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59891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综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和课件的综述环境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开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自觉养成和选择绿色行为为目标的终生教育。我校为了建立好环境友好型学校,借助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宜地进展学科渗透,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下面是我校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和课件的综述。一、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改变和认识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加强教学容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联系,从正面引导,激发学生对环保容思考的积极性与参与能力。通过名人、名言、名

2、篇,对学生进展环境保护意识的情景教育,对一些典型课文中的环保科学知识有侧重地讲解。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如演讲、故事会、建议书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开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选择课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时机参与,积极体验,互相交流,引发学生提出具有批判性的问题并做出独立判断。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我校渗透环境教育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在原有练习和教学重点中,参加有关环境教育的容。2、采用各种活动、讨论的方式渗透环境教育,如观看有关影视,讨论课文中的不符合环保与可持续开展的容。二、数学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数学学科中,讲授

3、知识的同时,能适当展开、渗透进展环境与可持续开展教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解决有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并能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环境问题。在教材中,涉及环境与可持续开展教育的结合点很多,容也涉及到许多方面。在选择例题、习题时,可适当参考环境状况公报等公布的一些统计数据,结合数学知识编制一些表达时代性的问题。如目前一些日益突出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白色污染等问题。也可以适当增加操作性强的题材,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收集素材,整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问题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开展了数学能力,同时还潜在地受到了环境与可持续开展教育。三、英

4、语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学习不同体裁的文章民间故事、历史传说、诗歌、小说、传记、日记等来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体验、意识和责任感。也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记者采访、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树立环保意识。四、物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可以进展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对于不同的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形式进展环境和可持续开展教育。在具体讲授时,要注意课课外的结合、校校外的分工以及普及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1、结合物理知识,渗透环境

5、教育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容很多,如天体运动、新能源、热力学、污染等。像讲述能源章节时,就可以用可持续开展教育的思想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2、利用实验进展环境教育物理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学科,如何在这块阵地上渗透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述声学有关章节时,可以通过实验说明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3、利用课外活动进展环境教育 学生对课外活动极感兴趣,他们的智能活泼能到达顶峰,因而对事物反响速度最快,印象最深,是物理技能教学的最正确时期。如果教师能瞄准时机辅以环境教育,则对学生物理的兴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去调查在我们的周围,尤其是在学校外有哪些是我们物理书

6、中谈到的环境污染,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等。五、化学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化学课堂一直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一直渗透环境教育,特别是新课改的教材的编排主导思想就是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时,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开展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展。1、结合化学知识,进展环境与可持续开展教育在化学教材中,包含相当多的与环境有关容,直接涉及的就有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氢能源、防止温室效应、防止化肥污染等容。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污染和防止污染这一矛盾。2、结合化学实验,进展环境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但是,*些化学实验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应设法减小这种影响。例如,对*

7、些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实验进展改良,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对*些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放出的实验采取一定措施,如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这样做,一方面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室空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实验完毕,对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实验中表达环境教育之外,在训练的习题中也实时渗透环保教育,例如:化学兴趣小组对用铜制取硫酸铜晶体的试验方案作研究。甲组同学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不发生反响。他们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

8、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假设在溶液中放置些铂丝,反响速率明显加快。此时,其他组的同学提出方案如下:乙组:丙组:丁组:戊组:1甲组实验可用一个化学反响方程式表示为_ ;使反响变快的可能原因是_ ;从该反响器溶液含有少量以抑制水解中取得产品的实验操作步骤应为_ 、_ 、_ ,取得产品后的残留物质可循环使用。2可持续开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原理科学;能量消耗低;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则在五组方案中,_ 组方案最好。六、生物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在生物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知识点,可以从中挖掘出环境教育因素,寻找结合点,适当拓宽加深,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环境教育,做到渗于其,寓于其中。具体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

9、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了解什么是自然环境,什么是环境保护,然后再进展总结。附录案例: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容是在第五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根底上,介绍人口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既是对前面一局部理论知识的总结,同时又联系实际,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真实情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思想。由于学生已经对人口过快增长及带来的诸多问题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一定认识,所以比拟容易建立起人口增多与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要更

10、多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及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2、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开展的观点。三、教学重点: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五、教学过程教学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看图片,阅读资料,引入课题通过看拥挤的人群的图片,阅读世界人口的资料,引入本节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看图

11、片,阅读资料,了解人口的问题。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1、展示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图,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明显增多.2生物种群的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3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收到了哪些成效.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观点。认同我国的方案生育政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展示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阅读课本,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的关系。2、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非洲的粮食问题2墨西哥城的环境变化3缩小了的洞庭湖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展示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1

12、沙尘暴2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3大气污染的危害4水污染的危害5土壤污染6固体废弃物的污染7噪声污染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观点。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通过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环境问题,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起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三、环保措施和策略n 方案生育,提高人口质量;n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n 保护耕地;n 提高能源利用率;n 依靠科技, 使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开展。在感受到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认同保护环境的政策。以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七、政治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根据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13、,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举办壁报,观看传播环境保护知识的电影、录像等,使学生受到切实、生动的环境教育。例如,在进展人口教育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议一议: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想一想:年龄构造老龄化速度加快,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如何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让学生领悟我国为什么要把实行方案生育作为根本国策。也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开展参观访问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举办壁报,观看传播环境保护知识的电影、录像等,使学生受到切实、生动的环境教育。例如,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在地方

14、的大气污染指数,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河流的污染状况,森林、草场的滥伐现象等。八、历史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这就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开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丝绸生产和丝绸之路,是古代史教材中屡次写到的容之一,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如桑树种植、桑蚕喂养、丝绸之路、丝织管理等等。这些信息,多数已受到关注,但也有不为人所注意者,如丝绸产量、产地的变化等。上古时候,中国丝绸生产的产地主要在北方,汉以后养蚕缫丝技术才逐渐传播到南方。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开展到现代,中国的丝绸生产地集中在江浙、等长江流域省份,北方少有生产。过去,不少研究者多从赋税征收、技术开展、战争破坏及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等诸多方面探讨过这种格局变化的原因,但很少有从环境变化的角度去分析者。现在认为,这种格局的变化,其深层原因是北方环境的恶化造成的。唐宋以后,北方森林植被遭到消灭性的破坏,温和湿润的气候被干旱少雨的环境所取代。加上人口增殖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北方再也见不到连片种植桑麻的景象了。桑树栽种减少,蚕丝产量下降,丝绸生产必然萎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