟入里。为了

2、独占家财,兄嫂把亲弟弟看成奴隶,看成仇人,役使他,折磨他,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让他不是在外四处行贾,便是在家挑水、烧饭、看马、养蚕、种瓜,什么都得干,而大冬天却连一双草鞋都穿不上。其中一个细节是孤儿因为生活艰辛,在收瓜回家的途中体力不支,瓜车翻倒,周围的人非但没有帮他捡,反而哄抢偷吃他的瓜。在家中他受尽兄嫂的欺凌,在外又遇到不幸的事情,这些更加让人同情他的悲苦遭遇。不仅如此,他还央求那些人把吃完的瓜蒂还给他,好让他回去和兄嫂解释自己没有偷吃,这一举动更加让人心痛。将兄嫂对他的漠不关心甚至是残酷压迫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末的“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孤儿本来还

3、怀有一些幸运心理,想和兄嫂解释,但是还未进家门,就听见兄嫂发怒嚎叫的声音。他回去之后肯定会遭到严厉责打,孱弱辛劳的他,可能会连性命都丢掉。而此时,孤儿的心理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想到了轻生,真想写封信给黄泉下的父母,告诉他们自己被兄嫂这样折磨,时日也不长了,不如早点到地下和他们团聚。末尾一段读来尤其让人心酸和无奈,忍不住联想到孤儿就算逃过这一劫,将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很可能早早殒命。全诗语言简朴,通过许多生活琐事来反映孤儿痛苦的一生,使孤儿的血泪控诉,非常具有真实感。清朝宋长白?柳亭诗话?说:“病妇、孤儿行二首,虽参错不齐,而情与境会,口语心计之状,活现笔端,每读一过,觉有悲风刺人毛骨。后贤遇

4、此种题,虽竭力描摹,读之正如嚼蜡,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也。汉乐府“缘事而发,感情是剧烈而直露的,这首?孤儿行?即是代表。它引起当世及后世广泛关注的一个原因,就是引发了人们对孤儿的深切同情,也可看出儒家提倡的“仁即对生命的尊重在中华民族思想中的根深蒂固。儒家至圣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根本涵义是指对别人的尊重和友爱。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开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

5、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孟子公孙丑章句?中有“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如有四体也。孟子说,没有怜悯同情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憎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辞礼让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善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怜悯伤痛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区分是非善恶的心,是智的发端。一个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如同身上有四肢一样。在这里,孟子讲“仁心排在四端首位,与孔子的“仁者爱人一脉相承。儒家

6、提倡的“三纲五常,是属于儒家学说内涵的价值体系,是建构在宽广的人文精神的根底之上的,它关涉到对人的终极关心。儒家对人的根本信念为:人是有感情的存在,是能跟外部世界感通的存在,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恻隐之心来表达的。?礼记大同?中强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强调“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民间有“哀莫大于心死之说,“心死即意味着我们在情感和精神上不能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了。程灏讲麻木不仁的人生要义,麻木不仁即人生最大的悲哀。假如不是麻木不仁,都可以与外部世界感通并产生恻隐之心。从这一角度看,儒家价值的来源,也就是孔子最核心的价值:“仁者爱人,就有了生命内部的根基。“仁这一观念是从详细通向普遍

7、的。详细的感情及其对生命的意义非常重要,这是不能无视的首要问题,也是必须首先强调的问题。王阳明说,看见小孩落入井中,我们会感到震动,感到不安,就一定会去救,这震动和不安就使我们与落井的小孩联为一体了,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在主动自我呈现了。同样,假如看到鸟被残杀,我们也会感到不安,或者看到其他动物、植物受伤害,我们会觉得难受,我们就和动物、植物联为一体了。甚至山、石头和水,也可以在人的生命中产生类似的感觉,也可以与人的生命合为一体。换句话说,儒家是以个人为网络关系的中心点,来讨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问题的。儒家提倡通过个人的身心性命的体验,在个人的根底上,建立一个最和谐、最正常、最开放、最有根源性

8、的由各种不同关系组成的社会,它同时还要兼顾与所有存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的交往世界的各种不同的家庭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详细理论来营建好这种关系。由此可见,在我们目前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儒家的“仁学说对于重新建构整合的全面的以和谐与对话为特色的现代人文精神,仍然是有非常深化的时代意义的。参考文献:1清宋长白.柳亭诗话.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2杜维明.全球性存在危机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价值j.阳明学刊,第二辑,2022.3古诗源(白话乐府卷).哈尔滨出版社,2001.4罗少卿编著.四书五经详解丛书.北京:金盾出版社,2022.(庞瑞红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50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