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与展望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52179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与展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总结与展望 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出版成果 我社参展首届广州人文社科展获广泛好评,张德江等省市领导参观我社人文社科成果 中国民居建筑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反响,正冲刺中国图书奖 我社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各项图书评奖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27种图书获奖 “广东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丛书”等3套(种)图书列入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华民族民歌合唱大全(一)获首都众多知名音乐家好评简 讯工作总结与展望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加快发展2003年工作总结及2004年工作要点 一、2003年工作总结2003年,我社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2、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两为”方针,坚持正确办社宗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提出新理念,树立新形象,取得新突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一)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优化选题,提高质量,实施精品战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1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广东地域优势,按照“重特色,教材优先”原则,提出并启动“学术精品工程”和“创新教材工程”,实施精品战略,全年出书491种,其中初版书126种,重印(版)书365种,重印率(版)75%,教材和学术著作占72%以上,本校作者出书占45%。在进一步完

3、善和拓展反映本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自动化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MBA工商管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系列教材的同时,组织广东省及中南地区近30多家高校联合编写,推出“21世纪本科和高职高专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及“21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21世纪公共管理课程系列教材”等4套近40多种教材。其中,多种教材被评为学校和广东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2始终把提高图书质量、实现最佳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格执行选题审批制度及重大选题申报制度,严格坚持“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严格执行书号管理制度,坚决禁止出版违法、违规和低级趣味的图书。强化印前编校质

4、量抽检制度、成品检查制度和编校质量责任奖罚制度,图书整体质量有明显提高。全年共有27种图书获各类图书大奖。中国20年伪科学现象透视获第五届全国科普奖(全国仅55种图书入选,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仅5家,广东仅4种图书获此殊荣)。最新电工实用技术问答被评为2002年农村读者欢迎的图书(全国仅6家大学出版社、广东省2家出版社的图书入选)。我社出版的反映广东省抗击“非典”最前线医务人员实录的誓言无声一书好评如潮,获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被评为“上海书市”最受欢迎100种新书之一。2003年,我社推出的“客家研究文丛”(第二辑和第三辑)、“科学丛书”(共6种)、中国民居建筑(三卷)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受到

5、学术、教育、出版等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和好评,产生良好社会效益。2003年,我社向遵义、瑞金革命老区及贫困地区捐赠图书近20万元,以实际行动不断回馈社会。(二)锐意改革,强化管理,拓展营销,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严格执行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高校出版社管理规定,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华工大集团管理文件要求,不断完善社长负责制,加强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令行禁止,完善以产生最大效益为基本原则的实行多年的“出版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资产有较大增值,全社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193万2树立全程营销的观念,将营销策划活动贯穿于市场调研、作者筛选、选题开发、图书装帧制作、定价、宣传促

6、销和销售服务各个环节。成立社营销策划领导小组,社长亲任组长并带队到广东及邻近省市近40家高校召开教材建设座谈会、出版研讨会、教材推广会,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推销。全年新增销售网点40多个,目前,全国各地共有我社图书销售网点1000多个。此外,利用中国高校教材网、各类报纸杂志等不同媒体以及各类图书订货会、展览会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宣传,不断扩大影响,着力树立良好出版形象。(三)以人为本,加强团队建设,改善办社条件,全面增强出版竞争力1依靠和发挥党总支的作用,加强社领导班子、职工队伍建设和廉政、勤政建设,讲原则、讲团结、讲奉献。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实现出版社新老班子的顺利交接,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总支。重视

7、职工知识更新,鼓励员工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全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组织员工到遵义、瑞金等革命老区学习,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有进一步提高。发挥双代会和工会组织、团组织作用,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逐步形成一个互相关心、团结向上、严谨实干、开拓创新、充满生机的企业文化氛围。2全年投入近20万元优化我社周边环境,投入10多万元建立出版社网络中心并给每位编辑配备电脑设备,全面提升内部局域网,依托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拓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业务,进一步增强出版竞争力。

8、2003年6月,我社被教育部列为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出版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十大试点单位之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出版社仍存在相当不足。主要表现为学校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图书选题分散,品牌不明显;改革滞后,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上述这些都制约着出版社的进一步发展。二、2004年工作要点我社2004年总的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为”方向,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的宗旨,立足本校、面向全国,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教育进步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从定位和特色入手,发挥学校和广东地域优势,更新办社观念,坚持以学

9、术精品为立社之本,以高校教材、“热点”图书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教材以及良好服务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以此赢得读者、赢得市场、赢得发展。为此,我社将在机制管理、选题优化、市场营销、团队建设等方面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走创新之路。1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正确办社方向和宗旨,按照中央“三贴近”要求,遵守出版法规,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出版水平,自觉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广东文化大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2围绕学校“十五”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要求,全面落实我社“十五”工

10、作规划,更好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发掘出版资源,优化出书结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重特色,教材优先”原则,全面实施“学术精品工程”和“创新教材工程”。做好中国民居建筑的宣传和发行工作,力争获得中国图书奖;启动“十五” 规划国家重点图书新型材料手册的编著工作,力争策划12种“双效”图书进入国家三大图书奖行列;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华南理工大学科学丛书”和客家研究文丛等学校学科建设需要的专著出版任务;精心策划、高质量推出“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21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本科和高职高专)”、“21世纪生物技术本科系列教材”、“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广东省高职高

11、专公共英语系列教材”等十套教材近100种。3机制创新,科学管理,细化编、审、校、出版、发行、办公室、财务等各环节职责,逐步推进“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经营职能,形成策划营销“大”、管理生产环节“小”的“哑铃式”机制,定岗、定编、定责,提高效率。建立强有力营销队伍,大力拓展市场,强化并突破单一的教材发行体系,力争图书销售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增长。4加强图书质量管理,实施ISO9000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图书审读室”,全面提高图书质量,以此实施推动精品战略。5应用新技术改进出版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大力推进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出版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全面开拓电子出版及

12、网络出版业务,力争取得电子和网络出版权。加强版权工作,争取本社引进或输出版权工作有新突破。6继续改善办社条件,加强团队建设,加强文化和道德建设,充分依靠和发挥党总支作用,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和团组织作用,重视增强职工责任感、归宿感,树立良好出版社形象,形成团队竞争优势,加速出版社发展。出版成果我社参展首届广州人文社科展获广泛好评,张德江等省市领导参观我社人文社科成果2003年12月1220日,我社参展首届广州人文社科成果成就展。在本次展会上,我社近年来出版的大批具有重大文化积累价值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东士,广东省委常

13、委、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兰芳,广东省教育厅厅长郑德涛,广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苏志佳,广州市副市长李卓彬,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俊年,我校党委书记刘树道、副书记陈建新等领导和专家参观了我社参展成果。张德江书记兴致勃勃地翻阅作为“抗非”文物获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誓言无声以及弘扬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建筑历史遗产、历时八年编撰而成的中国民居建筑等书籍,并频频点头称赞。在本次展会上,我社的誓言无声、中国20年伪科学现象透视 、客家研究文丛(华夏第一部客家文化典籍)、中国航天文化等精品图书,受到学术界、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中国民居建筑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反响,正冲

14、刺中国图书奖一部较全面反映我国民居建筑研究成果的鸿篇巨制中国民居建筑日前已由我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为弥补当前民居研究资料的缺失、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引起了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得到教育部、广东省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首届广州人文社科展会上捧着刚出版的中国民居建筑连声称好,指示要多出好书、多出弘扬民族文化的图书。教育部社政司靳诺司长称赞该书是学术价值高的学术专著、精品图书和传世之作,指示务必做好海外的推广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教授认为其中的民居营造一节总结了古代民居设计的方法和经验,尤具价值。中

15、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教授说:这是中国民居研究中的重要事件,充分表现了我国在这一专题上的研究水准,相信对国际学界也应产生深远的影响。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科技导报、中国图书商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出版参考等多家媒体纷纷报导,并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目前,我社正大力做好该书的宣传和发行工作,力争冲刺中国图书奖。我社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各项图书评奖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27种图书获奖我社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各项图书评奖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27种图书获得各类奖项,其中,客家形成发展史纲获得全国党校系统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20年伪科学现象透视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提名奖,最新电工实用技术问答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02年农村读者最受欢迎的图书,誓言无声被评为2003年上海图书交易会100种最受欢迎新书。在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中南地区分会举行的20012002年度图书评奖活动中,客家文化审美导论、纸浆流送与纸页成形、土力学等5种图书获得优秀专著和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级汉英/英汉口译教程等12种图书获二等奖,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等4种图书获优秀畅销书。别把乙肝当病、公路测设实用程序两种书获得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广东民营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