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59602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摘要:以在建筑外部空间营造人居水环境为切入点,从水环境内涵出发,将水环境特性分为水体和水空间两个方面,阐述了水作为景观元素的五个特性及其对建筑价值影响。在此根底上,通过引入“愉悦、生态、公共利益的景观要求,建立了由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构成的建筑水环境价值体系,阐释了每一种价值的内涵以及包括的详细的价值内容和表达形式。关键词:建筑水环境;特性;建筑价值0引言水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不管是早期、现代建筑时期还是当今绿色建筑时期,也不管是我国传统风水理论中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还是麦克哈格的“千层饼生态选址方法,水都是不可缺少

2、的内容。随着环境时代的到来,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逐渐为地球生物共生共存的价值观所取代,水作为重要的环境要素,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水景建造,但也同时带来许多问题,如水体缺少特色、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水的保护不当而导致环境空间破坏等。因此,正确认识水环境与建筑价值,对于人们合理设计水景观,营造可持续开展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对水环境的建筑学研究,主要包括滨水景观营造和滨水区开发利用两大方面1,借助丰富的建立理论,形成了相对完好、成熟的理论体系。自从国际滨水城市研究中心Internatinalenterfitiesnater于1991年在威尼斯举行的以“滨水区:个新的城市环境为主题的第一次国

3、际会议以来,“亲水成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概念。亲水概念强调水对生活的多方面效应,特别是娱乐性效果等。此概念确立之后,欧美的许多国家出现了再开发海岸河岸的动向,许多河流水道得以再建,将河畔建成“亲水公园。日本建筑学界研究较多的也是水边空间,即水域的沿岸部。研究方法大抵有两类,一是从生活学人文学角度的研究,主要着眼水与生活的关系,如水对生活行为、社会组织、宗教祭祀、居住空间、景观构成等方面的影响等。一是从生态、生物学角度的研究,侧重从水生物、植物、昆虫、鱼鸟等的生栖可能性来讨论水的合理形态。由于生活学本身尚未形成体系以及生态、生物学无法解决环境艺术问题,使得这些研究尚处于概念阶段。我国对水环境的建筑学

4、研究和理论,大多仍局限在本专业内部,从单纯技术、物理层面实现其建筑美学价值2-5,而对于建筑的社会文化价值较少关注。本文以在建筑外部空间营造人居水环境为切入点,从水环境及建筑价值内涵出发,阐述水作为景观元素的水环境特性。通过引入“愉悦、生态、公共利益的景观要求,阐释建筑水环境多方面价值,为水景的合理设计和评价提供必要的概念框架。1建筑水环境及其特性建筑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开展所做出的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和改造,其本质是为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而建造的。环境是影响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和开展的、在一定空间范围或地域的一切事物的总称。建筑的外部环境就是指建筑物以外的空间范围和地域。空间范围以水元素为主体称

5、之为水环境,建筑水环境是指围绕人群和生物的空间,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社会开展和生物生存的以水体为媒介的环境,它不仅仅指自然形态的水和人工的水,而是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当今世界飞速开展,建筑也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方面,建筑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当作一门艺术来研究,其含义已远远超越了建筑的原始意义“容器,它承载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对将来的探究、对矛盾的考虑,承载着某种帮助人类开展的深层次责任。另一方面,人类兴隆的文明导致环境的日益恶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更加向往回归大自然。因此,当代建筑为了给人们创造宜人的环境,己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水这一元素创造出建筑水环境,以满足人们赏水、亲

6、水的本能需要。建筑水环境可以理解为建筑空间和水环境的一种互相结合关系。建筑与水体的结合运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水体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协调,这种协调一般是针对面积比较大的水面,水体在其间一般是作为背景或基面存在;另一种是在建筑群体内部筑池引水,这种手法更为主动和灵敏,也更能巧妙地和建筑空间交融一体。事实上,只有很少一局部建筑有临近自然水体的条件,绝大多数建筑只有通过与人工水体结合,才能在建筑环境中引入水之美,也只有千变万化的人工水体,赋予了建筑更多的表情,把建筑环境妆点得活力勃勃。建筑水环境价值表达在水自身和水与人的关系上,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将水环境特性分为水体和水空间两个方面。水体特性侧重于对

7、水自身物理性状的描绘,主要包括水面积、水质、水的动态特性;水空间特性侧重于刻画水景的尺度空间,它包括整个建筑环境和水体的关系、水体中各要素的尺度关系以及人和水体的尺度关系6,可以用临水性和亲水性集中反映这些尺度关系。1.1水面积一定量的水体是构成建筑水环境的前提。对于面状水体,水面积是水体的主要表象,是建筑空间中应用最广泛的水体特性,具有联络、映衬、衬托等多种空间作用。1.1.1背景大面积的面状水体往往具有背景的衬托作用。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托浮岸畔和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常常作为建筑形体的背景,衬托或宁静、或开阔、或庄严的环境气氛。当环境中的建筑倒影在水面上时,形成了一个“虚面,在视

8、觉上增加了一个层次,使建筑获得一种特殊的效果。1.1.2联络当面状水体运用于众多建筑形体或者建筑物要素中时,能起到统一的联络作用,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里运用可谓是淋漓尽致。水体在这里作为一种关联因素,能将散落的景点和建筑统一起来。此外,水体还具有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的才能。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水体,当其经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时,由于它们都含有水这一共同的因素而产生了整体上的统一。1.1.3过渡由于面具有空间延伸感,面状水体往往运用于建筑形体和形体之间、形体与构成要素之间、构成要素与构成要素之间,使建筑空间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过渡。1.2水质在水环境评价中,水质因素是重要

9、指标之一。环境经济学界共同认为,水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过程,大体呈S型曲线形态。当水质很高时,水环境对建筑价值提升处于非常有利状态,当外界存在一定的干扰,假设扰动较小,由于水体存在一定自净才能,因此对水质的破坏也是较小的。当水质处于中间范围,这代表建筑价值处于变化的中间地段,此时,水质状况的敏感性较高,外界施加一点干扰,可能引起建筑价值的较大幅度的变化。当水质处于恶劣状态,不仅无景观可言,同时还直接危害群众的安康,污染自然水系,破坏生态环境,从而使建筑价值损失宏大,即使外界再增加一点干扰,对于水质的变化也是比较小的。因此,水质对建筑水环境价值起着“一票否决的作用。1.3动态性水体以体的形态运用在

10、建筑外部空间时,一般是运用了水体的动态特性。动态的水景明快、活泼、多姿、多辅以“声的衬托,到达形声兼备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动态水景的形式越来越丰富,除了各色的喷泉形式,还有泄流、漩流、叠水、溢流、瀑布等,造型上也有无限的可能性。水的流动性可以产生多样化的水边场所,帮助人们进入环境、共享环境,与环境共存,到达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交融。动态水与建筑实体、构件等结合,带来无限情趣,还可以划分空间,引导人流,隔绝噪声,扩大空间,丰富环境色彩,遮挡光线,软化建筑实体,滋润绿化等。1.4临水性临水性是指水与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互相关系,主要根据人的视觉而形成。在这个概念中,要将人的视角和建筑物的

11、高度以及人与建筑物的间隔 等综合起来考虑。芦原义信指出,人的眼睛通常以大约60度的顶角圆锥为视觉范围,假设建筑物的视点的间隔 为D,建筑的高度为H,当D/H=1时,高度与间隔 存在一种匀称性,以此为界,D/H1时产生紧迫感和较强的围合感,D/H1时那么产生远离感,同时围合感被削弱;而D/H2时产生开阔感,围合感随D的增大而逐渐削弱至零。在考虑水体空间围合要素的尺度时,建筑和水作为一体成为建筑水空间,它们共同决定人对水的感觉和体验。这里,还必须强调人的心理体验性。临水性是一种感觉,人对于不同环境条件的同一建筑临水性感觉大大不同。根据水与建筑的空间位置关系,临水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建筑滨水空间:

12、临水性取决于建筑外部空间的方式;建筑内水空间:临水性取决于内院、内庭等建筑内部的水空间形式;内外交织型:水空间延伸于建筑内外部,模糊内外临水形式。1.5亲水性建筑的亲水性是现代人生理和心理生活的要求,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物质的,水是生命之源,建筑的亲水性源于人对水的依赖性。另一层是精神的,人类把水看作至善至美的事物,通过参与来表达人们对水的感情,如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用身体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潮湿、水温都能让人感到兴奋。人和水体的尺度关系,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决定了水的形式能否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2建筑水环境价值以水为主要元素的水环境,迎合了人们赏水、亲水的本能需要,赋予了建

13、筑空间生态、美学上的多重意义,进步了建筑的物质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Rbertstanza等在研究全球生态价值过程中提出以生态环境资源的效劳功能构建生态效劳价值体系,在该体系中将全球生态系统的价值分为17类,其中关于气候调节、水调节、供水、控制侵蚀和保持沉积物、养分循环、废物处理、生物控制、遮蔽所、定居与迁徙、休闲娱乐、文化等都直接与水有关。LanH.Thpsn根据“愉悦、生态、公共利益的景观要求,认为水景具有环境、社会和美学三种价值7。建筑水环境价值是指水生态环境对建筑物业主及周边区域提供的效劳价值。由于建筑水环境多以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组合而成,从可持续开展的观点,建筑水环境

14、价值不仅仅是以自然水体为核心,同时应考虑周边水资源如中水、灰水可利用的方面,着眼于在一定时间内重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水环境往往影响的不只是居住人群,有时还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开展。为便于理论研究和指导理论,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从水在建筑空间塑造中的作用和可持续利用出发,将建筑水环境价值分为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其确定的内涵以及详细的价值表达2.1生态价值人类早就开始在建筑中利用水的生态功能并且在尝试借助它来创造高度生态化的建筑,这是一个趋势。人类在资源危机时必然要求对水有远超出景观要求的利用。随着这方面科学技术的开展,水对人们生态建筑理想的奉献将越

15、来越大。将来建筑对水的态度将是在首先符合生态原那么的根底上表现其景观功能。建筑水环境的生态价值包括生态调节和生态平衡。2.1.1生态调节水质净化。自然界各种水体本身都有一定的自净才能。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通过环境中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变化被净化,水体环境局部地或完全地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充分利用水的自净才能,可使水质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程度。空气净化。水体能起到隔离交通带来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特别是水珠与空气中的分子撞击产生负氧离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标准,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多少,是空气清新与否的标志。负氧离子被

16、誉为“空气维生素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安康,人们可以在有瀑布流泉飞溅的水环境中享受“空气员。调节局部气温和湿度。水体到达一定数量、占据一定空间、水面扩展时,由于水体的辐射性质、热容量和导热率不同于陆地,而改变了水面与大气间的热交换和水分交换,使水域附近气温变化和缓、湿度增加,导致水域附近局部小气候变得更加宜人,更加适宜某些植物生长。据测试,在大面积水区周围,1月份的平均温度进步5F左右,反之,同一地区7月份的气温可降低3F。根据一天的温度变化来看,当陆地比水体热时,微风从水面吹向陆地,至少可降低气温10F。2.1.2生态平衡水元素除了应用于建筑外部环境,也遵循自然生态循环的规那么,参与建筑内部的生活用水循环,起到生态平衡作用,使水景获得持续开展生命力。侵蚀控制。水体可以潮湿地表,修养土壤、供养植物生长,增加自然环境容量,形成的植被具有削弱雨滴动能和延长降雨历时的防蚀机理,有效地防止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对于区域内地下水循环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中水利用。中水主要用于洗车、喷洒绿地、冲洗厕所、冷却用水等,在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