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546038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针疗法治疗的痛症的临床应用肇庆市端州人民医院 宋利斌“一针疗法”来历(一)概要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用传统针灸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 为穴位的选取;“针”为古法针刺;“疗”为治疗、疗效;“法”为法则。(二)治疗原则1、以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为原则。 整体观念以“人体五脏”为中心,用“经络”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体表及全身各部,沟通上、下、内、外,四肢百骸。八钢辩证以脏腑经络辩证为主,结合应用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辩证等中医辩证方法。2、辩证特点:重点是定位、定性。八钢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脏腑经络辩证:在脏在腑、在经在络,通过问诊辩经、切诊辩经、望诊辩经; 三焦辩证:上焦

2、,中焦,下焦;八、丿 H_ 八、, | 八、, | 八、)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病法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卫气营血辩证:在气在血。(三)取穴方法1、按古法取穴遵循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例如:“委中(血郄),腘中央,委而取之”(即腘横 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中封,内踝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 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 (即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 内侧凹陷处)。2、按全息取穴如腰痛穴,在第二掌骨内侧。3、按古法与全息结合取穴如三间穴,定位时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 2 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

3、处。(四)具体操作:1、针具选择:毫针、寸针(3.0mm或是3.5mn),三棱针等;2、针刺方法:古法针刺、鸡足刺、豹文刺、半刺法等;3、针刺感觉:酸、麻、重、胀、痛,循经传导电感等。痛症的临床应用(一)头面部1 、头痛,刺手持针直刺进,刺手持针直刺进以经络辩证为主,后头痛为太阳经头痛;颞部头痛为少阳经头痛;前额为阳明经头痛; 颠顶头痛为厥阴经头痛。治疗: 束骨经络辩证:太阳经循行后头痛伴有外感表证。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穴解:“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弹拨皮肤微微发红(押手操作)针,约 1 寸,刺手指

4、下有沉紧感即可,押手轻轻叩击疼痛部位。 侠溪经络辩证:少阳经循行头颞侧。定位:足背外侧,当第 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穴解:“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弹拨皮肤微微发红(押手操作)针,约 1 寸,刺手指下有沉紧感即可,押手轻轻叩击疼痛部位。 中脘经络辩证:阳明经循行前额定位: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上 4 寸穴解:腑会“升清降浊” ,对湿重头痛,疗效佳。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押手操作) ,刺手持针直刺进针,约 1 寸,刺手 指下有沉紧感即可,留针 30 分钟。术后:嘱患者进食流质谷物,固护胃气。 太冲经络辩证:厥阴经循行颠顶

5、头痛。定位:足背侧当第 1 跖骨间隙的后凹陷处。穴解:肝之原穴,灵枢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 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押手操作) ,同时嘱患者自行轻拍头顶。刺手持 针直刺进针,约 0.5 寸,刺手指下有沉紧感即可,留针 30 分钟。2 、牙痛经络辩证:经脉循行,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 ,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 。辩病性:辨火邪与龋齿,火邪分风火、胃火、虚火。辩病位: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取穴:翳风、内庭、太溪、大杼、偏历。 翳风定位:三焦经第十七个穴位,耳垂后方凹陷中。穴解:属三焦经穴,泻三焦之火祛风要穴(彭静山针灸秘验

6、 )。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押手操作) ,刺手直刺进针,静留针 30 分钟。 内庭定位:足阳明经第四十四穴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赤白肉际处。穴解:足阳明胃经荥穴,泻胃火牙痛, 难经:“荥穴主身热”。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押手操作) ,快速进针,出针时摇大针孔,有血流出为最佳。 太溪定位:足少阴肾经第三穴,内踝与跟腱间凹陷。穴解:“肾之原”(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通玄指要赋:“牙齿痛,吕细堪治”操作: 选定穴位后, 操作者首先按压 (押手操作) 揣穴,刺手进针行补法,“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大杼定位:足太阳膀胱经第 11 个

7、穴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穴解:“齿为骨之余”,“骨会大杼”(素问)1寸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押手操作)揣穴后,刺手向下斜刺进针 偏历定位:手阳明大肠经第 6 个穴位,前臂背面桡侧下段,阳溪与曲池连线,阳溪上 3寸 穴解:手阳明大肠经络穴 (灵枢经脉第十) 操作:选定穴位后,押手点按弹拨,条索状结节,刺手循经方向斜刺(曲池方向) 。(二)躯干部1、落枕取穴:后溪或束骨 定位:后溪穴,手小指根部尺侧,握拳时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束骨穴,足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后上方,赤白肉际处。穴解: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束骨为足太阳膀胱经输穴,“足太阳主筋所生病”,手足太

8、阳脉气相通。操作:操作者押手揣定穴位,随咳进针,静留针 30 分,同时嘱患者可自行活动颈部, 舒适为度。2、急性腰扭伤人中穴解 :通玄指要赋“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玉龙歌“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痛 亦可攻”定位:人中沟的上 13 与下 23交界处。 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斜刺进针,刺向鼻中隔,捻转行针眼球湿为度。 后溪 穴解:通督脉,手足太阳经脉气相通。 定位:手小指根部尺侧握拳时横纹头赤白肉际。 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首先按压(押手操作)弹拨,刺手持针直刺。 腰痛五穴 穴解:全息对应部位。定位:腰一穴,后溪与腕骨之间,靠近腕骨处;腰二穴,第四与第五掌骨之间平腰一穴;腰三穴,第三与第四掌

9、骨之间平腰二穴;腰四穴,第二与第三掌骨之间平腰三穴;腰五穴,第二掌骨侧腰痛穴;操作:操作者押手定位穴位,点按嘱患者活动腰部,舒适为度,刺手直刺进针,静留针 30 分钟。3、急性胃痛中脘穴解: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上 4 寸,肚脐与胸剑联合中点。操作:直刺进针 0.51 寸,静留针 30分钟。 术后:嘱患者平素流质谷物食用,养护胃气。内关穴解:八脉交会之一,通阴维脉, “阴维为病苦心痛”。定位:在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选定穴位后,患者前臂伸直,直刺进针, 内经“刺两关伸而不屈”4、心绞痛内关穴解:八脉交会之一,通阴维脉; 四穴总歌:“心胸内关谋”

10、。定位:在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选定穴位后,患前臂伸直,直刺进针, 内经“刺两关伸而不屈” 。 至阳 穴解:“督脉阳脉之海”,至阳,阳气至盛,温通心阳,散寒解痉。直刺0.5-1 寸。0.5-1 寸。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操作:选定穴位后,操作者押手点、按、揉穴位,方向指向前胸,疼痛缓解后,进针。(三)四肢部1、膝骨性关节炎大杼穴解:大杼为骨会,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膝痛不可屈伸,刺其背内”定位:在背部,当第 1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操作:操作者押手揣定穴位,嘱患者活动膝关节,以舒适为度,向下斜刺, 尺泽穴解:缪刺法。定位: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 操作:操作者押手揣定穴位,嘱患者活动膝关节,以舒适为度,向下斜刺, 2、踝关节扭伤(以足内翻扭伤多见) 。养老穴穴解:缪刺法,对应取穴。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操作:嘱患者前臂肘曲掌心向胸,操作者押手点按穴位,嘱患者配合活动患处,舒适 为度,随咳进针,直刺留针 30 分钟。阳池穴解:缪刺法。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操作:操作者押手点按穴位,嘱患者配合活动患处,舒适为度,随咳进针,直刺留针30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