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数法说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51807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记数法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记数法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科学记数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宏观世界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感。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时,学会用科学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并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经常得以应用。2、教学目标:根

2、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能力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情感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3、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2、 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二、教法:教法

3、: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体现直观性,在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为素材,涉及到了天文学、航空、昆虫、人类等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掌握知识,学会技能。三、学法指导:情境激趣 合作探究 尝试运用 感悟提升 实践生活的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以出示幻灯片的图画电闪雷鸣图片引出光的传播速度300 000 000米/秒2 、“天文数字”

4、 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数据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赤道长约为40000000米。地球表面积约为: 510000000000000平方米。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 000 000人。 设计说明:此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雷电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二)、引出问题、探索新知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很大的数,看起来、读起来、写起来都不方便,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法呢?分以下步骤完成。1、 活动一:填空:102= 103= 1

5、04= 105= 106= 2、 问:你发现了什么?3、 300=3100=310( )3000=31000=310( )30000=310000=310( )4、 教师给出科学记数法表示:a10( n)(1a10)。5、 回归课前出现的大数并将其改成科学计数法。设计说明: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设计,启发学生成功地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同时又通过学生示错,让学生记住a的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三)感受应用、领悟新知1、议一议: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它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总结规律:第一步:先确定“a”的值把原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到最高位的右下方可得第二步:确定“n”的值在第

6、一步中,小数点的位置向左移动了多少位,那么n的值就是多少( n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减1)2、你知道吗?(将下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人的大脑约有10 000 000 000个细胞;(2)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3)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 630 000公顷;(4)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 000 000平方千米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1米3的水中约含有 3.341019个水分子(2)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3米24、巩固练习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各数的原数: 1、3104= _ 2、1.02105=_ 3、7.008

7、107=_ 4、3.74106=_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正反两个方面,不仅是及时巩固了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n与整数位个数之间的关系 “窍门”, 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书后的练习题。2、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记录数字信息。设计说明: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及时捕捉数学信息,体现用数学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2、走进生活(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平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一只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明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他离开5小时后水龙头流失了 毫升水(用科学

8、记数法表示)设计说明:这两题的设计一方面继续巩固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另一方面也初步涉及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运算,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节约用水。(五 )课堂小结、自主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感受,谈一谈学习体会,从而在知识、技能、情感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六)课后调查、应用数学1、神舟六号已于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科研任务,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方法,查查它总共在太空中飞行了多少千米及相关数据。2、记录你家一周内产生垃圾袋的数字,计算一年的数字,如果本地有100万户家庭,一年内大约产生多少个垃圾袋?(以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设计说明:

9、课后调查是本节课的延伸,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与环保意识。五、设计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教师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当然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我们只能在教学中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作出灵活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达到课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