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570515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一起看看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欢迎查阅!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自主学习】 一、明朝经济的发展 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五种农作物分别是_、_、_、_、_。 2、棉纺织业在_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我国丝织业中心,明代是_、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制瓷中心是_。 3、明清时期,_和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_,

3、_”的生产方式,_与_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 _政策 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_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_和出海船只的_做出严格的限制。 清政府下令只开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

4、了;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小结: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取教训;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合作探究】 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 2、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有何影响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手工业、商品经济的活跃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课后小结 【小结提升】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活跃、

5、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课后习题 1、传入我国的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是() 马铃薯甘薯玉米花生 A、 、 C、 D、 、明朝丝织业的中心是( ) A、苏州 、杭州C、湖州D、松江 3、明朝的制瓷中心是() A、杭州 B、苏州 、松江 、景德镇 4、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于( ) 、纺织业 B、制瓷业 、造纸业 D、冶矿业 5、小明家有一件明代瓷器珍品,那么它应当是( )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冰裂纹瓷器 6、“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表明了( ) A、资本主义开始B、封建自然经济不占主要地位 C、资本主义生产萌芽 D、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6、7、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哪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 A、北京 、南京 、广州 D、苏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朝中后期,仅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方、一些行业稀疏的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材料2:清朝前期,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制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矿业,都出现了雇佣生产关系。 材料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 请回答:材料3反映出乾隆皇帝 怎样的思想 材料1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清朝前期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比明朝中后期有哪些发展 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前期历时

7、近二百年,这种生产关系一直处于萌芽状态。阻碍其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板书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品经济的活跃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

8、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横向联系指导学生编制表格,归纳本课知识;纵向联系,归类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固步自封的民族情怀,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是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释课题:课题“时代特点”的涵义是指明朝初期在世界上还居于地位,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清朝时,发展已

9、停滞下来,逐渐地落伍了。 2、过渡讲解,置疑:这时仍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为什么说这时我国科技发展已停滞下来学了本课就会知晓。 二、新课教学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学生阅读1-122页导入框,本目课文,插图,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并进行小组活动,思考回答: 1、紫禁城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建筑(放多媒体北京紫禁城),学生作答。它是明成祖营建的,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其中的宫殿楼阁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强调紫禁城又被称为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 、长城,指导学生在122页地图上标出明长城的东西两端。(嘉峪关、鸭绿江) 3、比较明长

10、城与秦长城有什么不同A:建筑材料-秦朝以土筑为主,明朝的东段用砖、石。B:位置-明朝靠南。C:长度-明朝更长,西端从临洮延伸到嘉峪关;东端从辽东延伸到鸭绿江。过度讲解:这些古建筑成就当时世界上仍然居于地位,同时也涌现出的科技巨著。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出现。学生阅读122-12页本目课文以及插图,人物画像,文献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列表并思考回答: 、列举表格,老师推荐表格,填表。 2、根据123页“动脑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学生讨论作答,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佗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27年成书的坚

11、韧毅力等。) 3、李时珍的代表作是哪一部,属于哪一类(本草纲目,医药学著作) 、宋应星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天工开物,工艺百科全书) 5、根据124页“动脑筋”: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你的看法怎样(宋应星说得对,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就意味着人类无法适应生存环境或者破坏了生存环境。 假如无法适应环境,不要说发展人类本身,就是当年人类的出现也不可能,假如人为地破坏生存环境,不就等于自寻绝路吗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对自然力合理利用基础之上的,不可能超越自然。) 三、巩固小结

12、 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及感想。 四、活动与探究 1、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启示作用 2、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请你为其中的一处历史遗迹创作一段具有历史韵味的旅游广告词,将它们介绍给旅游爱好者,100字左右。 3、小调查:你的家乡现今是否还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建筑或工程你对这些建筑和工程的保护工作满意吗有什么建议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

13、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在世界文学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分钟)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明朝的建筑科技成就,请一位介绍一下。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明清在文学、戏剧、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新课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2分钟) 、老师播放四大名著音像片断,学生指出里面塑造的主要人物。并加以介绍。 2、引导学生简单概括出这四部小说的主要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