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310805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训练定时规范(时间:45分钟分值:43分)题组一语段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3分)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注】。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献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

2、。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注】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A.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民殣于道路B.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C.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其庶几于是者与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A 项“以”,均为介词,因为。解析本题考查“以、于、而、其”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于”,

3、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到。C项“而”,第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假设关系。D项“其”,均为语气副词,第一个表示推测,大概;第二个表示祈使,一定。答案A【参考译文】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科举生。徐君天资聪慧,读书明白大致就不再深究,仰慕古代侠义之士,乐善好施,持重守信。乡里之间有纠纷,一定登门追问是非曲直,徐君一句话就能使他们折服。徐君的哥哥性情刚烈,徐君侍奉他更加谨慎。徐君的弟弟读书,徐君不因为贫穷(就不管弟弟),竭力帮助弟弟。崇祯末年,旱灾蝗灾相继发生,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君拿出仓库的粮食来资助乡亲,又规劝有能力的人家(来帮助别人),靠他保全活下来的人很多。可

4、是,乙酉丙戌年间,盗贼四起。徐君以身作则保卫一方,每听到盗贼来临,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的壮士守卫防御。盗贼很仇恨他,最后杀死徐君。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有人说:徐君是古代游侠一样的人。我说:游侠士因为好义扰乱国家,徐君因为好义庇护百姓,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盛世的时候,在上的官吏洁身自好加强治理,使在下的官吏受益,下级尽职尽责来为上级做事,上下和谐,盗贼就不能兴起。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君这样的人,大概跟这样的人差不多了吧?唉,这不单是为徐君写的文章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5、,完成文后题目。(3分)(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注】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日:“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腹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口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

6、,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口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口死。一军尽覆。(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然事多口嗣昌、起潜挠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口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口死A.因且乃B为而以C.因而以D.为且乃解析本题考查“因、为、且、而、乃、以六个虚词的用法。写卢象昇下定决心考虑作战,但是很多事都受到主和派杨嗣昌、高起潜的阻挠。“因”在此处似乎只有表原因可讲通;“为”作介词,可表被动,表原因、目的。比较二者,表被动最合适,所以此处应用“为”,据此可排除A、C两

7、项。写杨陆凯因为怕敌人乱砍卢象昇的尸体,因此就自己趴在他的尸体上面。“而”是连词,可以表因果,用于后一分句译为“因而、因此”,合乎语境;而“且”要么表递进,要么表并列,要么表让步,这里都讲不通。据此可排除AD两项。写杨陆凯为护卫卢象昇的尸体背上挨了二十四箭因而死掉了。“以”和“乃”都有表承接的用法,但是这句更强调杨陆凯的死因,用“以”更恰当。答案B【参考译文】(崇祯十年)九月,清兵驻扎在牛兰。皇帝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来护卫京师。赐予卢象昇尚方宝剑,统率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卢象昇身披麻衣,脚穿草鞋,誓师后来到京城郊区。这个时候,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和议。卢象昇得知后,

8、跺着脚感慨地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只是遗憾死而不得其所,假如这回有万分之一的不幸,我宁愿捐躯断头,以身殉国。”于是下定决心考虑作战,但是很多事都受到杨嗣昌、高起潜的阻挠。卢象昇上书请求分编部队,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归卢象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高起潜指挥。卢象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领的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顺义。清兵南下,兵分三路卢象昇率领剩下的弱卒,驻扎在京师野外。十二月十一日,卢象昇进兵到了贾庄。当时高起潜率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在鸡泽驻扎,距离贾庄只有五十里,卢象昇派廷麟前往求援,高起潜不接应。卢象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遇上了清兵。卢象昇带领中路部队,

9、虎大威率左路,杨国柱率右路,于是(与清兵)激战。第二天,(清军的)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三重。卢象昇指挥士兵奋勇作战,呼声震天动地,从早晨直到午后,炮弹用尽,箭也都用完了。卢象昇挺身而出进行短搏,后边的骑兵也都跟了上来,他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身上中了四箭,挨了三刀,于是就倒下去了。杨陆凯怕敌人乱砍他的尸体,就自己趴在他的尸体上面,背上挨了二十四支箭死掉了。整个部队都覆灭了。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6分)及裴延龄诬逐陆贽、张滂、李充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

10、子,为开救,良久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选自新唐书阳城传,有删改)(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吾当取白麻坏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哭于廷得复见将军于此帝不相延龄,城力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C项,均为介词,在。A项,连词,于是、便/副词,竟然。B项,代词,代这件事/助词,的。D项,语气词,表判断和肯定/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与文中“为开救”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11、是()(3分)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介词,替、给。B项,成为。C项,介词,因为。D项,介词,被。答案A【参考译文】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张滂、李充等官员时,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一职,不能让皇帝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在延英殿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情绪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过了很长时间,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

12、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命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诚恐以财货污君。”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傲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注】曰:“若之何?”晖望见少

13、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删改)掾属:佐治的官吏。(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乃召晖拜为郎A.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B.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C.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解析B项,副词,将要/连词,表转折,去卜A项,均为副词,于是、就。C项,均为介词,因为。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答案B(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字,与“骠骑将军东平王苍

14、闻而辟之,甚礼敬焉”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C.犹且从师而问焉D.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代词,他。A项,均为兼词,相当于“于此”。B项,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D项,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答案C【参考译文】朱晖字文季,南阳宛城人。起初,光武帝与朱晖的父亲朱岑都在长安学习,有旧交。等到光武帝即位后,探访朱岑,这时朱岑已死,于是召朱晖做郎官。朱晖不久因病离职,毕业于太学。后来朱晖做了郡吏,太守阮况曾经想买朱晖家的婢女,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朱晖送厚礼到阮况的家。有人讥讽他,朱晖说:“从前阮府君有求于我,实在是怕用财物污辱了他。”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听说后,提拔朱晖,对他十分礼遇尊崇。正月初一,刘苍应当入贺。按照旧例,少府给璧玉。这时阴就为府卿,(自认为)高贵并且骄横,官吏傲慢而不守法。刘苍坐在朝堂之上,更漏将尽,而璧玉找不到,刘苍回头对佐治的官吏说:“怎么回事?”朱晖看见少府主簿手持璧玉,就去欺骗他道:“我多次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