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40158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 , 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 , 有思想的教育刊物,分享了教育名著读书笔记给大家参考!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1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最后把这本厚厚的 爱的教育 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述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

2、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 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持续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最后, 13 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必须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遍了人生的酸

3、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忙,最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忙下,马可尔和妈妈最后重逢了 读到那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就应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 这些 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 你会感觉到, 人生,这是一个多么

4、完美的东西啊!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必须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忙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必须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忙的人,是不是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2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你会发现: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

5、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2 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 66 个教育细节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在开始研读的时候就已经被书中的资料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

6、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 打不起精神来; 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用心主动,乐于理解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印度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 你会收获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3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根

7、也以前说过: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就应透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 从这些名言中,我们能够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 “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潜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

8、神, 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完美的 “星光大道”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 “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4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

9、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3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 ,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系“生命化教育” 的倡导人、 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 “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 1+1 读书俱乐部,推广 1+1 式的读书理念。透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 ,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 平时,我们要更细致、 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

10、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当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这天这个时代确实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张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现而又擦去的ppt 上;快在了教师应对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却能把课演绎的完美而流畅上;快在了教师与校5文档来源为

11、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长们每一天似乎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务性的事务上,快在了教师冷漠地看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 正如那作者苦恼的快一样,我们这天的学校里。教室座位整齐,台下人头攒动,一派工业化大生产的气势。老实说确实难以看到具有生命个性的人。这也难怪作者所推崇的叶澜教授不断的发出呼唤,呼唤教育创新要有“具体个人”意识,呼唤要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 “人”的转向要从 “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说到底快到了我们的课堂上都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种什么样貌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

12、呢?作者眼里慢是像 W 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忙, 多给他们带给创造、 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潜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

13、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6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务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生命化教育”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带给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 引发思考 客观条件, 就是课堂环境

14、,教学空间。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里的一段话:美国教育家博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控制在二三百人内为最佳” 。博耶又说: “当班生数超过 30 个人时,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 ”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须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能够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能够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从某种好处上说,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难能可贵之处”。如果教学课堂环境没有保障,首先就给教师组织课堂带来了困难,信息的传输呈单向化而不是多样化,“生命化教7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标准之一, 也是对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