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59641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备课班级八年级上课时间 执教人 课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1教学设计课 标要 求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使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教材及学情分 析教材分析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对时间和长度这两个物理量有一定认识,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学情分析 学生对长度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讲起来,他们很容易理解。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2.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3. 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4. 知

2、道测量存在误差。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难点1.正确记录测量结果。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教法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具准备测长度工具:刻度尺、三角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电子停表等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了解如何测量长度和时间利用书上的“想想议议”,体验人的直觉不可靠。若要准确测量帽檐直径和帽子的高度,你们觉得该怎么办?(一)长度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1.教师:通过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

3、的。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让学生亲自体验测量的重要性,测量需要借助测量教学过程1.掌握长度、时间的测量及其注意事项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 km=103m1 m = 10dm = 100cm = 1000 mm = 106m =109nm2.教师:要想知道这本书的长度,该怎么办?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回答。3.展示实物图象: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和三角板进行观察,讨论它们和展示的四

4、种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它们都有单位和刻度(板书)。它们的测量精确程度不同。那如何使用它们呢?刻度尺的读数:12分钟学生开发实验:(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测量活动,利用手中的各种刻度尺来测量物理书的宽度并讨论出本组的结论)。选五个小组中各推出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刻度尺的使用,提醒台下学生仔细观察,并指出他们操作中的不妥之处。2教师演示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4.学生仔细观察,结合自己的体验,得出结论。A如何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和单位;(板书)使用时,要做到五会: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板书)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

5、要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会放: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应认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视线应垂直刻度尺,不要斜视。会读:读出准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结果,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即: 学生能够清晰明白长度测量一般方法,长度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步骤等2.会估算常见的物体长度和时间测量结果=准确值 + 估读值(一位)+单位(板书) 数字5.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测量钢笔、铅笔的长度(巩固刻度尺的使用)。并把学生测出的实验数据写在黑板上,在教师

6、的引导下,学生分析读数是否正确。6.教师:除了用刻度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外,还可有什么方法可测量物体的大致长度?学生大胆猜想,各抒己见。教师:其实人体有许多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这是一种新的方法B估测法测长度:(长度的估测)(板书)如:手指厚度约为1cm,手掌宽约为1dm ,伸长两臂长大约等于身高。利用这些已知长度,对某一些物体长度进行估测。7. 教师:用刻度尺能不能测以下物体的长度?若不能,请大家讨论用何方法才能测出 学生思考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板书)(1)棉线法(化曲为直)(2)辅助法(3)滚轮法(4)纸带重叠法(5)累积法(板书)(二) 时间及其测量时间的国际单位制:教师

7、:刚才这位同学做实验用了多少时间?时间的单位是什么?a.SI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板书)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毫秒(ms)、微秒(s) (板书)1 h = 60 min1 min = 60 s1 s = 103ms = 106s(板书)在平常生活中,你们用哪些仪器测量时间?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把所有答案列在黑板上)。b.时间测量工具有:手表、停表、电子钟等。除此之外,你随身就携带了一只表生物钟,你平静后坐下来,用停表测10次脉搏的时间,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你随身携带的“生物钟”。学生观察讨论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中的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b.时间测量工具有:

8、手表、停表、电子钟等。除此之外,你随身就携带了一只表生物钟,你平静后坐下来,用停表测10次脉搏的时间,多 时间测量的一般方法,时间单位、测量工具等教学过程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你随身携带的“生物钟”。学生观察讨论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中的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石英钟和停表的分度值各为多少?停表的读数及如何使用方法?学生讨论并得出答案。教师总结:石英钟的分度值为1 min,停表的分度值为1s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调(调零)、二按、三停、四读读数:大圈示数+小圈示数教师出示停表,让一位同学从教室前走到教室后,另一名同学用停表测量,其他同学用自己的手表测量,抽取几个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

9、,让学生观察,会发现其测量结果不相同。误差:a.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板书)注意: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是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它跟测量中的错误是不同的。错误是测量人不遵守测量工具的使用规则或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应该可以避免的。误差可以减小,如可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在日常生活,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小结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1.在SI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2.刻度尺的使用: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棉线法辅助法滚轮法纸带重叠法累积法4.停表的使用

10、及读数5.误差与错误方法:长度的测量方法、时间的测量方法、估测法。板书设计1.长度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 km=103m1 m = 10dm = 100cm = 1000 mm = 106m =109nmb如何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和单位;使用时,要做到五会: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一位)+单位数字c.估测法测长度:(长度的估测)d.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棉线法(化曲为直)(2)辅助法(3)滚轮法(4)2.时间a.SI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b.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1 h = 60 min1 min = 60s1s = 103ms = 106sc.时间测量工具有:手表、停表、电子钟等。3.误差a.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作业设计 1、单位之间的相互换算 2、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4题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