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前冲(三)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505061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向前冲(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孩子向前冲(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孩子向前冲(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孩子向前冲(三)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孩子向前冲(三)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向前冲(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向前冲(三)(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向前冲(三)-8、临行喝爸一碗酒(1)-九年漫漫的学习期,终于要有个结果了。虽然人生的路还长,但高考毕竟是个转折点.我的内心越来越紧张,但在儿子面前,我却表现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轻松。我知道,一个人心灵的力量来自于信念和激情,这些王京已经有了,他只需要把平时积蓄的能量释放出来. “再过一个星期就高考了,考不上没关系。你今年刚十五岁,咱有的是时间,不行就重来。还是那句话,考不上更好,能和我多玩一年。”我知道是该说这句话的时候了,因为他毕竟是孩子,说早了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有明年复明年的念头。而现在到了关键时刻,需要镇静,这时说这句话就是给他“减压”。我跟他共同设想了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对策,让他心

2、里有数,做好了面对失败的准备,同时也让他知道父母能高兴地接受这样的结果。 “别安慰我了,爸爸,你的心意我明白,你是让我轻装上阵,可无论如何我面对的是高考,我也知道此时心理因素尤为重要,也知道你常说的视敌方如草芥的心理战,但是我还是有些心浮气躁。” “人是有思想的,心理变化是正常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僧人,但一生能参透佛法,悟透佛理,达到最高境界的不多。充其量无非是清心寡欲,但寡字就是少的意思,并不代表没有,何况我们这些滚滚红尘中的凡人呢?“准备送我什么礼物啦,爸爸?”儿子知道我要送他东西。 “将士要出征了,喝碗临行酒,壮壮英雄胆!”我递给他一本小册子.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

3、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那来的?”王京惊喜地问. “我去了北京,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这是在门口买来特意送你的。这首词,写景,纵横数千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旷达豪迈,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我看着王京说。 “这是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写的.”王京补充着。 “看看这些描写雪景的句子,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

4、真是一代伟人呢。 “词里评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王京眨了眨眼睛又说:“这几位中国历史上的伟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铁木真。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长春真人邱处机被成吉思汗邀请,随蒙古大军在中亚、波斯的广大地区纵横驰骋,那可真叫气吞山河!只可惜蒙古兵太残忍了,正如邱处机诗曰:十万兵火万民怨,千万人中无一二留。” “马克思也对那段历史作了评价。 “他怎么说了?” “人类历史上的黄祸.” “其实金庸的书还是可以看的,射雕英雄传中把郭靖、杨康写成了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后人,连名字也让人们体味靖康耻那段历史,很自然地联想起岳飞的诗满江红,想起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 “说了半天又被你套进去了。原来你还在看

5、金庸的书,还要说服我同意。我一下子明白了王京这段话的用意。 “爸爸,我没看,已经答应你的肯定会算数,这点定力我还是有的。” “我这儿有一盘带子要吗?”我问王京。-、临行喝爸一碗酒(2)- “什么带子? “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带着我“豁出去了,不行明年再考的嘱咐,带着我“如果明天有时间,我来考场外等你,没有时间就不来了”的轻描淡写,王京走进了考场。其实九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拉开了战幕,和许多考生家长一样,谁能不急呀!谁没压力呀!考完一科的王京走了出来:“爸,怎么有时间来?” 我赶忙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然后问:“吃什么饭?” 吃饭中我讲着小儿王凡每天怎么游戏调皮,讲着听来的故事笑话

6、,一副对考试心不在焉的样子. 吃完饭,带着一身的轻松,王京又走进了考场。-39、我们必须尊重他- 王京的志愿表上只填了八个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面对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他仍然坚定,因为他的梦想只有一个,从来没有变过。我和妻子商量,也许他的想法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他,这是他自己的决定。 201年高考结束了,众多高三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轻松一刻后,接下来是饱受折磨与煎熬的等待高考成绩的日子。 等待的心情不言而喻,我每天的言谈话语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意在让王京“减负”. 高考成绩在漫漫等待中下来了。“爸爸,47分。”听着这不太明朗的声音,我看出他不高兴的样子。“去年获得的全奥赛一等奖加10分,67

7、分.我若有所思,然后激动地说:“这成绩比我想象的要高,填志愿吧。“就填一个清华大学。简单、利索、省事。听了儿子的话,我笑着摇摇头:“这个成绩去清华?险.何况还是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再填个别的专业吧!” 他摇着头。“不填了?第二志愿院校也不填了?” “对,孤注一掷!” 他回答得很干脆。 也许这个凭自己意愿所作出的重要决定,是体现他人生最初分量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把周围的人惊呆了。 “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周围的人发出议论。对众多的考生与家长而言,填志愿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面对着“保守、保守、再保守”这填志愿的首要原则,面对着王京志愿表上的斩钉截铁,最后校长发话了:“你报清华,只

8、有百分之几十的希望,何况又是热门专业,你这样填要考虑清楚啊!”班主任吴丽华老师也沉不住气了:“希望不大! 对王京而言,只要自己尽力了,哪怕输了也无悔。今年不行,明年重来,有志者,事竟成.做了这么多年的清华梦,一种执著的信念让他做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重要决定:“爸爸,我就这样填了.”他倔强地说着,脸上透着坚毅.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志愿表上依然是郑重其事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也许他的想法是不太现实。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尊重他,这是他自己的决定.”我和妻子商量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填法无非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录取,一种是复读。为了给未来的结果留下伏笔,我用计算机打印出“不经历风雨,怎

9、能见彩虹”几个大字贴在墙上。我深知即使失败,作父亲的首先不能乱了方寸,我努力地用心表白自己,既是未雨绸缪,给他留一条退路,也是对他的支持,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是他的坚强后盾。 尊重孩子,因为王京父亲有人文关怀。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不是家长的附庸.有很多家长想不通:我生了他养育了他在他身上倾注了心血,结果他不属于我,他属于他自己,这不是赔本买卖吗?如果你一定要把生儿育女当成投资,对回报看得很重的话,也没人敢剥夺你的权利。但我得给你提个醒,千万不要忽略了另一个生命的尊严。 莫沫-40、我希望你背叛()- 我们家祖祖辈辈是农民,但我不喜欢干农活,也从不让儿子拿农具,体力劳动的价值观在我的意识里是

10、很淡漠的。在我看来,种地只能维持我们半饥半饱的生活,那从牙缝中剩下的钱,攒到今天也不够儿子读高中。所以当初我宁愿在家坐着等天上掉馅饼,但这种等待不是不采取行动的等待,而是在思考,在等待机会,寻找出路。当我行动的时候,不种田导致的饥不饱腹能作为一种压力,逼着我更加努力地去改变现状.填完志愿回到家的王京清闲下来,反倒觉得无聊。 “如果从此以后无学可上,你会有什么感觉?”我问王京。“时间长了,无法想象,可能会很空虚的。” “整个学生时代可以说是高三最苦吧?” “同学们把每轮复习称作再从头收拾旧山河,虽然苦,苦中作乐也是一种锻炼,只是玩的时间少了。”“哥哥在学校还想家吗?”小儿也过来凑热闹. “每次刚

11、到学校想,过几天就好了。” “话说反了吧? “没有,回校第一天最想。” “爸爸,听奶奶说你长这么大没干过什么农活?王京调转了话题。 “那是你奶奶骗你们呢.”我一本正经地说。 “奶奶才不骗人呢,快承认了吧。 “奶奶还说你不热爱劳动。” 两个儿子还是从我的脸上看出实情来了,其实在生活中他们对我的“懒”早已心知肚明。 “我不愿意干农活是和我的文化程度有关的。因为一个字不识,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安于现状,觉得干农活是理所当然。文化水平再高些,就不甘于每天日晒雨淋,铲那两亩地了。但又不能够彻底跳出农门。像我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文化程度,是最让人困惑的。虽然偶尔能让人豪情万丈,但面对社会上巨大的反差,也常让人发

12、出感慨,心理失衡。所以有了这点可怜的知识,反而让我尝到了自卑和自怜的苦头. “穷则思变,我决定弃农经商。可在农村,一个农民让土地荒芜,那是很丢人的事。全家人不理解我这样的决定,村里乡亲的嚼舌总是提醒我,要另想办法养家糊口。有时我觉得这种嚼舌其实是一种让我改变现状的反作用力。 “在我看来,种地只能维持我们半饥半饱的生活,那从牙缝中剩下的钱,攒到今天也不够你读高中.所以当初我宁愿在家坐着等天上掉馅饼,但这种等待不是不采取行动的等待,而是在思考,在等待机会,寻找出路。当我行动的时候,不种田导致的饥不饱腹能作为一种压力,逼着我更加努力地去改变现状。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它不但用于军事,在生活和学习中

13、也能让人受益匪浅.只可惜呀,因为肚里墨水太少,总是让我在生意场上犯低级的错误。 “其实刘邦在一定程度上害了我,他的思想让我东施效颦,亵渎了我的个性,使我背上了不热爱劳动的美名呀。 “又编了,又白话了,怎么是刘邦害的你呢?你自己懒,还为自己找理由。王京笑了笑用话打击我。 “爸爸说了,孔子也不热爱劳动,该不是孔子也害你吧。”王凡也在一旁帮腔. “我有事实根据。”说完我翻箱倒柜把书找出来递给王京,他读着: 汉高祖刘邦出生于一个平凡的需要用劳动来维持生活的家庭。劳动是刘邦从小就必须无休止地去做的事。面对农人都为之拼命努力的生产劳动,面对自己手中日日摆弄的农具,他的心里并没有产生多打一把粮的愿望。相反,

14、他厌恶劳动,不愿生产作业,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他青少年时期的主导心理便是逃避劳动.能使刘邦逃避劳动的可能无外乎以下两种:或成为一个有钱有田的豪绅,对他来讲颇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或成为一个免受劳作之苦的统治机构中的一员,很明显,这是最快最便捷的途径。刘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当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吏.尽管如此,毕竟满足了他逃避劳动的愿望,在心理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和慰藉。-40、我希望你背叛(2)- 但这种愿望的满足,并没有给刘邦带来更多的快乐,反而加重了他心灵上的另一种阴影.过去,父母就责怪他不能像其兄刘仲那样多置产业,善于劳动。当小吏后,他同样不能满足父母的愿望,因而他需要证明他存在的价值,要和胞兄

15、一较高低。他有这样的需要和动机,并常以要干一番大事的语言表现出来。这种需要的动机,实际上是对自己心理缺欠的一种补偿。 但是,这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满足的脆弱的动机还不足以激励刘邦去奋斗和拼争,他还有更强烈的动机,并强化为他的人生理想.这样的动机才促使刘邦舍生忘死,锲而不舍地去追求。这种强烈的动机造成了他心理上的强烈的不平衡,而一旦这种动机以目标实现的形式得到了满足,那么,与此密切相关的其他一些心理失衡就能一同得以消失.这就是说,刘邦在与父母兄弟关系中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在他心理的主导方面激励下形成人生理想,以后得到了调整。 刘邦人生理想目标的初步确定,是从他见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史记高祖本记记载:高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