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合同法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450957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合同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合同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合同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合同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合同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合同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合同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合同法试题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其次十八次会议于( )通过,( )起施行。 1) 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 2) 2007年6月29日2007年6月29日 3) 2007年6月28日2007年10月1日 4) 2007年6月28日2008年1月1日 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爱护( )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 企业 2) 用人单位 3) 劳动者 4)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确定有关劳动酬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平安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

2、额管理等干脆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探讨,提出方案和看法,与( )或者职工代表同等协商确定。 1) 董事会 2) 监事会 3) 工会 4) 职工代表大会 4、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 )、同等自愿、协商一样、诚恳信用原则。 1) 公道 2) 公认 3) 公开 4) 公允 5、干脆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确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 )。 1) 不遵照执行 2) 宣布废止 3) 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4) 恳求劳动行政部门赐予用人单位惩罚 6、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 )。 1) 人

3、身关系 2) 财产关系 3) 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4) 经济关系 7、用人单位自( )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 用工之日 2) 签订合同之日 3) 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4) 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供应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1) 可以 2) 不应 3) 应当 4) 不得 9、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 可以 2) 应当 3) 须要 4) 无须 10、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 十五日

4、2) 一个月 3) 二个月 4) 三个月 1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 )时间的劳动合同。 1) 解除 2) 续订 3) 终止 4) 中止 12、用人单位干脆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担当赔偿责任。 1) 责令改正并赐予警告 2) 责令改正 3) 责令改正,情节严峻的赐予警告 4) 赐予警告 13、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担当赔偿责任。 1) 责令改正,赐予警告 2) 责令改正 3) 责令改正,情节严峻的赐予警告 4) 赐予警告 14、无固

5、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 )时间的劳动合同。 1) 解除 2) 续订 3) 终止 4) 中止 15、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 1) 劳动酬劳 2) 试用期 3) 保守商业隐私 4) 福利待遇 16、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1) 一个月 2) 二个月 3) 半个月 4) 一个半月 1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1) 百分之三十 2) 百分之五十 3) 百分之六十 4) 百分之八十 18、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根据约定向用人单

6、位支付( )。 1) 违约金 2) 赔偿金 3) 补偿金 4) 损失费 19、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 )、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1) 管理人员 2) 中层管理人员 3) 高级管理人员 4) 一般管理人员 20、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 )向劳动者支付劳动酬劳。 1) 可以 2) 不必 3) 应当 4) 不得 21、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纳( )形式。 1) 书面 2) 口头 3) 书面或口头 4) 书面和口头 22、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状况,原劳动合同( )。 1) 接着有效 2) 失去效力 3) 效力视状况而定 4) 由用人单位确定是否有效

7、 23、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 )劳动合同的履行。 1) 影响 2) 不影响 3) 不肯定影响 4) 法律未规定是否影响 24、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 )支付劳动酬劳。 1) 提前 2) 刚好分期 3) 提前足额 4) 刚好足额 25、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酬劳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 )。 1) 法律救济 2) 支付令 3) 社会救济 4) 依法制裁用人单位 26、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 )违反劳动合同。 1) 视为 2) 有时视为 3) 不视为 4) 部分视为 27、变更

8、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 1) 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 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3) 由劳动者一方保存 4) 由劳动行政部门保存 28、致使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死亡;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发生严峻经营困难;劳动者起先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 2) 3) 4) 29、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 )。 1) 即时终止 2) 续延半年后终止 3) 续延一年后终止 4) 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 30、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

9、单位应当在( )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1) 七日 2) 十五日 3) 一个月 4) 三个月 31、劳动者提前(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三 2) 十 3) 十五 4) 三十 32、用人单位( ),劳动者可以马上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1) 未根据劳动合同约定供应劳动爱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 未刚好足额支付劳动酬劳的 3) 以暴力、威逼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4) 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3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10、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 )年。 1) 二 2) 五 3) 十 4) 十二 34、用人单位未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酬劳的,劳动者可以因此解除劳动合同,这种解除属于( )。 1) 一般性预报解除 2) 特别性预报解除 3) 一般性即时解除 4) 特别性即时解除 35、集体合同立法最早的国家是( )。 1) 荷兰 2) 芬兰 3) 爱尔兰 4) 新西兰 36、劳动者( ),用人单位不行以解除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 严峻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 被依法追究

11、刑事责任的 37、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倍的工资。 1) 一 2) 二 3) 三 4) 四 38、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是,用人单位( )。 1) 发生合并或者分立 2) 变更投资人 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 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39、在法定情形下,须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 )说明状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看法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 工会 2) 全体职工 3) 工会或者全体职工

12、 4)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40、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 )年备查。 1) 一 2) 二 3) 三 4) 五 41、集体合同由( )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 1) 工会 2) 职工代表大会 3) 监事会 4) 股东代表大会 42、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由( )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1) 劳动行政部门 2) 企业党委 3) 上级工会 4)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委员会 43、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 )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1) 十日 2) 十五日 3) 三十日 4) D.五日 44、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

13、地本行业、本区域的( )具有约束力。 1) 工会和劳动者 2) 工会和用人单位 3)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4) 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者 45、集体合同中劳动酬劳和劳动条件等标准( )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1) 不得低于 2) 可以低于 3) 必需高于 4) 应当高于 46、因(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1) 签订 2) 履行 3) 订立 4) 检查 47、签订集体合同应当经过( )五个程序。 1) A.当事人协商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探讨通过代表签字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公布 2) B.起草集体合同草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探讨通过代表签字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公布 3) C.当事人协商职工代表审议代表签字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公布 4) D.当事人协商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探讨通过代表签字报送上级工会备案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