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36678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产业集聚区“优化环境促发展”情况汇报(2011年3月15日)一、市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及总体评价(一)招商引资基本情况1、市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于2008年5月16日成立,位于市中心城区东南部,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全区规划分为煤化工、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新技术等四大产业功能区。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新阳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全境。区内建成的驿城大道、东源路、永顺路、蔡州路、工业二路、滨河路等4纵8横12条道路与辖区内原有的中华大道、练江大道、汝河大道等主干道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区内水、电、气、

2、热、通讯等配套齐全,有蓝天、华润、市热电厂三座大型电厂,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日供应蒸汽40万立方米,现有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第二座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筹建中。区内现有工业企业70家,规模以上工业30家。2、招商引资情况。市产业集聚区自成立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管委会牢固树立“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财源、项目是后劲”的思想观念,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区2010年共引进项目44个,总投资100.4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已初步形成了以平煤蓝天、昊

3、华骏化、通用天方、南方钢铁等四大集团为主导的煤化工、医药、钢铁等三大产业。3、工业经济发展情况。2010年,区内完成工业总产值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完成工业增加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实现税金2.65亿元,增长56.7%;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比2009年增加11.7亿元,增长367%;完成投资总额和投资同比增速居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前30名。(二)环境总体评价通过对昊华骏化、天方药业、中原甲醇厂、中塑实业、晶玉玻璃、辉耀门业等区内大中型企业走访调研,目前区内企业对我区的软、硬投资环境满

4、意度均为100%,总体评价是:环境优良、政策优惠、服务优质、区位优越。二、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一)硬环境建设情况1、园区建设情况按照“找准优势,明确方向,把握趋势,突出重点”的要求,市产业集聚区把产业发展规划与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对辖区24平方公里进行高起点、超前性的总体规划,集工业园林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物流、销售、金融、居住、休闲等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相得益彰。分为煤化工、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新技术等四大产业功能区。以创建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契机,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合理地

5、规划。以公园、河流、道路等为载体,重点打造练江河休闲景观产业带;依据城市功能组织,按照“产业集聚,综合配套”的原则,由中枢区域向四周辐射,着力构建综合服务区;以煤化工、医药优势产业为基础,根据主导风向和城市产业总体布局,合理布局煤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及其它相关产业为主的生产区。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入驻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切实以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以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实现产城融合,形成工业和城市化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2010年11月,市产业集聚区被省工信厅列为首批25个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2、

6、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标准化厂房:一期六栋已全部建成并出租,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00万元。职工公寓楼:标准化厂房配套项目,已开工建设四栋,总建筑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目前1#楼已封顶,2#、3#、4#楼已进入三层施工,预计今年7月份可全部完工;拆迁安置小区:拆迁安置小区一期工程7栋安置楼已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可提供安置房220套。二期工程7栋安置楼已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可提供安置房200套。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共约3600万元。同时,可提供安置房400套的三期5万平方米安置小区工程即将公开招标。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水、电、通信等配

7、套基础设施与基础建设同步实施。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分别新铺设市政供水管道约5000米,新建高压线路3000米,新架设通信光缆4000米。建成区供水、供电和通信网络已初步形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永顺路、滨河北路、东源路、前进路、蔡州路和风光路南段等道路工程已经建成。工业二路、中原大道、蔡州路、滨河北路延伸段等道路工程以及汝河大道东段排水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向前推进,预计今年5月左右将陆续建成通车。以上道路总长约26公里,总投资约6亿元。目前,练江河以北区域已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园区交通主框架已基本形成。园林绿化等市政公共设施:目前已建成垃圾中转站3座,总投资250万元;东源路、前进路、蔡

8、州路、永顺路和滨河北路路灯已安装完毕,总投资约400万元;驿城大道中段和东源路北段已完成绿化,东源路、前进路、蔡州路、永顺路和滨河北路等五条道路和标准化厂房区的绿化施工单位正在紧张施工,标准化厂房区游园已完成设计。以上绿化工程总投资约500万元,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全部完成。(二)软环境建设情况1、机构设置及职能建设情况市产业集聚区管委成立后,经批准设立了办公室、招商处、规划建设处、群众工作处和财税统计处,并先后成立公安分局、综合执法局。为全力服务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建设,又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安全生产局等职能部门在市产业集聚区均派驻了专门的管理办公室,赋

9、予相应的审批管理职能,国税、地税、工商、技术监督在本局设立办事机构由专人负责为市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服务,从而减少了企业办事环节,提高项目入驻效率。2、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目前,市产业集聚区主要依托市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金8亿元人民币,全部为国有资本,由市政府全额持有。止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已达19.6亿元,净资产12.8亿元,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在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过程中,无论是按银监会口径,还是财政口径,都是属于规范化的平台公司。3、基础设施投资运作方式。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借助市投资公司筹措资金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多元化融资机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政

10、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外资与民间资金并重的开放式、多元化投入机制和融资体系,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4、投资公司融资情况。近几年来,市投资公司与中信银行开展过合作,用了4000万元流动资金,该笔贷款到期后已经归还;与市商业银行合作贷款4000万元,两笔贷款均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公司的主要合作对象是开发银行,目前有贷款余额6.13亿元。其中有3亿元是以财政回购方式,其余为抵押担保。市产业集聚区有贷款8000万元,建设内容是10栋标准厂房、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和一栋职工公寓楼。5、土地储备职能情况。驻马店市投资公司尚未授权土地储备职能,没有土地资源。目前正在努力争取市政府批准,取得

11、土地一级开发权和土地储备职能,至少取得市产业集聚区内的土地储备权。6、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一)成立组织机构。市委、市政府对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市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义生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登华任副组长,切实加强了对产业集聚区的领导。市政府建立了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办公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和联席办公会议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深入产业集聚区现场办公,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出台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

12、发了关于加快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关于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关于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关于加快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建设和项目入驻的意见,以及加快“三区两县一体化”建设、推进老城区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等多个规范性文件。要求工业项目统一入驻园区,集中立项审批,优先供应土地,执行省网直供电价,全面落实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为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市直各职能部门在市产业集聚区管理方面的责任分工,理顺了市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市财政、国土、规划、环保、安全生产

13、等职能部门均派驻了专门的管理办公室,并赋予相应的审批管理权限,简化审批环节和办事程序,实行直接申报审批,建立“直通车”制度。同时,管委会实行领导联系分包企业制度和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对项目建设采取“一条龙”、“零距离”、“保姆式”的全程跟踪服务,实行挂牌保护,打造绿色通道,为项目入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四)完善激励措施。市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多轮驱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园区道路、厂房、服务中心、安置小区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市政府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产业集聚区发展考评办法,实行核定基数、增收奖励的财政激励政策,拿出专项费用奖励先进单位,并及时下拨省政府专项奖励资金,全

14、力扶持产业集聚区发展。(五)创造优良环境。我们在全区形成“安商、亲商、护商、爱商”的思想,要树立客商就是上帝的理念,把客商当亲人,对客商要做到“六心”(诚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热心), 要继续致力于建设公平、公开、便捷、高效的经济管理和服务体系,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完善各项运行机制,打造软硬环境,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坚持定期召开辖区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实行管委会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定期走访企业,帮助解决问题,促其做大做强。二是完善项目联动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一条龙”、“零距离”、“保姆式

15、”的全程跟踪服务,每个新上项目均成立协调服务小组,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指派专人从项目立项、建设、到投产运营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加大对辖区群众的教育力度,严厉打击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营造敬商亲商、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切实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制定和采取得力的推进招商引资措施,为入驻项目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落实领导分包企业制度;2、成立建成企业新上重点项目协调小组;3、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定期走访企业;4、对重点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挂牌保护;5、市区联动,坚决制止和查处“四乱”行为。三、2011年工作要点按照市产

16、业集聚区党委、管委会提出的“新年新气象,工作要有新成效;新年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新年新任务,工作要有新方法;新年新目标,工作要有新形象”的工作要求,全区上下立即行动,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把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真正贯彻落实到工作中。一、立足区内现有大型企业做好服务,实行以商招商、以厂招商,拉长产业链条,促其做大做强要对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做到情况熟、思路清,全区上下要形成共识,坚持以商招商、以厂招商,为企业搞好服务,要以优质的服务创造优良的环境,以优良的环境促进项目入驻,多产生“二期、三期”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为此,我们将继续围绕煤化工、医药、高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四大”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发展煤化工、医药、纺织等优势产业,促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一是加大对昊华骏化、天方药业、平煤蓝天、南方钢铁、中天纺织、华能中原燃气电厂等已形成规模的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