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595076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文明与环境发展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物联网11姓名: 刘 旭 学号:2110509013内容摘要:机械文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同时它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所有这些我们可以用一例例生动的事实来看到。我们应该及时反思,如何及时停止破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对个人,对整个社会,对整个人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字:机械文明 环境破坏 环境保护正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如此,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宝库,给人类带来了切身利益。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经

2、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步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人类发现、掌握了无数的规律与知识并加以应用,使得人类文明不断地得以发展。远古时期先祖们发现并开始利用火,照明,取暖,驱赶野兽,加工食物而且学会了利用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原始环境中人类的生存能力。到了古代,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产生了四大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以及古老的中国文明。这些文明中发明创造了无数的科技成果,如指南针、火药等。这些发明与创造,推动了世界发展进程。而真正的步入近代的标志,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机械文明是如何迅猛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从18

3、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被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其标志是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的英国的第一家水力纺纱机。从此,英国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工业生产的新阶段。相对于原来的家庭手工业来说,工厂制生产具有这样鲜明的特点,一是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二是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三是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以棉纺织业为例,由于阿克莱特的水力机和克伦斯顿的骡机的发明,迅速地提

4、高了工人的生产率,如果要纺织100磅的棉花,印度手工纺线工需要用50000个劳动工作时,而一台装有100个纱锭的骡机(1790年)需要1000个工作时;一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骡机(1795年)只需300个工作时;到1825年,使用罗伯特的自动化骡机仅用135个工作时。工厂制的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工厂主是在为了利润而生产,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可以迅速地增加个人的财富,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并且正是在工厂制度下,或者说在工业体系下,工厂主不顾一切地扩大生产赚取利润的这种内在冲动,也能在机器这一物质力量的条件下得到实现和放大。历史学家保尔芒图说道,工厂的目的就是只在生产商品,在于尽可能快地生产无限量

5、的商品。因此,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纺织厂在迅速建造中,“其速度之快足以使任何人为之瞠目”,英国人的船舶像飞虫一样地蜂拥云集;他们的印花布覆盖了全世界。当时的社会不仅狂热地建造工厂,也投资建造铁路,“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铁路一时蔚然成风,如火如荼。英格兰的铁路已经打好了蓝图。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利润和百分率被广泛地引证。伦敦伯明翰铁路的前景和力量被说得天花乱坠。”建造运河也是同样如此。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四十年代,标志:电气的广泛应用(即电气化))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

6、进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

7、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由此可见,机械文明(姑且称之为机械文明是因为电子信息化时代在当时还并未到来)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是任何其他事物都不能

8、取代的。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我们创造的机械文明而深深地自豪。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手段的日新月异,我们也制造了太多太多的问题。环境问题正是整个地球在遭到人类掠夺性开发后发生的系统性病变:人类在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出了深重的环境灾难。自从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占据了人类心灵中的神圣地位。但由于科技万能的思想和片面增长的观念忽视了科技、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不顾环境资源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使人类步入了危机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所有这一切,并非完全天灾所致,而是人力所为。在这我想展

9、示一些我们人类把自然破坏的满目疮痍的事例。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是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我们不妨看看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煤炭成为最为重要的能源,如果说蒸汽机直接提供了工业动力的话,那么煤炭就是蒸汽机的直接能源。但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由于那时没有任何环境保护的措施,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常津津乐道的蒸汽机的特色和工业革命的特征。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被称为是“快乐的英格兰”,其中就包括着自然环境的优美。但在工业革命时期,则变成了煤烟滚滚,烟雾弥漫的另外一番景象了。与此相关联的另外一个词汇就是“黑”。因为浓烟

10、滚滚,因此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曼彻斯特和附近的一些小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煤烟,在煤烟的侵蚀下,原来漂亮的红砖建筑物都变成了黑砖,给人一种特别阴暗的印象。为了靠近水源和水路运输线,工厂又集中建在河谷的底部,因此,沿河地带工厂林立,空气污浊。在伯明翰地区,炼钢业的发展使城市上空整日锤声回荡,夜间则被熔炉的火光照得通红,整个地区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黑乡”。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浓浓的黄色烟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二是河流的污染,棉纺织业是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行业,也是生产量最大的部门,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最为严重。由于工厂主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环境的问题,直接将纺织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

11、的污水排进河中,使河流遭到污染。而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印染工业的发展,化学印染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环境和水资源带来了更加直接的破坏。19世纪前后,一批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啤酒、制革、制碱、制皂、玻璃制造业等工厂相继开办。相比较而言,这些工厂对环境特别是河流所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曼彻斯特附近的艾尔克河就是典型:沿河建造的工厂有制革厂、染坊、骨粉厂、胶料厂和瓦斯厂等,这些工厂的污水和废弃物,包括附近污水沟排放的污水,都统统汇聚在艾尔克河中。河水黝黑、发臭,里面充满了污泥和废弃物,臭气泡经常不断地往上冒,散布着恶臭,令人作呕。于工业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本来清澈宜人的英国“母亲河”泰晤士河

12、变成了奇臭无比的污水河。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冲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其中许多人并非溺水死亡,而是因为喝进了污染的河水。三是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恶化。在工业革命中,继棉纺织业之后,钢铁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作为重工业的钢铁业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炼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对森林所造成的损害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破坏直接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英国,大片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人造林的面积也特别小,直至今日,英国的郊外依然是草多树少。

13、不仅如此,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的大量集聚,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设施不畅,住房和地下室常常积满了水,即使是有排水沟,其中流淌的污水也充斥着化学污染物的怪味,甚至会有硫化氢的水蒸汽逸出,这些气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就城市的居住环境而言,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居住的大小城镇都是些可怕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设施不畅,,住房和地下室常常积满了水,即使是有排水沟,其中流淌的污水也充斥着化学污染物的怪味,甚至会有硫化氢的水蒸汽逸出,这些气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就城市的居住环境而言,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居住的大小城镇都是些可怕的地方,充满了

14、令人厌恶的景象和气味,促进健康和幸福的东西几乎样样都缺。不仅如此,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疾病流行。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其程度比1832年还要严重,死亡人数超过7.2万。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仅在伦敦,1873、1880、1892和1952年就发生过四次毒雾事件,

15、造成非常惨重的死亡。1952年的这次烟雾事件在四天内就有4000多人死亡。英国只是工业革命时期一个典型的缩影。不难想象,整个工业革命时期对环境的污染是多么的严重。因此虽然近几十年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历史上造成的污染的危害正在一步步的显露出来,直接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臭氧层空洞。1979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在南极上空发现一个臭氧层“空洞”。1985年,南极“空洞”的面积已扩展到将近美国那么大,同时发现北极的“空洞”已有南极“空洞”的一半大。此外,地球其它地区的臭氧层也在变薄,总臭氧量以每10年约3%的平均速率递减。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地球上的生物遭到过量紫外线辐射的危害。

16、据科学家估计,臭氧每减少1%,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6%(这意味着世界增加10万盲人),皮肤癌患者将增加2%,而且人体免疫力将遭到损害,动植物也将因紫外线辐射的增强而受到各种影响。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因为我们不科学的使用氟利昂,导致废弃的氟利昂扩散到空中,破坏了臭氧层。温室效应。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进而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海平面上升,病虫害增加,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等等。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其实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远不止如此,诸如各种由于森林植被被破坏导致物种大量减少,石油泄漏造成极为严重的海洋污染等等,都是一个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