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44134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最终合12月23日(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本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总 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中心城区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中心城区产业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中心城

2、区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五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九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章 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一章 规划实施策略与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在指导昆明城市各项 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 2

3、1 世纪,昆明城镇化发展进入关键阶 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协调滇池环境保护以 及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根据 2006年 11月关于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 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6315 号)和关于调整完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成果有关意见的函(建办规函 2013189 号),特编制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2011 年 2020 年)。第 2条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以人 为本、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更加注重四化同步、统筹城 乡;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更加注重传承文化、延续文脉,努力走出 一条昆明特色

4、、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 础。第 3条 规划修编的重点1、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对昆明的定位要求, 结合昆明在区域发展中的地 位与作用,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城市性质和职能。2、依据昆明发展实际情况, 结合昆明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支撑条件, 科学合 理制定城市规模,引导人口的有序迁移和适度聚集。3、突出滇池水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强化资源节约、 环境保 护和生态修复,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 展、低碳发展,形成社会、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4、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 空间宜

5、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制体系,寻 求适合昆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5、强化城市交通规划, 构建现代交通系统。 建立高效通畅的城市对外交通 枢纽,优化城市内部路网结构,形成发达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6、重视城市特色风貌的展现与历史文化的保护, 建设有历史记忆、 地域特 色、民族特点的人文城市。7、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 确保城市的 和谐发展。第 4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7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0、关于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 (建规函 2006315 号)11、关于调整完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有关意见的函(建办规函2013189 号)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2006-04)13、关于规范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上报成果的规定 (暂行)(建规 2013127 号)1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20052020)15、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20122030)16、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2006 2030)17、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20082025)18、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19、云南省城

7、乡规划条例20、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21、滇中城市群规划(2009- 2030)22、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3、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2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5条规划区范围1、市域市域面积21011平方公里。含昆明市的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 东川区、呈贡县(区)、嵩明县、宜良县、晋宁县、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 石林县、安宁市。2、城市规划区包括以滇池流域为核心的昆明市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和呈贡区全 部行政辖区范围以及滇池流域所涉及到的晋宁县六个乡镇(昆阳镇、晋城镇、 宝峰镇、新街乡、上蒜乡、六街

8、乡)嵩明县两个乡镇(滇源镇、阿子营乡)的 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 4060平方公里。3、中心城区含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范围;西山区的主城二 环路以内地区和福海、前卫、马街、碧鸡四个街道办事处;呈贡区的乌龙、洛 羊、龙城、斗南、吴家营、雨花、大渔、马金铺八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为1722 平方公里(含滇池草海水域10.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构成,其中: 五华区、盘龙区、 官渡区、西山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滇池旅游度假区的城市 连片建设区为主城区范围;呈贡区的乌龙、洛羊、龙城、斗南、吴家营、雨花、 大渔七个街道办事处为呈贡新区范围;昆明

9、国际机场所在地的大板桥镇为空港 经济区范围。第6条规划期限为2011年2020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 7条 城市发展总目标 将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 纽、信息枢纽,使昆明成为融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 宜居城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 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休闲旅游度假业, 强化科技创新、商贸物流、 金融、信息、 文化和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和南亚、服务中国广阔腹地的西南 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形成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节约集约

10、的多层次城乡发 展空间格局。第 8条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1、加快建设外接东南亚、 南亚,内连中国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体 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构筑与对外对内双向开放发展相适应的 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城镇体系空间结构。2、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逐步改变目前单中心城市的空间格局, 形成有 机联系的组团空间结构。主城有机疏解,强化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配套服务 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和城市人口的聚集 。3、塑造特色鲜明的优良人居环境。 发挥昆明气候四季如春、 历史文化丰富 多彩、高原湖泊景色壮美等独特优势,建设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现代与历史 相互协调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4、注重历史

11、文化名城保护。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塑造体现昆明历史文化的 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风格。在实施旧城改造过程中,应深入挖掘、保护历史文 化遗存,逐步恢复老城传统空间格局。第 9条 经济发展策略1、在对外经贸合作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改革开放的先导作用, 积极 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南亚 合作。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促进产 业结构调整升级。至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5000 亿元以上,年均增 长 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85000 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额占生产总 值比重 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

12、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 25以上。3、建设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依托国际大通道, 优化产业布局,改造升级传统工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昆明打造成 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基地、光电子产业基 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旅 游目的地,谨慎发展重化工业。第 10条 社会发展策略1、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市域总人口控制在 850 万以内,人 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 %。以内;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及高中阶段 教育,积极发展其他各类教育,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2 年。2、积极稳妥推

13、进新型城镇化, 推动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促进基 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快城乡规划、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一体化。 至 2020 年,市域城镇化率达到 73%左右。3、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努力让全市人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健全城乡医疗服务设施体系, 切实解决昆明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4、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 搭建国际文化引进 来和中华文化走出去平台;推进各层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文化遗产、

14、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文物保护单位、大型遗址的保护管理,完善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加大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深入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 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第 11条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制定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 划定禁止建设和限制建设地区, 有效保护森 林、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生态廊道、 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2、实施生态功能区分级控制,确保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

15、。到2020年,滇池入湖河道和湖泊 水质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质逐步改善;占国土面积10%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比例大于30%创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 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4、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0%以上,工 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5沖上,二氧化硫、COD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 达的总量指标范围内,争取列入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城市再生资源社区回 收站点覆盖率达到80%上,综合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达 50%上。建设集约、 清洁、安全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12条城市性质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 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南省省会。第13条城市职能1、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2、区域性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