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45139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力学)期末模拟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物理(力学) 期末模拟题考试题型: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三、计算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一、选择题1、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其中a、b为常量)则该质点作(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抛物线运动(D)一般曲线运动2、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A)匀加速运动(B)匀减速运动(C)变加速运动(D)变减速运动 3、下列说法哪一条正确? (A)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运动方向也不变 (B)平均速率等于

2、平均速度的大小 (C)不管加速度如何,平均速率表达式总可以写成 (D)运动物体速率不变时,速度可以变化4、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ms,瞬时加速度m / s 2,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等于零 (B)等于m / s(C)等于 2 m / s (D)不能确定 5、质点作半径为 R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V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A) (B).(C)+. (D)+1/2. 6、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和,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以水平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A) (B) (C) (D) 7、质量分别为m和M的滑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3、,如图所示A、B间静摩擦系数为,滑动摩擦系数为,系统原处于静止今有一水平力作用于A上,要使A、B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应有 (A) (B) (C)(D) 8、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一轻弹簧相连接,再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将绳子剪断的瞬间,球1和球2的加速度分别为 (A) a1,a2 (B) a10,a2 (C) a1,a20 (D) a12,a20 9、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到(0,2R)位置过程中,力对它所作的功为 (A) (B) (C) (D) 10、质量为m的物体自空中落下,它除受重力外,还受到一个与速度平方成正

4、比的阻力的作用,比例系数为k,k为正值常量该下落物体的收尾速度(即最后物体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将是 (A) . (B) . (C) . (D) 11、质量为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其运动方程为,式中都是正常数,则外力在到这段时间内所作的功为:12、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B)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C)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D)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13、体重、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跨过无摩擦轻滑轮的绳子各一端他们由初速为零向上爬,经过一定时间,甲相对绳子的速率是乙相对绳子速率

5、的两倍,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 (D)谁先到达不能确定1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A和B用L和EK分别表示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及其动能的瞬时值,则应有 (A) LA LB,EKA EkB (B) LA = LB,EKA EKB (D) LA LB,EKA EKB 15、如图所示,木块m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当下降h高度时,重力作功的瞬时功率是:(A) (B) (C) (D)16、一个物体正在绕固定光滑轴自由转动, (A)它受热膨胀或遇冷收缩时,角速度不变 (B)它受热时角速度变大,遇冷时角速度变小 (C)它受热或遇

6、冷时,角速度均变大 (D)它受热时角速度变小,遇冷时角速度变大 17、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速度由0增加到V,在时间t2内速度由V增加到2V,设F在t1内作的功是W1,冲量是I l,F在t2内作的功是W2,冲量是I2那么, (A) W2W1, I2 I1 (B) W2W1 , I2 I1 (C) W2W1, I2 I1 (D) W2W l, I2 I1 18、如图所示,在光滑平面上有一个运动物体P,在P的正前方有一个连有弹簧和挡板M的静止物体Q,弹簧和挡板M的质量均不计, P与Q的质量相同物体P与Q碰撞后P停止,Q以碰前P的速度运动在此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最大的时刻是。(

7、A) P的速度正好变为零时(B) P与Q速度相等时(C) Q正好开始运动时(D)Q正好达到原来P的速度时 19、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光滑桌面上质量分别为和的物体A和B之间夹有一轻弹簧首先用双手挤压A和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撤掉外力,则在A和B被弹开的过程中(A)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B)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C)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系统的动量与机械能都不守恒 20、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8、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2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位相为 (A).(B).(C).(D)02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当时间t=T/2(T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B)(C)(D)23、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动已知振幅为A,周期为T,初相 ,则振动曲线为: 24、一长为的均匀细棒悬于通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上,作成一复摆,如图所示已知细棒绕通过其一端的轴的转动惯量Jm/3,此摆作微小振动的周期为 (A).(B).(C

9、).(D) .25、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总能量的 (A)1/2 . (B)1/4.( C). (D) 3/4.26、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的位相比的位相 (A)落后.(B)超前.(C)超前.(D)落后.27、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xb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波速为u,则波动方程为:(A). (B).(C).(D)28、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在时刻,与点处介质质点速度之比是(A)l. (B)l (C)3 (D)1/3.29、一平面简谐波表达式为(SI),则该波的频率(Hz),波速u(m/s)及波线上各点振动的振幅A(m)依次为 (A). (B)(C).

10、(D) .30、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滞后(D)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二、填空题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I),则在t由0至4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8m,在t由0到4s的时间间用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2、一物体作斜抛运动,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q,如图所示物体轨道最高点处的曲率半径 为_ 3、质量为0.25 kg的质点,受力 (SI)的作用,式中t为时间t = 0时该质点以 (SI)的速度通过坐标

11、原点,则该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是_ 4、一质点从静止出发沿半径R = 1 m的圆周运动,其角加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是b =12t2-6t (SI), 则质点的角速w =_ ; 切向加速度 at =_5、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受到的作用力为 (SI)t = 0时刻,质点的位置坐标为,初速度则质点的位置坐标和时间的关系式是x =_ 6、若作用于一力学系统上外力的合力为零. 则外力的合力矩 (填一定或不一定)为零;这种情况下力学系统的动量、角动量、机械能三个量中一定守恒的量是 7、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于水平面上,它与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B以沿水平方向向右的

12、速度与物体A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后物体A在水平方向滑过的距离L .8、质量为1500 kg的一辆吉普车静止在一艘驳船上驳船在缆绳拉力(方向不变)的作用下沿缆绳方向起动,在5秒内速率增加至5 m/s,则该吉普车作用于驳船的水平方向的平均力大小为_9、一飞轮以角速度0绕光滑固定轴旋转,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1;另一静止飞轮突然和上述转动的飞轮啮合,绕同一转轴转动,该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前者的二倍啮合后整个系统的角速度_10、质量为100kg的货物,平放在卡车底板上卡车以4 ms2的加速度启动货物与卡车底板无相对滑动则在开始的4秒钟内摩擦力对该货物作的功W _ 11、假如地球半径缩短 1,而它的质量保持不变,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增大的百分比是_ 12、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穿过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孔用手拉住先使小球以角速度w1在桌面上做半径为r1的圆周运动,然后缓慢将绳下拉,使半径缩小为r2,在此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增量是_13、地球的质量为m,太阳的质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