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51807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微课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学科: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姓名: 常娥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微课名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学问点来源学科: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高等教化出版社适用对象及对象分析学前教化专业中职生 中职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家庭、社会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学习意识、基础学问、学习实力都比较欠缺,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症状。实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细致视察的习惯。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敬重和关爱每一名幼儿,不卑视对待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幼儿。教学重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

2、偻病的病因、症状。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敬重和关爱每一名幼儿,不卑视对待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幼儿。制作技术手段超级录屏软件+PPT视频动画制作设计思路本节内容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驾驭病因和不同时期的症状。以课前自主探究学习微课视频,结合反转课堂进行问题和收获的沟通,老师总结为主线进行教学。微课制作中以典型的佝偻病图片导入新课,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大量的图片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直观形象的图片加上动画型的视频效果,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爱好,引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重视,也会在学习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生了病会这样啊?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不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有利于完

3、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微课设计类型讲授型 、自主探究学习型 微课应用模式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学习与翻转课堂联姻教学过程环节内 容一、引入(20秒以内)播放多媒体图片,同学们观看,提出问题,引出课题。看了这些图片,你认为这些孩子正常吗?不正常 ,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吗?一、 新知讲解(5分钟15秒)一、 概念这些孩子得了一种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指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以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以骨骼钙化不良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佝偻病很少干脆危害生命,但因其发展缓慢而不被重视,一旦发觉明显症状后,机体反抗力已经很低,简单并发肺炎、腹泻,病程长、病程重,病死率高。特殊是胸

4、部骨骼的变更,极大的影响了孩子的心肺功能。严峻的佝偻病还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功能,如坐、立、走等。运动的时间推迟或已经会的动作因患此病而使活动实力减弱。因此,佝偻病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佝偻病与贫血、肺炎、腹泻已被列为儿童四大防治疾病。二、 维生素D来源维生素D这么重要,那么维生素D来源有哪些呢?(1)日光照耀(内源性):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耀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2)从食物中摄取(外源性),如动物肝脏、蛋类、乳类都含有维生素D,而植物性食物如植物油、蘑菇中所含的麦角固醇须经紫外线照耀后变为可被人体汲取的骨化醇即维生素D2。无论是内源性维生素D3,或外

5、源性维生素D2和D3,均无生物活性,需经体内进一步代谢才能获得很强的抗佝偻病作用。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主要缘由。维生素D这么重要,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呢?三、维生素D缺乏的缘由1.母亲怀孕时储备不足:母妊娠期缺乏,早产,双胎等。多次妊娠和长期哺乳的母亲体内储备钙大量消耗,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很快出现骨软化病。2.摄入不足:多见于在2岁前未进食有维生素D强化奶制品的婴幼儿和长期母乳喂养又没有刚好补充鱼肝油的孩子。小儿由于生长速度快速易引起相对缺乏,尤其在早产儿、双胎和低诞生体重儿诞生时体内维生素D、钙、磷储存少,诞生后生长快易患佝偻病。3.日照不足:一般状况下,每日接受两小时以上的日

6、光照耀,佝偻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日光中的紫外线常常被大扬污染、尘埃、煤烟、衣服或一般玻璃所遮挡,影响其作用。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婴幼儿被长期过多留在室内活动,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地理环境和季节对紫外线的照耀量影响也很大,寒冷季节长,日照时间短,紫外线弱,户外活动少的地区,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4.疾病、药物因素: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汲取,肝、肾严峻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抗惊厥药可使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分解增加。5. 户外活动过少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孩子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很低,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一小时,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每周

7、户外活动次数少于或等于一次。仅有37%的孩子每天都会在户外活动。据79%的妈妈说,课后玩电子嬉戏和看电视是孩子日常做得最多的两件事。这些因素教会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继尔造成体内钙缺乏引起一系列的病症与体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特殊是小婴儿。主要表现在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变更,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变更。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这个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四期: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初期症状:多汗、易激惹、枕秃、夜惊等非特异神经系统症状。 多见于3月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担心、夜间啼哭、多汗,尤其是头部,因汗液刺激皮肤发痒,患常摇头磨擦枕

8、部,出现枕秃。激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典型的骨骼变更激期症状 :乒乓颅、方颅、串珠肋、赫氏沟、鸡胸、漏斗胸、X型或O型腿、手镯样腕(踝)骨、青蛙腹36个月:头部颅骨软化,以枕骨或顶骨为明显,手指压迫时颅骨凹陷,去掉压力即复原原状(如乒乓球感觉); 6个月:颅骨增长速度减慢,表现为骨膜下骨样组织增生,额骨、顶骨隆起成方颅、严峻时尚可呈十字颅、鞍状颅。此外尚有前囟迟闭,出牙迟,齿质不坚,排列不整齐。6个月-1岁:胸部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钝圆形隆起称“肋串珠”,以第710肋为显著;肋骨软化,受膈肌牵拉,其附着处的肋骨内陷形成横沟(称为赫氏沟);严峻佝偻病胸骨前突形成鸡胸;胸骨剑突部内陷形

9、成漏斗胸,由于胸部畸形影响肺扩张及肺循环,简单合并重症肺炎或肺不张。7-8个月:脊柱及四肢可向前后或侧向弯曲。四肢长骨干骺端肥大,腕及踝部膨大似“手镯”“脚镯1岁以后:膝内翻或膝外翻1岁后小儿起先行走,下肢长骨因负重弯曲呈“O”形或“X”形腿。“O”形腿凡两足靠拢时两膝关节距离在3cm以下为轻度,3cm以上为重度。“X”形腿两膝靠拢时两踝关节距离及轻、重判定标准同“O”形腿。其它:全身肌肉松弛、;圆背、蛙腹、重症脑发育受累 以上症状不肯定全表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有时只发生12种症状。复原期症状 :经过治疗和日光照耀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渐渐减轻、消逝,精神活泼,肌张力渐渐复原正常。后遗症期症状 :大

10、多见于3岁以后,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早期轻型佝偻病如能刚好治疗,可以完全复原,不留下骨骼畸形。重型至复原期可遗留轻重不等的骨骼畸形,如方颅、鸡胸、“O”形或“X”形腿。三、 小结(15秒)让我们重新相识一下佝偻病,读一读佝偻病的顺口溜吧。四、教学反思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例讲解,如只依照教材的文字说明,不但枯燥无趣,学生对各种名词也会很迷茫。利用微课视频与反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视频的制作中运用大量的病例图片,这种可视化、形象、生动的动态场景画面,让学生自然地融入真实、形象的意境,也更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引起爱好并产生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和收获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作沟通,听老师的讲评,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更有利。学生更迫切的想知道,得了这种病后该如何去护理和预防,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做延长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