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579071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屏南县立体停鑿础(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期)工程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8 年 月 日一、工程概况:屏南县立体停车库(一期)工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古峰 镇,拟建的屏南县。工程基础需挖土方的为:立体车库和水泵房工 程。a、立体车库工程:地上7层停车架(耐火等级:二级),总停车 位96个,按III类汽车库设计,总建筑面积3397.71 tf,占地面积 542.85 ,建筑高度:19.10m,工程建筑物结构体系:为多层钢框 结构。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工程耐久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 耐火等级:二级。b、水泵房总建筑面积251.47 占地面积60.97 地上地 下各一层,建筑地下

2、高度5.7m,建筑地上高度4.5m。工程防火等级: 地下建筑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工程地上建筑部分,耐火等级为 二级。建筑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抗震重点设防类别:丙类;抗震 设防烈度:6度,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II级。二、地质概况 场地地质情况:详见屏南县立体停车库(一期)地质报告,场地 上部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耕植土,厚 0.6 米2、粉质粘土,厚2. 5米3、残积砂质粘性土,厚4.4米4、全风化花岗岩,厚 3.7 米三、施工及设计要求(一) 施工准备1、生产准备:(1) 、清除(或拆迁)工程范围内所有障碍物(地下管道、电缆、 旧基础等);(2) 、修建临时设施工棚及堆

3、料场,安装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3) 、订购施工需要的材料,提出规格数量和使用时间,签订相 关购货合同。2、技术准备:(1) 、图纸会审。认真进行施工图纸学习、自会审,进行设计交 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编制施工预算;(2) 、编制施工操作要点,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对专业人员进行 技术培训;(3) 、根据设计总图作好测量总控制,设置基准点,对工程进行 定位放线;(4) 、组织钢筋放样,落实加工订货。(二) 基坑土方及排水要求1、施工面复核工程坐标、水准基点、场地标高,并报验。本项目水泵房由于基坑深度达5.7m,故先对场地进行整体开挖下降1m, 使之深度为4.7m,立体车库基础不足5m故不需要整体高程

4、下降。2、基坑土方开挖原则基本: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禄,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 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具体如下:(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7.1.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 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2)、土方工程施工前应综合考虑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施 工顺序、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土方平衡,合理调配,减少重复挖 运。合理确定土方机械的作业线路、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弃土地 点等。并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

5、保护要求、场地条件 基坑平面尺寸、开挖深度、支护形式等情况确定开挖的方法和顺序, 编制施工方案。(3)、基坑开挖期间若周边影响范围内存在桩基、基坑支护、 土方开挖、爆破等施工作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相互之间 的施工顺序和方法,必要时应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4) 、机械挖土时,坑底以上200mm300mm范围内的土方应采用人工修底的方式挖除。放坡开挖的基坑边坡应采用人工修坡的方 式。(5) 、基坑开挖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应采用信息化施工和动态 控制方法,根据基坑支护体系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适时调整基 坑开挖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6) 、土方工程冬期施工时,应采取防冻、防滑的技术措施。7)

6、、土方工程施工前,应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 0.5m。(8)、基坑开挖的分层厚度应控制在 3m 以内,并应配合支护结 构的设置和施工的要求,临近基坑边的局部深坑宜在大面积垫层完 成后开挖。(9)、设有内支撑的基坑开挖应遵循“先撑后挖、限时支撑” 的原则,减小基坑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和空间。(10)、面积较大的基坑可根据周边环境保护要求、支撑布置形 式等因素,采用盆式开挖、岛式开挖等方式施工,并结合开挖方式 及时形成支撑或基础底板。(11)、支护系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 开挖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

7、每层开挖 深度不超过1.5m,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20m,素填土层开挖长度不大 于20m,淤泥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3m,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6m,且 应间隔开挖.开挖后应及时对壁面进行修整。(12)、弃土堆放应远离基坑顶边线20m以外。基坑两侧10m范 围内不得存土,在基坑周边堆置建筑材料、或沿基坑边缘移动运输 工具和其它机械,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小于 2.0m。2、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坑内滞水及大气降水的疏导工作,确 保坑内不积水;土方开挖顺序入速度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3、开挖过程中应做好载水,排水工作,基坑周围地面设载水沟,坡脚设临时小排水沟,基坑底四角及各边按 2040m间距挖一直径80

8、0,深500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取集水坑中地下水排入坡顶载水沟,以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线。4、应做好排水工作,在坡脚应做好排水措施,必要时在基坑坡面设 排水管(可用竹筒).以减少侧向水压力.(三)现场施工监测要求1、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危关系到本工程的安全,还关系周边 道路安全,周边建筑的安全,因此必须采取信息施工的方法对基坑 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监测未到位不得开挖。2、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a 土体变形(侧斜):用侧斜管埋入被支护土体中,监测土体 水平位移,共布置测斜点12个,测斜管理埋置深度6m,采用测斜仪 测试。B 基坑坡顶沉降监测:坡顶埋设测点,布点12个,具体位置 可适当调整,用经

9、纬仪或全站仪测试C基坑周边道路地面沉降与水平监测:间隔20M布一个测点。D 基坑周边及基坑内应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布12个测点。3、施工单位应与监测单位密切配合,做好检测点的保护工作。4、开挖前应取得基数,且测试基数不少于2次,在开挖过程中每周23次,当测试数据变化较大或开挖后期应加密监测或连续监测,应在测试当天向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提供监测条件。5监测时间从开挖开始至+0.00,封底及底板施工完成后,可加大监测的时间间距。6、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及设计人员, 施工单位应用紧急防患措施,以防发生工程事故。7、基坑开挖产生的位移,不得破坏周遍环境,一般喷锚支护结构 土体水平位移

10、允许值40mm,坡顶沉降允许值30mm,道路地面沉降允 许20mm,道路水平位移允许值10mm,临近建筑允许沉降20mm(桩基 建筑允许沉降 10mm)。四、支护变形预警要求以应急方案 1、当出现下列可能影响建筑物安全的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警, 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已有 建筑(或构筑物)采取应急措施。A 基坑支护结构(或其后面土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开挖深度的 1/200(1/300),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 3mm/d(2mm/d)。B 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聚增,压曲, 断裂,松弛等现象。C 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

11、的迹象或其他可能 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隆起,陷力落等。D场地周围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0mm的裂缝,且裂缝尚可能发展。E 场地周围建筑不均匀沉降或倾斜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勤;或建筑的倾斜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0.0001Hmm/d(H为建筑高度)。F 监测值超过第九条第七款允许值的 80%。现场应准备足够的沙和沙袋,若出现紧急情况实施反压,或用挖 土机压土反压稳定坑壁。五、基坑工程的测量1. 在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 的有关资料按业主方的制成图纸,并一式三份提交给业主方批核, 于业主方批核后,批核的图纸应视为经双方同意,且正确地反映工 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的现场标高之

12、图纸。2.在进行现场标高测量时,事先向业主方提交有关方案。业主方 可在场监督有关现场标高测量。3. 定位程序:资料审核一内业核算一外业校测一定位测放一定位 自检f定位验线。4.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4.1 我方将根据准确的红线桩点、水准点进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 网水平及高程合二为一,作为施工的参考点,每一分部工程施工前 的轴线、标高复核均采用其控制点。4.2施工时控制网布设间距控制在40m50m左右。4.3 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施工过程中轴线的定位能应用施工控制网引测。4.4由于挖土施工对工程控制网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复测校核 外,最好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

13、工影响区域之外,同 时结合现场等周围环境实际情况,设立和布置轴线控制网点。4.5 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 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轴线控制点;并将所 有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适当位置,且采取混凝土加固 保护措施。整个定位工作由我方专职测量小组完成。5测量定位5.1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5.1.1 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 异:本工程以建筑红线桩定位,选择与总体主要道路中心线平行的 建筑红线为依据,以较长的己知边测设较短的边。5.1.2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本工程建 筑基本为矩形建筑,为此宜选用

14、直角坐标法定位。5.2 挖土施工测量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距离基底 150mm 位置,以下土 方由人工清除。我方在测量上严格控制开挖标高,以满足后序施工 的要求。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 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 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 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5.3 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 2 以内,总误差在 5mm 以内;测弧: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 2以内;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

15、量侧并进行温度修正。轴线之间偏差控制在 2mm 以内。6.施工测量控制6.1 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 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6.2 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控制开挖线及标高 护坡桩定位放线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尺寸执行,保证护坡桩与结 构外皮线之间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7护坡桩位的测量根据桩位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 桩位点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棍作为标识并进行保护,确保桩点不被 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测放桩位时尽量采 用较长的钢尺以免产生累计误差。六、土方开挖及施工机械设备1.土方的施工顺序及施工部署1.1 本工程中,制约工期的关键工作是支护,因此要保证工程 如期完成,必须要保证支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工程立体车库跟水 泵房挖方量均不大。1.2 土方开挖第一步,对水泵房场地整体地面进行高程降低 1m,使之基础深度变为4.7m,然后与立体车库一样逐层开挖。1.3施工每层开挖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