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562765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山芋中班科学活动:好吃的芋一、设计意图:芋应该在乡村随处可见, 所以活动内容应该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 但是,随着社会的城市化,乡村的种植田地越越少,现在的孩子对芋越越陌生,许多孩子没吃过芋。因此,我觉得可以设计此活动,让幼儿在看看、玩玩、 吃吃的自由探索过程中获得了对芋的基本认识,帮助我们乡村幼儿深入的了解本土的特产 “芋”,是一个很富有乡村特色的活动。二、活动目标:1、认识芋,能从外到内有序观察、发现芋的主要特征。2、乐意记录与讲述自己的猜想和发现。3、知道芋有各种吃法,喜欢吃芋。三、活动准备:1、学具准备:记录表,各色小圆片,紫色、红色、黄色芋各若干只。2、教具准备:紫

2、色、红色、黄色芋图片,生芋片、烘芋、芋食品:芋条、芋片、芋仔。3、经验准备:初步认识芋。四、活动过程:(一)、幼儿自选芋观察芋的外部主要特征。1、出示芋,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许多芋,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芋,看一看、摸一摸,再跟旁边的朋友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自选芋观察、交流,师观察。教师面向个体提问:师:你的芋是什么样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方面感知、讲述)。幼:我的黄黄的,有点小。3、面向全体提问:你的芋是什么样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幼:红颜色的,他(她)是黄颜色的。教师:哦,颜色不一样。幼:我的大大的,他(她)的小。教师:你的大,他的小,

3、大小不同。幼:我的紫色的,他的红色的,我的比她的大。教师:哦,你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也不同。4、师幼小结:我们发现这些芋颜色不同,有紫色、红色、黄色(教师边带领幼儿总结边出示三种颜色芋图片分别贴在记录表上) ,有的大,有的小(教师利用身体动作引导幼儿说)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第一次操作活动, 教师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充分感知芋的外部特征(颜色、大小),并积极合理引导幼儿讲述,知道芋颜色不同,有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儿猜测芋内部颜色,并记录自己的猜想。1、师:这些颜色不同的芋里面是什么颜色呢?请一位幼儿猜测,并引导其记录自己的猜

4、测。教师:你的芋是什么颜色的?你猜里面是什么颜色呢?幼:红色的。我认为里面是白色的。教师:哦,红芋,这里。(引导幼儿找到红色芋的记录表)你猜里面是白色的,那你就选个白色的小圆片贴在小问号的下面吧!(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圆片贴在记录表相应的地方)。师:他猜他的芋里面是白颜色的, 那你们的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呢?记住一定要选择自己的记录表, 选好小圆片一定要贴在 “小问号 ”的下面哦!全体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教师观察。(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 难点是要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教师先请一位幼儿猜测,并引导其记录自己的猜测,从而引导全体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 利用这种幼儿示范法比传统

5、的纯粹教师示范效果更好,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 )2、引导幼儿看记录表,激发幼儿验证的欲望。师:小朋友有不同意见了噢(教师指着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 ,有的猜里面是紫色的, 有的猜是红的 谁猜对了呢? (教师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引起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幼儿验证并记录结果。1、师:里面到底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到呢?(教师边做掰芋的动作,边引导幼儿想出掰断芋的办法去了解发现)幼:把芋弄断。师:哦!用手掰开,我试试。 (师示范:表现出很用力的样子,引导幼儿用力掰)什么颜色?幼:紫色!师:哦,原紫芋里面是紫色的。拿个紫圆片贴在这个记录表的小手下面。(引导幼儿讲述并示范记录结果)

6、 。2、师:那红色芋、黄色芋呢?你们也去试试。记住一定要贴在自己的记录表的小手下面哦!(强调记录的正确地方。 )幼儿掰断芋观察结果并记录结果。3、师幼检验结果,纠正错误结果。师:小朋友都把结果告诉大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咦,红色芋有一个贴的红圆片,是谁呀?请你带着你的芋上,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记录表,发现记录结果不同,请幼儿当场验证)。师幼小结:原紫色芋里面是紫色的,红色芋里面是黄色的,黄色芋里面也是黄色的。(教师边指记录表边带领幼儿小结)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的第三次操作活动, 教师通过让幼儿亲子动手验证并记录自己的发现,极大的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当

7、幼儿发现结果与猜测一致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四)、品尝芋食品。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多种芋,芋营养丰富,平时也都吃过。那你知道芋有哪些吃法?幼:我吃过芋粥。幼:我吃过烘芋。幼:芋可以生吃。师:哦,芋有这么多吃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相应出示生芋片和烘芋) 。2、教师:除了这些吃法,芋还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芋食品,有芋条、芋片、芋仔,(出示芋食品)今天老师把这些好吃的芋食品也带了,请你们到旁边的桌子上去尝一尝。3、幼儿品尝芋及芋食品。教师:你吃的是什么?好吃吗?幼:我吃了烘芋,香香的,甜甜的,很好吃。幼:我吃的芋片,脆脆的,甜甜的。幼:我吃了生芋片,水水的,脆脆的。五

8、、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猜测、验证芋的内部特征,在活动中我主要是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猜一猜、看一看、贴一贴等动作中通过自主参与、发现,突破难点。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通过交流探索的结果,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积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芋的内外特征,活动从 “认识芋的主要特征 ”到“品尝芋及芋食品 ”,幼儿在看看、玩玩、吃吃的自由探索过程中获得了对芋的基本认识。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不足之处: 1、黄色芋里面的黄色不明显,很容易误认为白色;红色芋里面颜色也有深有浅, 不完全等同;这都给幼儿观察记录带了一定的干扰。 2、幼儿记录在撕双面胶时有一点困难,教师可事先在记录处粘好双面胶,以便幼儿记录,使得环节更加紧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