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418730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一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法二小数除法二位置三观察物体三小数除法四简易方程四可能性综合应用量一量 找规律综合与实践掷一掷五多边形的面积五简易方程六统计与可能性六多边形的面积综合应用铺一铺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七数学广角数字编码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2. 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3. 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二、 具体编排例1:结合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例2:脱

2、离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例3:小数乘小数,突出转化的方法,在做一做后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4:小数乘法中的难点问题。例5:小数倍,领会 “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同时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例6: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小数,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例7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例8: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例9: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

3、题,注重理解题意,渗透函数思想。三、 教学建议1. 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2.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单元 位置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由原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 具体编排例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三、 教学建议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2. 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

4、思想。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 小数除以整数中不再单独安排例题教学方法的交流和验算,分散到前面的例2和例3中。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题调整为:例整数部分够商,能除尽;例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添继续除;例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3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5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4 增加循环节的认识。5 解决问题中不出双归一的类型,数量关系在前面已学,直接在练习中应用。二、 具体编排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例2: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添继续除。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商。提出验算要求。例4

5、:一个数除以小数,突出转化思想。例5:特殊情况,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补足。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6:商的近似数,体会必要性,掌握方法。例7: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写法。认识有限小数、无线小数。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例10: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问题。三、 教学建议1.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 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第四单元 可能性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调整,由原三上移来。二、 具体编排例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2: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

6、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只作定性描述。例: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要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三、 教学建议1. 在不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统计结果体会规律性。2. 把握好教学要求。综合与实践:掷一掷由原三上移来。第五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 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2. 根据课标要求,明确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 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二、 具体编排1. 用字母表示数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30),加减关系和代入求值。例:用字母表示数量

7、关系6x,乘除关系。例: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3x)。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4x)。2. 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给出结论。解方程: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3=9,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检验要求。例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不同类型的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例:的应用。例:的应用。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例:的应用。例:的应用。例:解决问题,的应用。三、 教学建议1. 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2. 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3. 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等量关系的分析,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第六单元 多

8、边形的面积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 加强探索过程的引导,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转化前后图形的等量关系,推导得出面积公式。2. 增加方格纸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二、 具体编排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突出转化的思想。例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例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例4:组合图形的认识和计算。例5: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三、 教学建议1. 经历探究过程,体会转化思想。2. 灵活运用公式,培养估算意识。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由原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二、 具体编排例1: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借助线段图,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例2: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例3: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沟通和对比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三、 教学建议1. 经历建模的过程,感悟思想方法。2. 突出画图(线段图)的策略。第八单元 总复习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