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48111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10092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评报告书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二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自评报告书国投新集二矿2010年9月参加评估会诊人员名单姓名专业职务或职称签章杨巍采矿矿长徐庶泽采矿总工程师朱海军通风通风副总王厚柱地测地测副总凡玉社机电机电副总刘厚富采矿安全副总韩柏青采矿掘进副总唐述敏采矿采煤副总李荣忠采矿设计副总杨杰经营经营办主管杨善国机电机电办主管程龙德采矿安监科主管李彬采矿总工办主管龚世龙地测地测科主管孙占海采矿通防办主管王献宇采矿综合办主管自评报告摘要一、评估目的:总结瓦斯治理成果,掌握本矿井瓦斯治理水平,查找存在的突出 问题,研究和制定瓦斯综合治理措施,提升本矿瓦斯治理水平,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 作上一个新台

2、阶,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二、自评范围:新集二矿煤矿瓦斯治理。三、自评方法:采用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对矿井瓦斯治理现状进行定性与 定量分析,利用煤矿瓦斯治理专家系统进行找差诊断。四、自评结论:自评得分为 93.6 分(一)瓦斯治理效果 新集二矿高度重视“一通三防”工作,将“一通三防”工作列为安全工作重中之 重,全面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牢固树立“瓦斯 超限就是事故”和“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的管理理念,坚持“区域防突措 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实现“抽、掘、采”平衡,加强科技攻关和推 广应用新技术,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

3、字体系,完 善了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综合防尘、防灭火、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健全了“一通三 防”机构、建立了“一通三防”队伍,配齐了人员,完善了“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全面提升“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水平,建矿 17 年来,未出现“一通三防” 重大伤亡事故及死亡事故,避免了煤层自燃发火及煤与瓦斯突出伤人事故,保证了矿 井“一通三防”工作的安全与稳定。(二)存在的问题1、未明确总工程师为第一行政副职。2、未建立保护层开采奖励机制 , 未将保护层开采面积列入瓦斯治理“五项指标” 进行考核。3、 安全费用提取不够35元/吨,科技经费投入未达到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 13% 的要求,且安检员、测气员、防

4、突员工资均未达到所在单位采掘开员工平均水平。煤 矿井下职工年人均为淮南市当地年人均工资的 1.5 倍,达不到 3 倍。4、未选拔煤矿两级“技术拔尖人才”与“技术工人拔尖人才”。5、 矿尚未建立分源抽采系统,抽采设计能力是实际需要能力的2.95 倍,达不到 要求的 3-4 倍。6、矿井现采用人工放水,抽采管网未设置自动放水装置。7、矿井共配备钻机 15 台,钻机台效为 1500 米/ 月。 8、矿井在钻孔施工中未对钻孔进行过测斜。(三)改进措施1、未明确总工程师为第一行政副职。 改进措施:下文明确总工程师为第一行政副职。2、未建立保护层开采奖励机制 , 未将保护层开采面积列入瓦斯治理“五项指标”

5、 进行考核。改进措施:建立保护层开采奖励机制,同时将保护层开采面积列入瓦斯治理“五 项指标”进行考核。3、安全费用提取不够35元/吨,科技经费投入未达到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 13% 的要求,且安检员、测气员、防突员工资均未达到所在单位采掘开员工平均水平。煤 矿井下职工年人均为淮南市当地年人均工资的 1.5 倍,达不到 3 倍。改进措施:加大安全费用提取,提高科技经费投入,并提高安检员、测气员、防 突员工资水平。4、未选拔煤矿两级“技术拔尖人才”与“技术工人拔尖人才”。 改进措施:按照技术拔尖人才选拔标准, 选拔煤矿两级“技术拔尖人才” 与“技术工人拔尖人才”。5、 矿尚未建立分源抽采系统,抽采系

6、统设计能力是实际需要能力的2.95倍。 改进措施: 矿已按照省文件要求由合肥设计院对矿井分源抽采系统进行设计, 对抽采系统进行扩容。6、矿井现采用人工放水,抽采管网未设置自动放水装置。 。 改进措施:改进放水装置,由人工放水改为自动放水。7、矿井共配备钻机 15 台,钻机台效为 1500 米/月。 改进措施:进一步合理组织钻机施工,同时增补大功率钻机,以提高钻机台效8、矿井在钻孔施工中未对钻孔进行过测斜。改进措施:购置测斜仪器,对钻孔测斜。五、自评报告日: 2010年 9月 15日。以上内容摘自新集二矿煤矿瓦斯治理评估会诊自评报告书正文, 欲了解本自评项 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新集二矿煤矿瓦

7、斯治理评估会诊自评报告书。目录、八前 言 第一部分 煤矿基本状况 第一章 矿井概况 2第一节煤矿简介 2第二节 矿井资源条件 3第三节 主要生产系统 4第二章 安全管理 8第一节管理理念 8第二节管理职责 9第三节管理制度 10第四节管理机构 10第五节执行监察 11第三章 生产布局 11第一节 采掘工作面现状 11第二节生产准备 12第三节生产组织 13第四章 矿井通风 13第一节通风系统 13第二节通风设施 14第三节矿井风量 14第五章 瓦斯抽采 14第一节抽采系统 14第二节抽采措施 15第三节效果检验 16第四节瓦斯利用 17第六章 监测监控 18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 18第二节监测监

8、控数据 18第三节监测监控效果 19第四节 系统维护 19第七章 保障措施 20第一节资金投入 20第二节科技进步 21第三节职工素质 21第四节行为规范 22第二部分 自评 23第一章 程序与过程 23第二章 评估诊断 23第一节 瓦斯不治,矿无宁日 23第二节 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26第三节 可保必保,应抽尽抽 2632第四节 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 27第五节 通风是基础,抽采是重点,防突是关键,监测监控是保障第六节 多打岩巷多打钻 40第七节 只有打不到位的钻孔,没有卸不掉压的瓦斯 41第八节 变抽放为抽采,煤与瓦斯共采,治理与利用并重 41第三章 改进措施 4

9、2第一节 存在问题 42第二节 改进措施 42第四章 自评结论 42矿井瓦斯能引起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瓦 斯防治技术一直是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防治重点内容。大量实践证 明,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从地质、矿井生产的角度研究瓦斯的赋存及涌出 规律,并据此研究、探索瓦斯的治理技术和措施,是解决矿井瓦斯灾害的根本途径。新集二矿于 1993年7月开工建设, 1996年10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 150万吨/ 年,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 300 万吨/ 年; 2007年,经省经信委核定、安徽省批准,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 290万吨/年。至 2009年底,矿井

10、尚余可采储量 9100.1 万吨, 剩余服务年限 22.4 年。 2009 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39.01m3/min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9.84m3/t ,2009 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皖经 信煤炭函 20096 47号关于对 2009 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批复新 集二矿为突出矿井。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根据国家能源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工作的 通知(国能煤炭 2010235 号)要求,省经信委、省能源局、安徽煤矿安监局在全 省开展煤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本次工作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开展对矿井瓦斯

11、治理的专家会诊, 对我矿瓦斯综合 治理情况进行剖析和评估,以摸清矿井瓦斯治理现状。在全面总结矿井瓦斯治理成果 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研究和制定瓦斯综合治理 新的政策措施,提升矿井瓦斯治理水平,为全面推进“十二五”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 台阶,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奠定基础。#第一部分煤矿基本状况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煤矿简介一、矿井简介新集二矿位于淮南市凤台县城西约 12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6 33 52 116 38 17,北纬32 41 04 32 43 52。东毗新集三矿,西邻新集一矿。井田 范围:西起 1 号勘探线,东止 013勘探线;南自 1 煤层与阜

12、凤逆冲断层或其下夹片断 层(局部为寿县老人仓断层)的交面线,北至13 1煤层底板1000m高程的垂直投影线,东西走向最长约6km南北倾向最宽约5km面积约22km。规划煤炭地质储量 5.33 亿吨,可采储量 1.932 亿吨。矿井于 1993年 7月开工建设, 1996年 10月投产。 设计生产能力 150万吨/年,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 300万吨/年;2007年,经淮南局 核定、安徽省批准,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 290万吨/ 年。至 2009年底,矿井尚余可采 储量 9100.1 万吨,剩余服务年限 22.4 年。矿井配套有设计年入洗能力为 400万吨原 煤的选煤厂。二、煤层赋存情况井田属淮南

13、煤田的一部分,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共有大部及局部可采煤层 14层,煤层总厚度35.37m;主要可采煤层共5层,从上往下依次为13-1煤、11-2 煤、 8煤、 6-1 煤、 1 煤,总厚度 17.08m。三、突出煤层区域划分2003年,抚顺煤科分院对我矿 131 煤、 8 煤、 61 煤层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 结论为:13 1煤:中央采区(一600m以下、一750m以上)为突出危险区;(一550m 以下、一600m以上)为突出威胁区;一550m以上(地质剖面线01 013勘探线之间), 为无突出危险区。8煤:550m以上(南以8煤层450m等高线为界,北以8煤层 550m等高线为界,西至

14、1勘探线,东以09勘探线为界),该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 中央采区(一550m以下、一750m以上)为突出危险区。6 1煤:一550m (南以8 煤层450m等高线为界,北以8煤层550m等高线为界,西至1勘探线,东以09勘 探线为界),该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中央采区(一 550m以下、一600m以上)为突 出威胁区;(一600m以下、一750m以上)为突出危险区。因突出威胁区的进一步鉴 定项目公司正在招标,在没有完成项目之前,我矿将所有的威胁区作为危险区进行管 理。2009年中国矿业大学对二矿 1煤、9 煤、 112煤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 为 1 煤:井田勘探线 04-013 线之间, -650m 水平以上,属非突出煤层。 9 煤:井田勘 探线1013线,-550m至-650m阶段之间,属非突出煤层;11 2煤:井田勘探线1 013线,-550m至-650m阶段之间,属非突出煤层。四、地温情况本井田属地温高异常区,平均地温梯度为 3.4 C/百米。其中-550m水平的地温均 达31C以上,最高达37C,属一级热害区;-800m水平的地温均高于37C,属二级 热害区。另据新集井田 1 3勘探线的恒温观测孔实测资料, 恒温带深度为地表向下 20m, 温度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