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44781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点的地理坐标是( ) A.66.5S,90EB.66.5 N,90WC.66.5N,90ED.66.5S,90W(2)下列关于图中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点位于中纬度地区B.点位于东半球C.点有极夜现象D.点位于点的东北方向【答案】 (1)D(2)B 【解析】【分析】(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所在的纬线是60S, 所在的纬线是66.5S,所在的纬线是80S,排除BC两项;根据从0 经线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读图可知, 是西经,是东经。由此确定, 图

2、中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90W。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点66.5S位于高纬度地区,A错误;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点位于135E,东半球,B正确;点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点位于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

3、,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为200米,若绘制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为( ) A.1:1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C.1:1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答案】 C 【解析】【分析】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已知图上距离为20厘米,实际距离为200米,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20:200001:1

4、000;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在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需将比例尺单位进行统一,进而根据分母大小进行比较。3读经纬网示意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经纬度为(170W,60S)B.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丙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短的是甲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S”可判断,该区

5、域位于南半球,纬度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结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确定东西,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170W,60s),故A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据此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地,故B错误;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因此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短的是丁地,故C错误;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丙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故D错误;依

6、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4“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让我们随小康一起看世界。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小康晚上给在非洲的表哥打电话,表哥正在午休,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大气运动B.地球自转C.纬度差异D.海陆分布(2)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 有关。(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D.四季冷暖差异【答案】 (1)B(2)A 【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面的

7、时间比西面时间早。从图中能够看出,非洲位于亚洲的西面,因此时间比亚洲晚。(2)根据“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可知,这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 【点评】(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所以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的结果。

8、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5地球自转形成了( )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C.昼夜的更替D.地球上的五带【答案】 C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9、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6在探究地球运动的时候,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进行演示,得到左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大致运行在右图中的(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左图示意日期所处的季节,烟台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路面结冰B.人们多穿单衣C.学校下午作息时间更晚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小【答案】 (1)C(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右图中丁是

10、北半球春分日,甲是北半球夏至日,乙是北半球秋分日,丙是北半球冬至日;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我国是冬季,山东省烟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路面有结冰现象,人们穿厚的棉衣,学校下午作息时间更早,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此时太阳高度最小,故答案为:A。 【点评】(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

11、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7下图为联合国缴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联合国徽章图案( ) A.是从南极上空俯视的世界B.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C.所示区域为北半球D.纬度范围为60S60N(2)联合国徽章所示( ) A.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相当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四大洋之间没有相互连通【答案】 (1)B(2)C

12、【解析】【分析】(1)通过海陆分布可知,A.图中 是从北极上空俯视的世界,故A错误;B. 图中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5个同心圆组成,故B正确; C. 图中所示区域跨南北半球,故C错误;D. 图中纬度范围为60S90N,故D错误。故答案为:B(2)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无论怎么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热带地区陆地少,海洋面积大;地球上的四个大洋,彼此连在一起;故答案为:C。【点评】(1)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

13、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约是() A.900米B.1000米C.9001000米D.800900米(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水河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B.若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约1千米C.与甲村相比,乙村更容易发展为城镇D.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答案】 (1)C(2)B 【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依据等高线变化情况推测可知,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9001000米之间;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读图可得,白水河干流大致是自东向西流,故A错误;甲、乙两村在图上的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25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