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325392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若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赵若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赵若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赵若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若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襄阳四中义教部 赵若君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实践者,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在语文的鉴赏和探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做法呢?课改以来,结合个人对新课改的思考和教学实践,我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一、在文本解读中产生个性化的感悟体验和心灵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1. 加强阅读打牢鉴赏基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想象的世界很大次程度上来自文学作品,文学鉴赏活动也就是学生通过别人的精神境界、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经验来认识自己。了解世界,完善自己精神和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过程。

2、阅读的过程可以看出对作品立意的理解的不同。如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展开关于“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日出江花红似火”的谈论探究,引导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个性把握和对诗人的心灵世界的独到理解。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要鼓励独立自由、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品味,形成自己最真实的、最鲜活的、最珍贵的属于自己的感受体验,即阅读初感,通过不断的积累,提升自己的鉴赏和探究能力。2. 感受品味实现整体把握。在指导学生赏析文本时,应引导学生从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入手。首先文学形象是通过文学作品塑造的。如尊严对逃难的年轻人哈默外貌,动作的刻画,尤其是语言的描写,塑造了一个自

3、爱,自强自尊的哈默形象,从而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尊严。总之,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方能领会作品的意境,领悟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思想主题和作品的丰富内涵。3. 立足文本鼓励多元解读。由于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是多元性的,阅读鉴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在读同一个作品时可能会有不用的感受,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任何问题都要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状况,不能只告诉学生一个现成的结果、固定的意思,或者是给人物简单地贴张标签,如一讲到巨人花园中的巨人就是“自私自利”;说到青蛙就是“坐井观天,自傲自大”;而应鼓励学生从文本出发,在把握作品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进入鉴赏和

4、探究层次,读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小木偶的故事的结尾是:木匠为小木偶添上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可以让学生改写小说,为小木偶设计以后不同生活,这样将理解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结合起来,实现个性化解读,可以激起学生主体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二、在课堂教学中打造多元化的思维角度和探究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1. 恰当选题,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根据学生条件、学校条件和地理条件,有意识的研究、拟定选择恰当的课题,注意课题的教育价值和可操作性,如讲说明文单元,让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或家乡的特产,课后写文章介绍自己的卧室、校园,使学生有热情去学枯燥的说明文,学起来情绪

5、高涨,从而引导学生将说明文的顺序、方法和语言理解得更深,感悟得更透。2. 注重方法,开展活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内容和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在学习文言文单元时,引导学生阅读原著,观看影视片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了解时代,如写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寒假开展春联比赛等,使他们在考察家乡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的实践中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三、在写作实践中锤炼创新化的想象能力和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1. 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多读书可以扩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阅读面越广,表达就会越丰富;阅读面越深,写作就会越有神。因此

6、我鼓励学生除了语文课本和读本外,每天至少要挤出20分钟时间来阅读报刊杂志,做到见多识广;每周坚持上阅读课,让学生读精品美文和经典名著,并写出相应的美文摘抄或读书笔记;定期开展读书笔记大交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进行有效阅读,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库。经过坚持积累,学生的写作题材变得丰富了,视野变得宽阔了,作文也变得更有深度了。2. 鼓励学生观察思考。目前小学生写作内容比较空洞,不能触及生活的本质,这与他们不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有关,因为写作源于生活,只有经过细致观察和认真思索,才能“言他人所不能言”,因此我经常提醒和鼓励学生去多留心身边的事,关注社会动态,从而写出深刻,厚重,有新意,能给人以启发的佳作。

7、3.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正对学生目前不喜欢作文,甚至怕写作文的现象,我尝试着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如要求学生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内容题材可不做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记下一周以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和所悟即可,我在批阅时总是给予必要的肯定和鼓励。另外我会定期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周记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栏里,使学生从中获得写作的乐趣,得到写作的动力,逐步提升写作的能力。4. 组织学生参与评改。平时在自己改评学生作文的基础上,指导直接参与到作文评改当中,通过反复欣赏比较,借鉴学习,从而完成修改任务,培养了作文改评能力。学生不但提高了对作文的感性认识,认识到了写作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对作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写作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经过这些有益的尝试,我进一步认识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和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成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思想情趣和生活品味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