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49356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拆除工程本工程甲方没有提供原始图纸,本工程施工图数据均根据现场实际测量数据确定。拆除拾我方保证文明施工,杜绝野蛮施工,做到轻拆轻放,杜绝安全事故得发生。第二节砌砖工程设计要求:本工程砌筑均采用MU1O红砖砌筑,墙体采用M5、O混合砂浆砌筑。一、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f砌筑一构件安装一支梁、板及楼梯模板一绑扎钢筋一浇筑板碎二、施工准备:OOO001、施工前要熟悉图纸,全面掌握墙体结构、门窗位置、尺寸、标高及建造构造等方面得要求。2、砌筑墙体时事先准备皮数杆。皮数杆上划出主要部位得标高位置(如防潮层、窗台、门口过梁等),砌砖数按砖得实际厚度与水平灰缝得允许厚度来确定。38、

2、在常温状态下,红砖提前1至2d浇水湿润。砌筑时砖得含水率控制在10%15%.4、砌筑砂浆得配合比采用分量比,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后,施工时换算成施工配合比,砂浆稠度控制在608011m5、砌体所用得材料有产品得合格证及进场二次化验。砌筑砖砌体时,砖提前1-2天浇水湿润。三、材料要求:1、拌制砂浆得水泥,按品种、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当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苯板采用密度为18KG/M3,进入现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与检验报告。3、苯板进场后,放在干燥通风处,不宜露天堆放。4、组织红砖、砂石、白灰进场,红砖要符合设计要求得红砖,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水泥选用

3、普通硅酸盐脸32、5MPao四、施工方法:(一)砂浆搅拌:1、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符合下列规定:水泥砂浆与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o五、质量技术措施OO1、墙得砌筑质量,必须达到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与建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外,还必须保证承重墙内墙面原浆勾缝得质量,使墙体具有良好得气密性。2、过梁部位得热桥隔断面严格按要求施工,不得有局部间断现象。六、安全措施O。1、上架后要检查操作点得脚手架就是否安全,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进处理。2、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三皮侧砖,同一块脚板上得操作人员不超过二人。83、吊车吊运不得超载,并时常检查,发现问

4、题及时修理。4、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不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5、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搭设脚手架。6、参加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与设施。7、高处、临边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不许从高处往下抛掷工具,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统一往下输送。8、在架体上作业不许蹦跳、打闹。9、每天工作结束时要将施工区域内得材料清理干净,堆码整齐做到工完场清。10、各种机动车辆、机械设备非本工种得专业人员不得随意动用。11、脚手架选用得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与使用得要求。12、脚手架搭设时要符合架设得要求与标准。13、脚手架搭设后必须经有关人员检

5、查与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14、脚手架上铺设得跳板要满铺,宽度21.3m时,搭接长度在2(30mm,不允许有探头跳。15、脚手架上作业面得护栏:上护栏1.2m,大护栏取0.6m016、脚手架、结构架荷载每平方米270kgm2o17、脚手架、装修架荷载每平方米200kgm2o第三节钢筋工程设计要求:1、材料要求:钢筋采用HPB235、HRB335钢筋采用E43焊条。现浇板120与Ioomm厚。圈梁各转角处及各丁字处均加设附加筋。2、钢筋得工地接头:当直径d222时须眉先采用机械连或者焊接,d228时,采用机械连或者焊接机,d得规定抽取试件进行检验。(1)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与试验报

6、告(含复试报告),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验收。(2)钢筋机械性能(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等),化学成份,可焊性与其它专项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求。钢筋规格、型号(牌号)化学成份符合要求。钢材每一个检验批不得超过60to三、施工方法:(一)钢筋加工1、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得钢筋形状、长度、规格数量制定钢筋配料单。2、钢筋除锈:钢筋在调直过程中除锈,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3、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筋表面清洁,无损伤、油污、老锈及带有粘粒状或者片状钢筋不得使用。4、受力钢筋得弯钩与弯折要符合下列规定:HPB235级钢筋末端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得

7、2、5倍湾钩得弯后平直部份长度不能小于钢筋直径得5倍;H级钢筋需做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得弯弧内直径不能小于钢筋直径得5倍,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能少于3件。5、箍筋得弯钩要符合下列规定:箍筋弯钩得弯弧内直径除满足受力钢筋得弯钩与弯折规定外,尚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钩得弯折角度:对普通结构,不能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得结构为135。;箍筋弯后平直部份长度:对普通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得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得结构,不能小于箍筋直径得10倍。6、钢筋加工得形状、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加工得允许偏差(mm)(1)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应为5mm(2)受力

8、钢筋长度尺寸允许偏差10mm0(3)弯起钢筋得弯折位置允许偏差20mm(二)钢筋得绑扎与安装普通要求:1、钢筋得绑扎与安装要在前一项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钢筋现场绑扎前核对钢筋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及数量就是否与配料单相符核查无误后方可开始绑扎。2、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得品种、级别、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得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能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得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得10倍。4、钢筋得交叉点采用22#镀锌铁线绑扎。板、墙得钢筋网,除挨近外围两行钢筋得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份交叉点可间隔绑扎(花扣),但必须保证受

9、力钢筋不产生位移,对于面积较大得网片,用钢筋作斜向拉结加固。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绑牢。梁与柱得箍筋,要与受力钢筋垂直,四角交点全部扎牢,其它部位可间隔绑扎。箍筋得接头,在柱中要环向交织,在梁中要纵向交织布置。双向受力筋将所有交点绑牢。梁、柱钢筋与受力筋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筋方向错开放置。绑扎柱竖向钢筋时,角部钢筋弯钩与模板成45。箍筋接头闭合处交织布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均要绑牢,绑扎箍筋时绑扣互相间成八字形。5、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得绑扎搭接接头要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得横向净距不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o6、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得长度为1.3Ll(Ll为搭

10、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得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得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得比值。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构件不大于25%o受力筋绑扎接点位置错开,在任一搭接长度L1区段内有绑扎接头得受力筋总截面面积占受力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超过25%,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得末端与钢筋弯曲处得距离不小于Iod,接头不能位于最大弯矩处。7、纵向受力钢筋得最小搭接长度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2C40光圆钢筋HPB235级45d35d3Od25d带肋钢HRB33555d45

11、d35d30d筋HRB400级、RRB400级55d4Od35d8、钢筋搭接焊长度(1)单面搭接焊长度为1(2)双面搭接焊长度为5do(三)柱钢筋绑扎与安装:1、柱中得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得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得弯钩与模板成90。如果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得角度不得小于15。2、箍筋得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织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扎牢(箍筋平直部份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3、下层柱得钢筋露出楼面部份,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得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得露出部份,必须

12、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4、柱钢筋得绑扎,要在模板安装前进行。5、绑扎柱子钢筋时,四角钢筋绑提角扣,其它钢筋绑吊扣。(四)梁、板钢筋绑扎与安装: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罗列时,两排钢筋之间要垫以直径225mm得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2、箍筋得接头(弯钩叠合处)交织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3、板得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要注意板上部得负弯距筋,要防止被踩下;特殊就是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弯距筋位置,以保证钢筋保护层。4、梁钢筋得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得配合关系:梁得高度较小时,粱得钢筋架空在粱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5、梁板钢筋绑扎时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者压下。6、纵向受力钢筋采

13、用双层罗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直径225mm得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为确保柱筋位置正确,在梁钢筋绑扎成一整体后,加焊柱主筋得限位箍筋。次梁主筋置于大梁主筋之上。7、钢筋绑扎时保证支座锚固长度,间距均匀,位置准确,底部钢筋采用砂浆垫块,负弯距钢筋采用铁马凳,以保证上下钢筋保护层厚度。8、核心截面处柱箍为了便于绑扎,可制成开口箍,绑扎后搭接焊接,搭接接头为10d,次梁主筋置于相应主筋之上。现浇板内罩筋及双层钢筋均设架立钢筋。梁内双层钢筋之间垫设25钢筋头确保钢筋间净距。(五)圈梁钢筋绑扎与安装:1、圈梁与构造柱相交处,圈梁钢筋要放在构造柱钢筋内侧,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2、圈梁转角处、丁字接头处安放转角筋。组合柱下端插入基础圈梁,上端伸进屋面圈梁。主筋位置要准确,搭接长度符合要求。接头应符合抗震规范规定。3、圈梁先扎筋后支模。主筋搭接错开距离大于50Ornm,转角处附加212钢筋与丁字接头处附加4e12钢筋。(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现浇板主筋保护层厚度15mm,梁主筋保护层厚度地2511m,楼梯平台板主筋保护层厚度15mmo施工中必须采用有效措施确保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