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实验操作步骤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426171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实验操作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实验操作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实验操作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实验操作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实验操作步骤(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操作步骤1看题审题认真看淸题目要求,一般有几个要求,对准要求,分析得出要测的数据,设计好实验。2、淸点并摆放好器材淸点并选择合适的完好旳器材,认真看清凸透镜的焦距并记录(f=)0将器材摆放在合适位置。安装(连接)实验装置将凸透镜、光屏、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安放在光具座中央,光屏、蜡烛安装在凸透镜的两侧。4、检查并调试装置调整凸透镜、光屏、蜡烛至同一高度,点燃蜡烛,移动光屏,使所成像位于光屏中央。5、安题目的要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试时题中有要求的就做,没要求的就不做,一般只有下面的2-3步)*1U2f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移动烛焰,使物距(U)大于二倍焦距(2f再前

2、后反复移动光屏使光屏上获得一清晰旳像,记录下此时旳物距U=,像距v=,像的正、倒立,像旳放大、缩小,像旳虚、实等情况。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物距(VU),像和物在凸透镜异侧。2U=2f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法同上)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V=U),像和物在凸透镜异侧。*3fU2f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法同上)结论:当fUU),像和物在凸透镜异侧。4U=f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法同上)结论:不成像。*5Uf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法同上)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不能获得清晰旳像,透过透镜观看,在烛焰的同侧有一正立、放大的像,(有观看过程)。结论:当

3、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6、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此步己放在了上一歩中同时完成了。此时只需整理数据、结论。7、书面报告将记录数据、实验结论书面报告给老师。8器材整理实验完毕,器材整理归位,桌面清理。二、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操作步骤1、看题审题认真看淸题目要求,一般有几个要求,对准要求,分析得出要测的数据,设计好实验2、淸点并摆放好器材淸点并选择合适的完好旳器材,认真观看弹簧秤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记录。将器材摆放在合适位置。探究定滑轮的作用3、安装(连接)实验装置1弹簧秤调零后,测钩码和滑轮时的重量(G和G轮)和提力方向,并记录。(重物:钩码两个)2安装好定滑轮,如图甲

4、所示。4、检查并调试装置试着匀速拉动重物,看装置是否运转正常,弹簧秤是否正常指示。5、安题目的要求探究定滑轮的作用向下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重物匀速上移,测出此时拉力F的大小(弹簧秤示数稳定后读数)和方向,并记录。重复测三组数据取平均值。6、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有必要的比较过程)。探究动滑轮的作用(如图乙所示)重复上述3-6步,得出动滑轮的作用:可省力一半,但不改变力的方向。(有必要的比较过程)。7、书面报告将记录数据、实验结论书面报告给老师。8器材整理实验完毕,器材整理归位,桌面清理。三、探究1立方厘米物体质量的含义操作步骤测物体(石头铁钉橡皮泥)的密

5、度1、看题审题分析题目的要求和要测的数据,得出实验的最佳方法。2、淸点并摆放好器材淸点并选择合适的完好旳器材,认真观看天平的量程、游标、分度盘和砝码并记录。将器材摆放在合适位置。3、用天平测物体(石头)的质量(m)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底座水平,游码置0(用镊子),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测物体(石头)的质量。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用镊子),丛大到小依次试加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用镊子),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天平横梁平衡的标志)。3卸下砝码,置砝码盒中。同时记录各砝码质量mlm2和游码读数mO。被测物体(石头)的质量:m=m1+m2+mO4、用排水法测出物体(石头)的体积(V)1

6、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VI。(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凹点相平)2用细线系住物体(石头),将其缓慢抻入量筒的水中,读出总体积V2。3算出被测物体(石头)的体积V=V2-V1。5、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算出被测物体(石头)的密度(P=m/V)。6、书面报告将记录数据、计算过程和结果书面报告给老师。(注:数据必须有单位)7、器材整理实验完毕,器材整理归位,桌面清理。四测量并联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操作步骤1、看题审题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和要测的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的最佳方法。2画(看)电路图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题中有图时,看清电路图)。在图中标(找)出所测物理量的位置。(2分)3清点器材对照电

7、路图,清点并选择合适的器材(有多余器材)与适当的量程。观察电表,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了解并记录量程和分度值。检查器材,开关通断情况是否良好,灯泡能否发光。(2分)4、按图摆放器材将各器材按电路图的顺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开关断开)。(2分)5、连接电路用导线将各器材依次连接起来。(先连串联部分再连并联部分,线头拧紧,顺时钟绕在接线柱上,开关断开,最后连接电源)(6分)6、检查并试触电路认真检查电路,无误后试触电路,看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灯泡发光,电表正常偏转)。(最常见的故障:1电路连接不正确,2导线没接紧,3开关、灯座、电源处有松动,4灯泡烧毁)(4分)7、接入电表,测量并记录数据选择适当量程和正

8、确接线柱,将电表分三次分别并入电路中A、B、C、三点,试触并合上开关,测量并记录三个数据。注:电流表串入电路,电流从、IB=、IC=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选择量程时,先大(量程)后小(量程),读数时注意所选量程并估读,视线与刻度盘垂直。记录数据时有单位。记录:IA=、IB=、IC=、边测边记录,不要回忆记录(8分)8、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记录分析处理:IA&IB+IC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6分)(数据必须有单(数据必须有单9、书面报告将所画电路图、记录数据、处理过程和实验结论书面报告给老师位)。(6分)2分(参考分值)2分(参考分值)10、器材整理归位,桌

9、面清理先断开开关,再拆走电源,最后拆其它器材。注:考试时,可能只测其中部分电流值,请看清题目要求。五测未知电阻的电阻操作步骤1.看题审题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和要测的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的最佳方法。(2分)2、画电路图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2分)3、清点器材对照电路图,清点并选择合适的器材(有多余器材)与适当的量程。观察电表,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了解并记录量程和分度值。检查器材,开关通断情况是否良好,灯泡能否发光。(2分)4、按图摆放器材将各器材按电路图的顺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开关断开)。(2分)5、连接电路用导线将各器材依次连接起来。(先连串联部分再连并联部分,线头拧紧,顺时钟绕在接线柱上,开

10、关断开,变阻器阻值移到最大,电表接入电路时,选择小量程,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最后连接电源。)。(6分)&检查并试触电路认真检查电路,无误后试触电路,看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灯泡发光,电表正常偏转)。(最常见的故障:1电路连接不正确,2导线没拧紧,3开关、灯座、电源处有松动,4灯泡烧毁)(2分)7、测量并记录数据合上开关,移动变阻器,测出三组电流、电压值,并记录(11=、12=、13=、W=、U2=、U3=)。读数时,注意所选量程并估读,视线与刻度盘垂直。记录数据时有单位,数据边读边记,不要回忆记录。(8分)8、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记录计算方法如下:R仁U1/I1,R2=U2/I2,R3=U3/I3,Rx=(R1+R2+R3)/3。注意:不要忘了单位。(8分)9、书面报告将所画电路图、记录数据、处理过程和实验结论书面报告给老师(数据必须有单位)(6分)10、器材整理、归位,桌面清理。先断开开关,再拆走电源,最后拆其它器材(2分)-(参考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