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40897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1、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我们要通过“阳光工程”“读书月”等活动,通过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之所以要重视读书对人的影响,这是因为()。A、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C、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主要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D、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2、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

2、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3、在即将来到的xx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考虑到文化因素对竞选获胜具有重要意义,两党都围绕着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以期抢占文化的“桥头堡”。这体现了( )A、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 D、文化教育对政治起促进作用4、孔子曰:“人

3、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近年来,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这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尤其是进行诚信教育。这是因为(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决定经济、政治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A、 B、 C、 D、5、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这说明(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 B、 C、 D、6、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下列现象:兄弟

4、两人,一个与父母生活在城市,一个与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结果兄弟两人在思想、性格、接人待物方面会有很大差异。这表明( )A、生活中存在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B、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7、我国xx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从公安部了解到,xx年,全国共查处超速行驶9000多万起,因超速行驶肇事导致7000多人死亡。“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

5、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 B、 C、 D、8、“最美”成为当今公共舆论中的高频词汇。从“最美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女公交司机”付秀丽,再到“最美孕妇”彭伟平,这一系列的“最美”平凡英雄身上展现出的爱和善良,让大家为之动容,使人家传统美德的光彩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下列成语诗文中与“教师美德感召力”反映出文化对人影响特点一致的是( )孟母三迁 乡音无改鬓毛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随风潜入夜,润微细无声A、 B、 C、 D、9、在第九届“全国十佳电视制片”表彰大会上,民族史诗大剧木府风云以其和谐

6、大爱的主题、演员的精湛表演以及服、化、道方面的精良制作,一举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收视美誉双丰收。木府风云获得收视美誉双丰收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总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影视剧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A、 B、 C、 D、10、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中西方

7、文化具有趋同性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发展A、 B、 C、 D、11、截至xx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12、儒学仁、义、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在实践中产生

8、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B、 C、 D、13、猫头鹰,在东方的中国被视为不祥之物,而在西方却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物就是一只猫头鹰。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A、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勇于抛弃本民族文化 B、通过文化交流,让西方认同我们的观念C、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尊重差异,理解个性D、承认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14、在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

9、了世界各地。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商业贸易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 B、 C、 D、15、近年来,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通讯、网络、存储、显示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以惊人的速度“一路狂奔”,从300多亿元一直增长到xx年的1935.49亿元。数字出版领域“一路狂奔”意味着( )数字出版标志着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数字出版已经取代传统方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16、

10、传统习俗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以适应时代、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随着时代发展,看春晚、短信拜年、旅游过年等新的过年方式逐渐涌现,网上“围炉夜话”、动漫春晚等展现个性的“新年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表明 ( )A、传统的春节文化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B、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C、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科学技术是传统习俗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17、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

11、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18、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12、带C、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D、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19、古代有位画家对摹仿他的人说:“纵横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另一位大师也这样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文化角度看,两位大师都主张( )A、学习文化要区别不同对象 B、要重视文化对社会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C、继承就能实现创新 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有生命力20、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加速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借助音视频技术,采集古书画装裱技术的图像资料,完整地记录了工艺流程、操作手法及技术细节,为防止技术流失上了双保障。这说明( )科技、教育决定文化发

13、展的方向 科学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了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A、 B、 C、 D、21、故事片惊天动地真实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历史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效果奇观,把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文化形态的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A、 B、 C、 D、22、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80分钟的表演,让人们领略了英伦三岛的田园牧歌,回顾了英国从工业革命走向强盛的历程,并将莎士比亚、憨豆先生、卓别林、摇滚乐等经典的英国文化和影视艺术符号精彩重现。这告诉我们(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