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57448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三江学校 张志远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 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有效的组织指导下,小组成员之间以一种互相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相互鼓励、分工明确、以集体为荣地学习探讨某些知识,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1 “交往合作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研究,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形成了“交往合作学习” 这一新的学习方式。 首先,学生在交往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往,在人际互动中学会学习(认知的、社会的)。 在学校教育情境下,在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互动,具有主动性(处于互动中的师生、生生双方都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按照共同的目标互

2、动学习,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主动向对方学习),活动性(有共同的活动,在活动中分别承担一定的责任)和开放性(从交际内容、目的、过程、形式到方法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偶然性、不可控性)。 第二、交往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课堂学习的互助、合作气氛。合作学习小组形式,是一种学习共同体,这是一种新的学习的空间形态(适应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是一种新的时间结构(将群体与个体学习结合)。 第三、交往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意识及社会交往技能形式提高的关注。

3、2.构建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1)创设合作情境: 设计新颖的导课形式:或以故事引入,或以悬念激趣 ,或以问题探究等,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搭桥作用,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作好准备。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把自己置于参与者位置,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地鼓励每个孩子。尊重、相信每一个孩子,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质疑,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乐意参与活动。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一切条件。 (2)个人探索: 给学生探索的方法,给予个体独立探索的时空。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探索,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探索应

4、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应对自以为已学懂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小组中发言交流,同时将尚未理解的知识逐项列出以待与他人合作解决。 (3)组内碰撞: 改变原来的秧田型座位排列方式。如改为适合学生合作互助学习的“蜂窝型”或“U”字型、中心辐射型等。组建“互动互助”学习小组。 选出互动互助学习小组长,并定期对组长进行培训,使组长能很好履行自己的职责。 强化合作互助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问题进行合作互助学习时,先由一生汇报对问题的理解,再由其他成员补充,然后提出个人在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体组员讨论,最后,对达成的共识以及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整理,准备下阶段交流时发表见

5、解,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产生的新问题 任何一种课题研究,都是努力解决好原来已发现的老问题,但在解决过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可回避的新问题: (1)、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不明确。导致小组学习易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主动。好学生不能很好的与后进生交流,个别学生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教师难于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很多时候是按模式操作有些力不从心,失得其反。 (3)、小组合作期间,组与组合作能力与敏捷度差异较大,导致一些小组早早地完成了任务不知再做什么,一些组很长时间还没完成研究任务。 (4)、有些中下水平的学生虽然对合作很感兴趣,但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很多时候无法也无力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优生占领了组内空间。 (5)、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只注重讨论结果,不注重讨论过程及对个体的关注,使得讨论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也不足为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以上的问题,将是我们下个阶段攻击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