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练习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30056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健康评估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健康评估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健康评估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健康评估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练习题.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评估 课程练习题绪论第一章 健康评估的方法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问诊技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避免重复性提问 B 提问时注意条理性 C 以一般性问题开始D 首次问诊前应做自我介绍 E 当病人回答含糊不清时,进行诱导和提示2、以下不属于体格检查中的必需器械的是 A 棉签 B 血压计 C 压舌板 D 听诊器 E 近视力表3、以下关于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描述是 A 按序进行查体 B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C 仪表大方、态度端庄D 对危重患者也必须遵循系统检查的原则 E 尽量减少翻动病人的次数4、正常生理情况下不会出现的叩诊音为 A 清音 B 浊音 C 鼓音 D 实音 E 过清音5、检查胆

2、囊压痛点的正确方法为 A 双手触诊法 B 浅部触诊法 C 深压触诊法D 冲击触诊法 E 滑动触诊法二、填空题1、腹腔深部包块的常用触诊方法为 ,阑尾压痛点的触诊方法为 ,大量腹水患者的肝脏触诊方法为 。2、尿液嗅诊评估时,发现苹果样气味常提示 ,大蒜臭味提示 ,鼠尿味提示 。三、简答题1、简叙触诊方法的分类及适用情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 2、E 3、D 4、E 5、C二、填空题1、深部滑行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机磷中毒、苯丙酮尿症三、简答题1、答:根据目的和施加压力大小,触诊可分为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两种。前者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的触诊。后者根

3、据手法不同又可分4种:深部滑行触诊法,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评估;双手触诊法,适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触诊;深压触诊法,适用于腹腔深在病变部位的触诊或确定腹部压痛点;冲击触诊法,适用于大量腹水时的肝、脾触诊。第二章 健康资料与护理诊断一、选择题1、护理对象最重要的主观资料是 A 症状 B 护理病历 C 身体评估 D 超声检查 E 实验室检查2、以下不属于主要症状特点的描述内容的是 A 性质 B出现部位 C 持续时间 D 伴随症状 E 病人的一般情况3、关于主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患者本次就诊的原因 B 患者检查的阳性结果 C 患者最主要最痛苦的感受D 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E

4、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诊断用语4、“母乳喂养有效”属于常见护理诊断类型中的 A 现存的护理诊断 B 潜在的护理诊断 C 健康的护理诊断D 可能的护理诊断 E 肯定的护理诊断5、现病史中不包括 A 病因及诱因 B 伴随症状 C 系统回顾 D 主要病状特征 E 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E 3、E 4、C 5、C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第一节 发热一、选择题1、正常人腋窝测量得到的体温为 A 36-37C B 36.3-37.2C C 36.5-37CD 36.5-37.5C E 36.5-37.7C2、伤寒的常见热型为 A 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 D 波状热 E 不规则热

5、3、下列属于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的是 A 病毒 B 螺旋体 C 立克次体 D 变态反应 E 肺炎衣原体4、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立克次体 E 肺炎支原体5、超高热指体温超过 A 40C B 40.5C C 41C D 41.5C E 42C6、体温在39C以上,一天内波动达2C以上,此种热型属于 A 弛张热 B 稽留热 C 回归热 D 波状热 E 不规则热二、简答题1、试述发热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及临床表现。2、列出常见发热热型(5个)及发热相关护理诊断(3个)。3、试述发热的主要病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D 4、B 5、C 6、A二

6、、简答题1、 答:见下表。阶段特点临床表现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疲乏无力、皮肤苍白、肌肉酸痛、无汗、畏寒或寒战,继而表现为体温骤升或缓升高热期产热和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多汗、皮肤潮湿2、答:常见发热热型包括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常见发热相关护理诊断有体温过高、体液不足、营养失调、口腔黏膜改变、潜在并发症:惊厥、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3、答:发热病因主要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种。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产生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所致。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可包括无菌性坏死

7、物质的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皮肤散热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第二节 疼痛一、 选择题1、心前区及胸骨后疼痛,有时向左肩及左手放射,可见于 A 肺癌 B 心绞痛 C 自发性气胸 D 大叶性肺炎 E 干性胸膜炎2、下列描述不属于疼痛性质分类的是 A 刺痛 B 绞痛 C 牵涉痛 D 烧灼痛 E 刀割样痛3、从疼痛病因判断,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引起的胸痛属于 A 外伤性疼痛 B 炎症性疼痛 C 神经性疼痛D 血管栓塞性疼痛 E 胸腔内占位性病变致疼痛4、从疼痛性质来看,带状疱疹致胸痛属于 A 绞痛 B 闷痛 C 压榨痛 D 撕裂痛 E 刀割样痛5、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疼痛

8、属于 A 上腹痛 B 下腹痛 C 剑下痛D 脐周痛 E 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疼痛6、阑尾炎致疼痛的典型特征为 A 上腹痛 B 下腹痛 C 左下腹痛D 右下腹痛 E 转移性右下腹痛二、简答题1、试述疼痛的常见分类。2、试述心绞痛与非心绞痛性胸痛的鉴别要点。3、试述临床常见三种绞痛的特点。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B 2、C 3、D 4、E 5、E 6、E二、简答题1、答:临床上常见根据疼痛发生部位及传导途径,将疼痛分为6类: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牵涉痛、假性痛、神经痛。2、答:见下表。鉴别点心绞痛非心绞痛性胸痛部位胸骨后、扩散左乳房下、部位固定放射痛左臂、下颌、背右臂性质钝痛、压榨性、钳夹样尖锐

9、、锥痛、切割样强度中到重度极度持续时间数分钟数秒、数小时、数天诱发因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呼吸、体力运动缓解因素休息、硝酸甘油无特定方法3、答:(1)肠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肠鸣音亢进等。(2)胆绞痛:位于右上腹,放射至右背和右肩胛;常有黄疸、发热、肝脏可触及Murphy征阳性。(3)肾绞痛:位于腰部并向下放射达腹股沟、外生殖器及大腿内侧;常有尿频、尿急、尿液蛋白质、红细胞增高等。第四节 发绀一、 填空题1、真性发绀可分为 、 、及 3类。2、发绀指血液中 增多,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也称为 3、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致的发绀主要包括 和

10、两种。二、简答题1、试比较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的临床特点。2、试述真性发绀的分类及主要病因。3、试述发绀的临床定义及常见部位。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中心性、周围性、混合性2、还原血红蛋白、紫绀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二、简答题1、答:中心性发绀表现为全身性发绀,除四肢与面颊外,也可见于舌、口腔黏膜及躯体皮肤;且发绀的皮肤温暖。周围性发绀常出现于肢体下垂部位及肢端、耳垂及颜面等周围部位,皮肤冰冷,如经常按摩或加温可使发绀消失。2、答:真性发绀可分为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性3类。中心性发绀常见于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和胸膜病变,也可见于法洛四联症等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周围性发

11、绀与由右心衰竭、所摘性心包炎、严重休克、闭塞性脉关炎、雷诺病等有关。混合性发绀多见于心力衰竭,因血液在肺内氧合不足及周围血流缓慢、毛细血管内耗氧过多所致。3、答:发绀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也称为紫绀。发绀多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出现,如舌、口唇、鼻尖、耳垂、颊部、指/趾甲床等处。第五节 意识障碍一、填空题1、导致意识障碍的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 和 2种。2、Glasgow昏迷评分包括 、 和语言反应3项评估内容。3、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判断, 属于意识障碍, 为深昏迷。二、简答题1、试述意识障碍的病因分类及包含病变类型。2、试述意识障碍主要的临

12、床表现。3、试述昏迷分类及各类的临床特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颅内感染、全身严重感染2、睁眼反应、运动反应3、8-13分、3分二、简答题1、答:意识障碍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2类因素产生。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颅内感染和全身严重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各种颅脑疾病、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中毒、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以水电解质紊乱等。2、答:按程度由轻到重,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和昏迷5种状态。3、答:按程度分,可分为轻度、中度和深度三种。轻度昏迷时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映,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疼痛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中度昏迷时患者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运动。深度昏迷时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